傾聽創業故事,對接融資需求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
點擊菜單欄-聯系我們,讓更多人看到你們
SpaceX很有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就執行首次載人航天任務,讓龍飛船將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
策劃&撰寫:伶軒
一枚獵鷹9號火箭在升空不到2分鐘就爆炸了?SpaceX火箭發射又出意外?
不,這次不是意外,是馬斯克有意為之,這是SpaceX載人航天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次測試——飛行終止測試,即載人龍飛船逃生系統測試。
從現場畫面看,這次飛行終止測試很順利,獵鷹9號火箭在升空84秒后,飛行速度已超1600公里/小時,此時位于火箭頂部的飛船啟動8臺逃逸發動機同時點火,并將自己推離火箭,隨后火箭在強大的氣動壓力下解體爆炸,繼而墜入大西洋。而此時已經脫離火箭的飛船以彈道的形式繼續飛行,最終在降落傘的幫助下平穩降落。
與此同時,測試中載人艙里搭載的是兩個假人,其中一個假人身體上還裝有傳感器,會收集測試過程中所有必要數據,為后續計劃提供數據資料。而更值得一提的是,載人龍飛船是可回收重復使用的,將在未來節省大量成本。
看到這里不難發現,此次飛行中止試驗,旨在驗證火箭在發生爆炸這類嚴重安全事故時,載人艙是否能夠安全脫離,以及確保機組成員安全逃生,這對于載人航天而言極為重要。
為此,SpaceX不惜用最“暴力”的方式,炸了一枚總造價約3.4億元的獵鷹9號火箭,行事作風非常馬斯克了,就連他自己都調侃這是“放煙花”。不過,這枚獵鷹9號火箭已經執行過3次任務了,也算是光榮退休,而這次測試的順利完成,也意味著SpaceX離成為全球首個商業載人航天公司只差臨門一腳,馬斯克在新聞發布會上也興奮的表示,“我心潮澎湃,太棒了!”
因相繼遭遇載人航天事故,如1986年“挑戰者”號突然爆炸,導致機上的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2003年“哥倫比亞”號返航時機身隔熱瓦故障導致航天器解體,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等,讓美國幾乎失去了載人航天的能力,只得依靠俄羅斯“聯盟”飛船執行任務,但價格極為昂貴,從最初的每位宇航員2000多萬美元的價格到如今已漲至8000多萬美元,每年總花費達5.6億美元。
為重回載人航天戰場,NASA在2010年啟動“CCDev(商業乘員開發)”計劃,并先后與SpaceX、波音等商業航天公司達成合作,其中便與SpaceX簽訂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龍飛船航天任務”。
從計劃執行過程看,SpaceX雖然很早就啟動了載人航天計劃,但因研發、天氣等原因,直到去年才密切進行載人航天前的各種測試。
去年1月,SpaceX進行了載人龍飛船的靜態點火試驗,用以測試獵鷹9號的性能;3月,載人龍飛船在全程不依靠機械臂且空間站保持運行的情況下,通過自身空間交會系統完成了首次自動對接任務(兩個航天器在空間軌道上合并且在結構上連成一個整體的過程被稱為“空間交會對接”)。
除此之外,在這次空間交會對接前,為測試逃生系統在太空環境中的性能,該飛船還在離國際空間站120米時進行了一次后退,大約退至180米再次向空間站靠近,最終與國際空間站成功硬對接,穩定固定在國際空間站上。
不過去年4月,SpaceX在對剛回收不久的載人龍飛船進行再次靜態點火測試時就出現了意外,因氧化劑泄漏到航天器推進系統中,回閥失效在高壓下發生了爆炸,飛船被毀。
這之后SpaceX更加謹慎,僅降落一環就進行了10次連續的多降落傘下降測試。此次逃生系統測試成功,也是載人龍飛船的最后一次測試,按照馬斯克的計劃,SpaceX很有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就執行首次載人航天任務,讓龍飛船將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
最后不禁想問一句,同樣接了NASA載人航天合同的波音,你還好嗎?
星標我們,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