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斯拉不僅沒有公關,對用戶還沒有誠意。
出品| 大力財經
文 | 魏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特斯拉“拒交門”事件,拼多多補貼用戶,本來是一個喜提特斯拉,蠻歡喜的事情,被鬧的沸沸揚揚,劇情反轉,跌宕起伏。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不能提車?特斯拉發聲明說,沒有合作過,拒絕給用戶交付提車。但是,特斯拉的聲明,不影響拼多多的下單履約照常進行,百億補貼活動繼續進行中。
簡而言之,最終是消費者與特斯拉獨立簽訂了訂購合同,拼多多和宜買車從中扮演代支付的角色,且特斯拉收到的錢也一分沒少。這個事情道理很簡單,比如我要訂一份外賣,外賣平臺給發了五元的無門檻優惠券,支付環節給的優惠券,不影響商家的利益。
特斯拉給這位武漢車主拒絕提車,是擔憂拼多多的補貼力度超大,影響到了特斯拉已購車主們的利益,擾亂了銷售價格體系。特斯拉是店大欺客,憑什么買車,消費者不能享受“百億補貼”優惠力度?
特斯拉:我不要拼團,降價影響我的價格體系。
拼多多:我花錢補貼用戶,你管的著嗎?
特斯拉:拒絕提車。
拼多多:玩不起……
特斯拉為什么急于和拼多多撇清關系?原因是,去年特斯拉價格調價風波,特斯拉的車主拉橫幅,砸玻璃。你只要敢降價,管你什么原因,車主就不答應,要維權。
對于拼多多來說,購物先領取個優惠券,來個百億補貼活動。電商大促的618、818,雙11,有的商家甚至還有五折優惠。讓消費者占點小便宜,是電商平臺百玩不膩的打法。拼多多被人們打上的標簽,是五環外電商,四五線的砍價電商平臺。特斯拉覺得拼多多是低價的電商平臺,拒絕一起玩耍。
但是網絡輿論,開始力挺拼多多。無論特斯拉怎么發聲明函,同意還是反對、抗議還是默認,拼多多都穩賺不賠。
特斯拉員工還在微博上面發聲音說,沒有公關團隊,但是一張聊天圖片流傳出來,特斯拉一直是有公關公司在服務,還邀請媒體發稿和參加試駕。近期在招聘平臺,又放出了招聘公關人才。
從拼多多方面來說,沒有違規的做法,拼多多利用創新方式來鉆空子,給用戶最大的優惠提真車。從特斯拉方面來說,拒絕提車,傷害了消費者應該有的正常提車權益。
拼多多笑了,特斯拉怒了,話題進入全網熱搜,吃瓜群主匯聚,關注度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大力財經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從公關層面來講,拼多多一直未正面發聲回應,特斯拉一直被動的發聲,和劇情反轉。特斯拉顯然不占理,毫無道理的拒絕提車。
從消費者層面來講,萬物皆可拼,倒逼廠家壓價,又能實實在在給到消費者真實惠,還是挺良心的。便宜兩萬,喜提特斯拉,不香嗎?
從特斯拉公司來看,保護住品牌溢價能力是底線,不能白嫖,低價的團購活動,不能搞,要拒絕提車,不缺消費者,不差兩萬元。
從拼多多公司方面,特斯拉要拼,車輛要交付,百億補貼要繼續。讓子彈飛一會兒,話題熱度,不能減。
從網友吃瓜群眾方面,力挺被拒武漢用戶,特斯拉涉嫌店大欺客。
1、假如這位武漢的車主,是羅永浩,方舟子呢?通過自媒體平臺,手撕特斯拉的種種弊端問題,特斯拉會不會乖乖屈服?
2、假如特斯拉一開始,放低姿態,放下傲慢與成見,和拼多多坐下來說話,一起把公關負面,變成一個營銷事件,三方共贏。
3、假如拼多多的玩法,更合規,更有誠意,補貼力度更廣泛,覆蓋的車輛和人群,更龐大,玩的更嗨,相信品牌美譽度會更好。
特斯拉盡管在美國市場備受熱捧,但是在中國市場前景并不樂觀,將繼續遭遇水土不服。特斯拉遭遇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小鵬,理想汽車的夾擊圍堵,在中國的日子也不好過。
特斯拉進入中國以來,頻繁爆發負面,企業的經營方式和文化備受爭議。特斯拉要入鄉隨俗,與產業鏈上下游的方方面面,包括政府關系、媒體關系、電商平臺、消費者互動,都處理好關系,才能走的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