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儲戶要當心了 銀行還在用這個招數騙你的存款!
前兩天,小編去某國有銀行兌換雞年紀念幣,出來的時候發現在銀行大堂上立著一塊熒光板,上面推廣的是銀行存款,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3.8%,兩年期利率4.2%,五年期利率5.3%,都是一萬元起存。
看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什么異常,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利率挺高的啊,比平常看到的定存利率高很多,甚至比國債利率都要高。
融360小編可以百分之百確定地告訴你,這絕對不是普通的定期存款,而是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的保險理財。這么多年了,銀行仍然用這個招數在騙儲戶的錢,“存款變保險”的事情仍然在發生。
這里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銀行存款的知識。
一般來說,銀行定期存款指的是整存整取,50元起存,2014-2015年期間央行六次降息之后,銀行存款利率降至谷底,目前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為1.5%,銀行可以在這個基礎上自主浮動,大部分銀行上浮幅度在30%左右。
融360監測了29家銀行在北京地區的實際存款利率,數據顯示,一年期存款的平均利率為1.93%,兩年期存款的平均利率為2.52%,三年期存款的平均利率為3.08%,五年期存款的平均利率為3.14%。不同銀行之間的利率會有所差異,但是不會特別大。
此外,定期存款未到期之前是可以隨時提前支取的,但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計算,有的銀行是0.3%,有的是0.35%。
保險理財與定存的區別
銀行所謂的這種存款實際上是萬能險,是保險理財的一種。
萬能險有這幾種特點:
1、起點比存款高,一般為1千元或1萬元;
2、有保底收益率,通常為1.75%-2.5%;
3、期限比較長,去年保監會叫停一年期以內萬能險,現在基本都是一年期以上的了,大部分都是三年期以上的;
4、未到期前不能隨意支取,提前退保需要繳納高昂的手續費,甚至要損失本金。
所以再回到上述國有銀行宣傳的存款,也就是萬能險,大家會發現其有普通定存有兩個非常明顯的區別:
一是起點不同,定存是50元,該萬能險是1萬元;
二是利率不同,一年期定存平均利率還不到2%,一年期萬能險收益率高達3.8%,比五年期存款利率都要高。
如果你看到某存款的起點比較高,不是50元,利率遠高于正常的定期存款,就要注意了,十有八九是萬能險。
儲戶可能面臨的風險
首先是利率風險。定期存款的利率是明碼標價,實打實的利率,說多少就是多少,到期了本金和利息一分錢都不會少,但是萬能險所說的利率是預期收益率,是存在變數的,如果資金運作不佳,有可能你只能獲得不到2%的最低收益率。
其次是流動性風險。定期存款可以隨時支取,頂多浪費了定期利息而已,但是萬能險一般不能提前支取,即使能提前支取,也要扣除非常多的手續費,比如你的收益率是5%,但是手續費高達30%,存一萬元還要倒貼3000元。
第三是詐騙風險。這種可能性比較低,但并不是說沒有,也就是銀行員工利用內部關系,私自與他人勾結,售賣非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你的錢沒有流向銀行,也沒有流向保險公司,很有可能流向股市或是某些人的個人腰包,等到東窗事發,你會發現錢莫名失蹤了。我們通常所說的“貼息存款”就是這種情況,前幾年“存款失蹤”的案例時有發生。
真實案例
融360小編有個長輩前幾年去郵儲銀行存錢的時候,銀行建議存一個三年期的定期,利率很高,在5%以上,并且還贈送一份保險。這位長輩在那家銀行存了好多年了,對銀行比較信任,于是就存進去了。
第二年,他急需用錢,于是打算把錢取出來,這時候銀行說實話了,你買的是保險,不能提前取,只能等到期了取出來。這時候他才知道自己被騙了,于是只好跟他人借錢應急,好在到期之后順利取出來了并拿到了預期的收益。
這種情況算是比較好的了,起碼最終本金和利息都拿到了,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這么幸運。
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銀行還拿著這種老套路去欺騙儲戶。
不管是存款還是理財,銀行賣的產品通常給人一種比較安全的感覺,但是不要被這種假象迷惑了,銀行賣的很多代銷的產品風險并不低,虧損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最后附上29家銀行在北京地區的實際存款利率(%):
注:數據收集時間為2016年四季度末,同一家銀行在不同地區的存款利率也可能不同,比如工商銀行一年期存款在北京的利率是1.75%,但是在上海的利率是1.95%。
如果你看到的存款利率明顯高于表中的存款利率,你就要當心了,很可能你存的并不是銀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