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沒有證據表明補充維生素A、C、E等抗氧化劑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通過“全面健康的飲食”均衡補充多種營養,才是最佳選擇。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退行性疾病”,常高發于50歲以上中老年人中。世界衛生組織(WHO)2017年5月的數據顯示,2015年大約177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總數的31%,居各種死因首位[1]。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預防也是廣受大家的關注。
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機制研究,有一種解釋非常熱門——“氧化壓力學說”[2]:
體內細胞在不斷產生能量的同時,也會產生許多“氧自由基”(ROS)。這些自由基攜帶的電子非常活潑,會攻擊血管細胞,造成炎癥反應、脂質過氧化、分解細胞外基質,導致血管結構的改變,引起高血壓、粥樣動脈硬化等病變,最終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在細胞學領域的研究表明,經典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可以清除氧自由基,保護細胞膜免于脂質過氧化反應,緩解細胞的氧化壓力[3]。
看到這里,您是否也覺得日常服用維生素C、E等營養素可以預防,甚至改善心血管疾病呢?答案卻是,不行。因為人體環境可比細胞的培養環境要復雜的多。
口服抗氧化劑 ≠ 抗氧化劑能在我們身體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目前,大量的隨機、雙盲臨床試驗表明,“口服”抗氧化劑(維生素A、C、B、E),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并沒有明顯的效果[4,5]。一項長達8年,受試者人數達到14641人的大型跟蹤實驗顯示,中老年男性即使每天口服500毫克維生素C 和400 IU維生素E(兩種維生素均已達到安全攝入上限),也不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6]。
如果想要這些抗氧化劑產生一定的效果,往往需要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輸入高劑量維生素C(10 mg/min)[7]。但同時,高劑量抗氧化劑的攝入本身就存在一些風險。研究顯示:吸煙者服用β-胡蘿卜素后肺癌發病率升高;大劑量維生素E導致心力衰竭發病率升高,甚至可能導致總死亡率升高[8]。
2004年,美國心臟協會(AHA)表明:不建議使用抗氧化的維生素或者其他添加劑(如:硒)來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可一味地追求高劑量,而是要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每日推薦量(RNI)進行補充。
那么,想要預防心血管疾病,我們到底應該吃什么呢?
2006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在《飲食與生活方式的科學聲明》中提出“全面健康的飲食”這一新概念——強調全面飲食有利于保證充足的營養和能量平衡,而不是某一種營養素或者食物。
推薦食用來源于多種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麥、植物油)的天然活性成分。
天然的果蔬中多種維生素和活性因子產生的協同作用,不僅可以抗氧化,還可以對細胞多種反應通路進行系統的調節。大量前瞻性隊列研究表明:食用含有天然維C、維E、黃酮和多酚類的水果蔬菜、或是地中海結構飲食,都可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9]。
生命是如此復雜奇妙,想要保持健康,也沒有捷徑可言。
生命就像是銀行賬戶,基因決定了你的本金。只有通過健康的生活的生活方式,量入為出、細水長流的使用生命存款,才能夠更好的享受人生樂趣。
參考文獻:
1. Benjamin, Emelia J., 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8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8).
2. Guzik, T. J., West, N. E., et al. (2000). Vascular superoxide production by NAD (P) H oxidase: association with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clinical risk factors. Circulation research, 86(9), e85-e90.
3. Carr, A. C., Zhu, B. Z., & Frei, B. (2000). Potential antiatherogenic mechanisms of ascorbate (vitamin C) and α-tocopherol (vitamin E). Circulation research, 87(5), 349-354.
4. Vivekananthan, Deepak P., et al. "Use of antioxidant vitami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The Lancet 361.9374 (2003): 2017-2023.
5. Sugamura, Koichi, and John F. Keaney J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51.5 (2011): 978-992.
6. Sesso, Howard D., et al. "Vitamins E and C in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men: the Physicians' Health Study II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300.18 (2008): 2123-2133.
7. Kugiyama, Kiyotaka, et al. "Vitamin C attenuates abnormal vasomotor reactivity in spasm coronary arteri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spastic ang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32.1 (1998): 103-109.
8. Bjelakovic, Goran, et al. "Mortality in randomized trials of antioxidant supplement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297.8 (2007): 842-857.
9. Ye, Zheng, and Honglin Song. "Antioxidant vitamins intake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 Rehabilitation 15.1 (2008): 26-34.
姜文寧
985工科女博士
用知識武裝頭腦
用營養呵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