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 圖:舒吟(長嶺朱家塆)
作者按 今天是母親去世十周年的忌日,我特地從電腦中找出十一年前母親在世、我送鞋子給侄子時寫的文章,來懷念我的母親,懷念她勤勞、善良的一生!
母親今年七十三歲,患系統性硬皮癥已經十年了,今年五一又突發心肌梗塞,現在身體每況愈下。
想到自己將不久于人世,母親拖著病重的身子,千針萬線,為她未來的、從未謀面的曾孫們每人做了兩雙布鞋——一雙豬鞋,一雙貓鞋。母親在有限的生命里,用雙手一針一線地表達她對子孫的疼愛……
母親的針線手藝很巧,還會裁剪,這些好像都是無師自通。小時候我們兄妹五人從頭到腳都是母親一人親手打理。那時家里環境很差,沒有錢買新衣,但是在母親的巧手之下,艱難困苦的日子里,我們兄妹的衣服還算光鮮整潔。
母親通常的做法是大的孩子衣服小了就重新裁剪改小,有的還重新染色。所以每當我穿著用姐姐的舊衣改制后的衣服,總當作新衣。有時我們穿在外面的衣服破了角邊,母親就裁剪縮小,變成我們貼身穿的內衣。
那時,生產隊里社員都要出工掙“工分”,母親只能在繁忙的田間勞作之余而辛勞——在深夜里紡紗織布,納鞋底,做襪底,飛針走線……為的是讓我們兄妹幾個穿得暖和整潔。
記憶中,母親做針線活時專心致志,神態安詳,不急不緩,常常揚起手,將針尖在鬢發上輕輕摩擦一下,再低下頭繼續做針線,有時也用針尖挑一下煤油燈的燈芯……
母親的手藝很巧,做的衣服大方合身,做的鞋周正方圓很合腳。做照片上兩雙鞋時,母親因患硬皮癥手腳已經不靈便,關節活動受限,加上侄女在旅途中擠壓,鞋的外形及針線都沒有母親年輕時做的漂亮。
雖然這樣,我想到以后再也不能穿母親做的布鞋,這兩雙鞋,侄孫將來穿壞后就會在這個世上沒了蹤跡,我特地拍下了照片作為紀念。
這是母親給二哥孫子做的鞋。昨天我送到二哥家,大學在讀正在家里度暑假的侄子出來開門,我拿出兩雙鞋給他,說:“這是你奶奶給你家做的鞋,拿好了!”
侄子看著鞋,一臉疑惑,不解地說:“好可愛的鞋??!小姑姑,你有沒有搞錯,我家誰能穿這個鞋?。坎皇墙o我家的吧!”他爸爸在后面微笑著說:“快拿好,這是你的孩子將來穿的!”“??!”侄子一臉的驚訝……
文中圖片是母親不曾謀面的曾孫穿著她最后做的鞋子做周歲的場景!也用此文勸誡天底下所有做兒女的及時行孝,不要像我獨自飽嘗子欲孝而親不待的悲哀與遺憾!
本文作者舒吟授權印象黃陂發布
關于作者 舒吟,橫店人,朱家塆媳婦?,F居武漢,從事工程造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