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得痛風性關節炎
在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被成為高尿酸血癥。痛風性關節炎就是長期高尿酸血癥造成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而引起病損及炎性反應。痛風其實是一種慢性代謝紊亂性疾病。外傷、高嘌呤飲食(如肉類、動物內臟)、飲酒、過勞、精神緊張或者有些藥物,都會誘發痛風性關節炎。此病多發于青中年男性,多見于踇趾小關節,也可發生于其他較大關節,尤其是踝關節膝關節。
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痛風多在夜間突然發病,受累關節劇痛,如陣風襲來,首發關節常累及踇趾近節跖趾關節,其次為踝關節、膝關節等,病變關節出現紅、腫、熱,壓痛,不敢觸摸,有些患者還有全身無力、發熱、頭痛等癥狀,病程可持續1~2周。
如延誤診治可由急性發病轉為慢性關節炎,關節處遺留僵硬、畸形、運動受限,30%左右病人可見痛風石和發生腎臟合并癥,以及輸尿管結石等。
如何判斷是否患了痛風性關節炎
如果沒有外傷史,莫名其妙出現足的踇趾或踝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
患者有輕微的足踝扭傷,之后出現腫脹疼痛,皮膚發熱。
既往體檢有血尿酸升高,但沒有任何癥狀,吃海鮮、動物內臟等,或者大量飲酒后,突然發生劇烈疼痛,不能行走,或夜不能寐。
出現以上這三種情況要考慮可能發生了痛風性關節炎。
如何預防痛風性關節炎
改變生活方式。不吃含嘌呤量高的食物,如海鮮、動物的肝腎等內臟,避免肥甘厚膩之品,以素食為主,通過減少攝入嘌呤,減少尿酸形成。
控制體重。體重超標者要減肥,多吃堿性食物,以防痛風急性發作。
多飲水,促進排泄。每日飲水量應在2000毫升~3000毫升,白開水最好。嚴格戒酒,包括白酒和啤酒。如既往有痛風史或有血尿酸高者,應經常檢查血尿酸,在醫生指導下,積極藥物干預。
保持心情舒暢,及時消除緊張情緒。
多運動。建議在家練練太極拳等,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建議每天鍛煉,不僅增強抗病能力,也能促進尿酸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