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兩天建議了上司和下屬,其實我們這輩子接觸最多的人不是上司,也不是下屬,而是同事,盡管上司和下屬也屬于同事,但我這里面所指的同事還是特指非直接上司和下屬的同事,因為上司和下屬與一般的同事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一個從25歲參加工作到60歲退休的人,一輩子最精華和最陽光的時間都給了同事,與同事在一起呆的時間遠遠多于父母、夫妻。同事這個關系還有比較微妙的就是,也許你的同事的年齡與你父母一般或者他們與你的孩子相返,但既然是同事,大家就應該是平起平坐的,因此關系處理起來就十分的微妙。為了給自己營造一個寬松的辦公室環境,不至于讓自己進辦公室之前就皺眉頭,以下給出十個方面的建議,確保能給自己營造一個良性的辦公氛圍。
1、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同事。
真誠不是一種表象,而是由內而外迸發出來的一種情感,不要心里沒有感覺,而強顏歡笑,這樣是很容易被別人識破的,不要自詡自己如何善于偽裝,但骨子里面的東西是沒法偽裝的,就象剛出生的嬰兒,為什么他對父母的表情與對別人的表情不一樣,原因是父母對他的眼神和別人一定是不一樣的,你想連嬰兒都能看出來的差異,在江湖上混的人能看不出來嗎?這里說的真誠,就是讓你主觀上不要去想著偽裝或欺騙別人。
2、從稱呼上開始體現對同事的尊重。
不要對你年紀大的或者有職級的人只呼其名,除非你們的關系已經超越了同事之間的關系,能稱呼比你年紀大的同事的名詞很多,如叔叔、阿姨、某哥、某姐、老師、師傅(切記在知識分子扎堆的地方,除非真的是你的師傅,否則要叫別人老師),直接叫年長者名字的人一般都是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做的事,盡量要避免,不管這個人的地位和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對人予以基本的尊重,不僅抬高了別人,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自己的素質和涵養;對待年齡比較小的同事,你可以通俗的簡稱他為小某某,但如果你直接稱呼他的名字(不含姓)。雙方會感覺更親切一些。
3、不要幻想著同事能成為朋友。
同事之間或多或少、或遠或近都會存在一些厲害沖突,和同事搞好關系是必須的,因為這樣可以為自己贏得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但輕易不要想著與同時能成為朋友,畢竟有很多事和很多話是不能向同事隨便說的,而朋友就可以無話不談,交情到不了朋友這個份上的時候,給同事透漏太多屬于個人隱私范疇的內容,不僅讓自己惴惴不‘安,同時也給同事增加了不必要的保密成本,這樣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4、要懂得禮讓。
工作分配或收入分配從來就沒有公平可言,自己盡自己最大努力,能做的事盡量自己多做一些,如果你主動了,相信你有示范效應,不然相互攀比,帶來的結果肯定是三個和尚沒水吃,和同事相處最累的不是你多干了多少活,而是大家因相互算計而相互拆臺,我也不知道吃虧是否真的就能收到福報,但至少自己的心里是坦然的,工作上多做一點真的累不死人,但要是經常和同事勾心斗角,完全有可能因心情抑郁而得病。
5、要學會舍棄。
俗話說“人上一百,五顏六色”,同事當中什么樣的人都有,在與同事交往的過程中,要學會適度舍棄,如組織的集體活動,能參加的盡量參加,別人希望你做的事,在對自己沒有利益傷害的情況下,盡量去迎合別人,這樣自己才不會感到落單和孤獨,迎合別人不是為了討好別人,而是不讓自己感到失落,失落于集體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
6、不要主動地傷害你的同事。
在職場上混的人,大家都是在為五斗米忙碌,有人可能會混得好一些,有人要差一些,但在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同事中損人利己都是可以原諒的,畢竟每個人都想活得更好一些。如果你損人不利己或者主動去攻擊別人,這是不可原諒的,根據力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你會立即招到別人的還擊,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結果是兩敗俱傷。
7、不要打聽和傳播同事的隱私。
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私密空間,因為神秘,所以增加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樂趣,神秘能產生朦朧美,打聽或傳播別人的隱私是破壞這樣的朦朧美的最大的敵人。孔子告誡弟子“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視”,應該還是比較有哲理的,你熱衷于傳播別人的東西,別人肯定也會熱衷于傳播你的“新聞”,在這樣隱私漫天飛的環境中生活,你不覺得為別人保守秘密是十分辛苦的嗎?
8、要珍惜與同事相遇的緣分。
世上有幾十億人,而你竟能與這幾億分之一的人做上同事,切要將一天中最寶貴的時光和他們一起度過,這真的是一種緣分,值得你用心、用情去珍惜,這真的不是一句空話,你珍惜了你的同事,他們會因為你的珍惜而回饋給你珍惜,這樣你始終能在愉快的時光中度過最美好的時段,只有這樣才會讓你感覺中生活中處處充滿陽光。
9、不要和同事去做攀比。
人比人,氣死人。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的生來就很大:出身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家庭環境不同、經濟條件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能力和素質不同,尤其不同的是每個人面臨的機遇不同,這也就決定了人與人比較的基礎就不存在,盲目地去和同事做某一方面的比較只會徒增自己的煩惱,日子總是給自己過的,何必比較別人呢?就算你能比較別人的幸福,你能比較別人的痛苦嗎?你知道的也就是別人的一些表象的東西,人家實質是什么樣你根本都不知道,難道你真的要一個人和風車去戰斗啊?
10、與人方便最終方便自己。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道德經》也說“夫唯不爭,故世人莫能與之爭”。你看見過有斤斤計較的人在單位獲得了很好發展的嗎?在同事交往的過程中,如果能多與人方便,這會更自己積聚人脈的,人脈積攢到一定的程度,機會就會降臨到你的頭上,“無心插柳”看似偶然的活動,但這是你有意栽花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