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股市上最熱鬧的事情,莫過于包括分析師在內的形形色色的人們在議論大盤到底是漲還是跌。
自從新國九條發布后,市場上很多投資者議論紛紛,有的人認為是重大利好,必然導致大盤上漲;而有的人則認為未必能漲,因為中國的總體經濟形勢特別是經濟增長率不好,總體上的經濟形勢不好不是新國九條能挽救的,同樣也挽救不了股市。
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下,究竟如何才能準確的判斷大盤到底是漲還是跌呢?也就是說大盤上漲的關鍵在哪里呢?
關鍵是要看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大盤股(例如煤炭、有色金屬等)能否上漲,為什么這樣說呢?
一是因為只有這些股票上漲了,才能預示者中國經濟向著好的方向轉變,從而為大盤上漲打下基本面的基礎;
二是這些關系國計民生的大盤股上漲,必然帶動股市上漲,因為它們的權重太大了!
但我們又如何判斷這些股票能上漲呢?這些股票要上漲,必須要有資金進駐推動,如果沒有資金進駐推動,無論人們如何瞎叫,對股價的上漲都不會起到任何作用。而如何判斷有資金進駐推動就要從這些股票k線圖的價量上去分析。
根據多年的操作大資金的經驗,除了游資炒短線外,大資金進場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成交量的放大能真正表明資金進場外,在股價上也要漲漲跌跌,但這里的漲漲跌跌是有規律的。
如果在股價上表現為一直下跌,即使成交量放大,也是資金出逃的表現;如果股價在反復震蕩中上漲并反復放量,同時還能持續很長時間,才是資金進駐的表現。
所以說,要判斷大盤上漲的關鍵必須從細微的個股上入手,而不是沒有經過邏輯化、數字化的推理后的臆想!
綜上所述,從目前的很多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盤股的量價上分析,只是暫時有資金進駐的一點跡象,但還不足以認為大盤一定要上漲,只有再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有結論,所以說現在得出大盤一定上漲或下跌的結論還為時尚早。
但連升認為在目前震蕩的市場中,還是有很多操作個股的機會,這就要看投資者個人的功力如何了?
已經說過了判斷大盤漲跌的關鍵,要看大盤股有無大資金進駐。但有的投資者還是不太明白,他們說通過最近的走勢具體到盤面上還是有些不明白。
為就告訴大家一個最有效最直觀的方法!
如圖所示:
投資者打開股票軟件后,可以直接按鍵盤上的67,這是滬深兩市的所有個股漲跌排名,在最上面一欄找到流通市值(圖中紅圈處),再點一下流通市值,軟件就會自動按流通市值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當打開流通市值前100的大盤股,從成交量上和k線形態分析,我們會發現幾乎所有個股都沒有大資金關注,而且不少個股處在下降通道之中。僅有的幾個有些成交量且形態好的個股也不過是上市公司為了維護自身形象的被動護盤。這說明這些決定股市漲跌的大盤股的情況實在是不好。
所以從這些權重大盤股可以看出,現在的中國股市從目前來看:即使不下跌,但上漲也很難。
所以現在大盤漲跌已經不太重要,關鍵是要學會用連升的量價理論去準確的捕捉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