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我國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之后又出現了第四高—“高尿酸血癥”,并且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并且據統計發現,我國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約為13.3%,痛風的發病率約為1.7%。
2017年,第四屆海峽兩岸醫療衛生交流協會風濕免疫學會痛風學組發布倡議,將每年的4月20日定為全民關注痛風日。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是多系統的全身性疾病,其診斷和治療需要多學科的參與。同時,它也是一種需要長期甚至終身監測和管理的慢性病,痛風的治點是慢性病的管理。
一、什么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
高尿酸血癥是指在不同時間檢測空腹血尿酸水平,一般男性>420umol/L,女性>360umol/L,即認為是高尿酸。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由于尿酸鹽晶體沉積在關節、軟組織和腎臟中,從而導致關節炎、皮膚病變和腎臟損傷。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狀態。在2018年歐洲抗風濕聯盟更新的痛風診斷循證中專家建議,痛風的病程分為臨床早期(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和無癥狀尿酸晶體沉積)和痛風期(即臨床期、痛風關節炎發作期和發作期)。針對這兩個不同時期要進行分期治療,不同的癥狀對應不同的治療方案。
二、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會遺傳嗎?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是一種復雜的遺傳和環境因素,是一種多基因相關疾病,有一定的家庭聚集現象。研究發現,血尿酸水平遺傳的可能性為27%-41%,痛風遺傳的可能性為30%,20%的痛風患者有家族史。遺傳和環境因素約占55%:45%,而且痛風的發作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
四、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病因是什么?
引發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原因主要有3點:
(1)先天性遺傳病、慢性腎病、藥物、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明顯繼發性高尿酸血癥的疾病;
(2)大量酒精、高嘌呤飲食、高碳酸/果糖飲料等生活方式;
(3)肥胖、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脂血癥等伴發疾病。
五、為什么建議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進行雙能CT檢查?
雙能CT能準確、特殊地識別尿酸鹽晶體等成分,定量晶體大小,甚至發現早期無臨床癥狀的尿酸鹽沉積部位及其含量、可用于痛風的早期診斷和痛風治療效果的檢測。
六、如何診斷痛風?
2018年,歐洲抗風濕聯盟推薦三步法診斷痛風。
第一步,在關節滑液或痛風石抽吸物中尋找尿酸鹽晶體。
第二步,如果不能進行關節液鏡檢查,當出現以下典型臨床表現時,可臨床診斷痛風,包括:腳或踝關節單關節炎(特別是第一跖趾關節);類似急性關節炎發作;關節腫脹疼痛癥狀急劇(24小時內達到峰值);局部關節紅斑;男性有心血管疾病和高尿酸血癥。
第三步,當痛風的臨床診斷不確定且無法證實晶體時,建議尋找尿酸鹽晶體沉積的圖像證據,特別是超聲波或雙能CT。
七、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需要降尿酸治療嗎?
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應首先采取非藥物治療措施控制血尿酸水平,即調整飲食,加強鍛煉,控制體重。
八、痛風血尿酸高嗎?
雖然痛風的發作基礎是高尿酸血癥,但痛風發作期血尿酸可能正常,除痛風診斷外,痛風的診斷是不可能的。約10%的痛風患者在非急性關節炎期發作,如血尿酸水平正常,雖然痛風診斷不能完全除外,但也表明痛風的可能性很低。
九、降尿酸的時機是什么?
降尿酸的最佳時期大多數是痛風剛開始時,大多數痛風剛開始時不建議使用降尿酸藥物,必須在抗炎、鎮痛治療2周后酌情使用。
如果痛風急性發作發生在穩定的降尿酸治療過程中,無需停用降尿酸藥物,可同時進行抗炎、鎮痛治療。
十、如何選擇降尿酸藥物?
降尿酸藥物的選擇需要個性化。目前,我國常用的降尿酸藥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別嘌呤醇和非布司他)和促進尿酸排泄(苯溴馬隆)。
別嘌呤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可作為一線藥物的首選。由于HLA-B*5801基因陽性是應用別嘌呤醇不良反應的危險因素,建議在別嘌呤醇治療前進行HLA-B*5801基因檢測。
非布司他不需要調整EGFR≥30ml/min患者的劑量。尿酸性腎結石患者禁用苯溴馬隆。
420世界全民抗痛風,當大家患上痛風的時候首先要做好心理暗示,及時到專科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不要認為痛風沒發痊愈就不進行治療了,但其實,只要及時去就診然后配合醫生還是可以將病情得到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