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華大學附屬醫院腦外科主任周文靜介紹,面對復雜的數字計算,大腦總感覺應接不暇,覺得力不從心,它就會調動更多的組織來參與。但我們大腦的纖維生成是很慢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現在的纖維,胼胝體連接纖維,胼胝體連接纖維是連接右側的,所以這樣就好解釋了。
我們正常人在做這種計算的時候,我們通過功能核磁表現出來主要興奮的是左側,頂葉后部這一塊。而清華珠心算隊這兩個孩子經過長期訓練之后,他右側頂葉跟它對稱的腦組織也同樣很興奮,這也就說明了大腦的可塑性與代償性。
利用大腦反復訓練反復訓練,我們大腦自然地會去找最佳的捷徑,而對于這個大腦來說,最佳的捷徑就是通過胼胝體纖維調用對側的腦細胞,因為它有一個綠色通道,它同時可以工作。這樣不斷地加強計算,大腦的計算能力就大大提高了。
左側大腦負責語言功能,所以人們就把左側大腦半球命名為優勢半球,優勢半球損傷會帶來語言方面的障礙。但是右側半腦通常就被忽略了,給人造成一種誤解,似乎右側大腦半球不是那么重要。實際上,現在研究來看不是這樣的,很多更高級的更抽象的思維,特別是一些在某個領域有特長的時候,右側大腦功能會比左側更強一些。
大腦是由無數的神經元構成的,神經元細胞的生長速度在幼年時是最快的,幾乎所有的珠心算隊員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珠心算,甚至有些隊員在還沒有識數的時候,就開始了珠心算的訓練。隨著他們的大腦發育,算盤的印象和數字,構成了直接的聯系,經過長時間的鍛煉,左腦和右腦形成了默契的配合,從而造就了心算超人的出現。
但是,陳冉冉一再強調,自己在上學時數學成績并沒有特別拔尖。不過她可以將心算的方法用到了背英語單詞上——做心算是在腦海里模擬算盤,而記單詞運用的是形象記憶,把單詞直接寫到腦海里。
所以,也提醒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