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天的那頭,
我在天的這邊。
你在故鄉牽掛,
我在他鄉思念。
春風熙陽,暖融融的。一人、一椅、一盞茶,閉目聆聽小提琴家呂思清演奏的《思鄉曲》,琴聲幽婉、低嗚、惆悵,根根琴弦撥動著人的心弦;個個音符傾訴著游子對故土、家鄉、親人的思念,演繹了唯美而又凄婉的《琴韻與鄉愁》。
我的鄉愁是一杯茶,苦澀中帶著那么一點點甘甜。離開家鄉黃陂蔡店33年了,其間已有整整20年未親近生我養我的這片故土。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在靈魂的深處,不會因離著久遠了便慢慢忘懷,反是愈加強烈。
我深深地感觸到鄉愁總是與距離、年齡有關。游子走的愈遠,鄉愁也就愈深,年齡在增長,鄉愁也就愈來愈濃。當游子兩鬢斑白,心上也就自然烙上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天涯游子在四方,
戀戀鄉情總難忘。
望闕九霄云遮眼,
兒行干里思故鄉。
我是一只飄泊的風箏,無論飛的多遠,飛的多高,那根線,始終系在故鄉和親人的手中。
站在高高的山崗,遙望故鄉的方向,眼眸中噙滿淚,思鄉情那么悠長。
當年遠行到大西北參加工作的情景歷歷在目。母親從家門口送到村口,從村口又一直送到蔡店街長途汽車站,一路叮嚀,一路囑托。在母親暖暖的絮叨中上了車,車輪緩緩啟動,母親仍然不舍,含淚念叨著……
恍惚間我看見歲月滄桑摧毀了母親的容顏,額頭上爬滿了深深的皺紋,生活的奔波,繁重的勞作壓彎了她筆直的脊梁,在灑淚告別中我又一次觸摸到母親那雙布滿老繭的雙手。
這一年我17歲,第一次背井離鄉。光陰荏苒,如今我已晃過半百人生,歲月染鬢成霜,不覺淚流千行。
憩息著的大地,絲絲懷想潛入我心。每每夜深人靜,便是思鄉最濃烈之時,仰望一輪明月,高懸于深邃的蒼穹,明月寄相思。太多的感傷彌漫,太多的喜悅徜徉,我的成功與失販,快樂與憂傷,總想與故鄉、親人訴說衷腸。
我的鄉愁還包含著忠孝不能兩全的無奈與痛楚,外婆駕鶴西去,二姑姑、六姨等一個個最疼愛我的親人的離世,遠在大西北的我都沒能回來看上她們最后一眼、盡半點孝心,每每想起潸然淚下,留下終身的愧疚和遺憾。
在這個繁華、物欲橫流、膨脹著浮華的城市里,我已厭倦了復雜的人心,爾虞我詐的生活,難以拾回那份淳樸、那份純真,人性在這里扭曲;人生在這里迷茫。城市的喧囂,而我卻倍感孤獨,只有故土鄉音裊裊,才是我向往的地方。
雖然我從大西北暫回宜昌,已嗅到家鄉濃濃的味道,家鄉就在眼前,觸手可及,但回家的路還很漫長,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能躺在故鄉的懷抱里,枕著母親的微笑入眠,夢里幸福如泉。
樹高萬丈,落葉歸根。企盼早日退休,告老還鄉,在蔡店那個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世外桃源,覓一方凈土,耕幾分田地,種菜、養花,回歸自然,頤養天年。
鄉愁,是一把憂傷的小提琴,在悠悠鳴奏著游子的心聲,如泣如訴。
本文作者松雪授權印象黃陂發布!
關于作者:松雪,黃陂蔡店人,1984年離開家鄉到甘肅省白銀市參加工作并定居。愛好文學,曾有200余篇文學及新聞作品發表。現暫住宜昌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