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風的發病率也逐漸升高,不過門診上有這樣一類病人,他們以反復出現下肢單關節的急性紅腫熱痛為主要表現,有些人甚至累及到第一跖趾關節,不過檢查結果提示血尿酸并不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假性痛風! 沒想到吧!痛風也有真假之分,假性痛風又稱焦磷酸鈣沉積(CPPD),非常類似于痛風,那么痛風與焦磷酸鈣沉積癥到底要怎么區分?咱們今天就來聊聊,真假痛風如何判斷。
痛風:各個年齡段都有,中老年人為高發人群,且多見于男性患者。
假性痛風:多見于中老年人,男性與女性的發病概率相等。
痛風:常常在深夜驟然發作,疼痛劇烈難忍,數天或者1-2周內可自行緩解。
假性痛風:時間不固定,多數是急性發作,短時間內可自行緩解。
痛風:多見于腳趾、腳踝、膝蓋、手肘、手腕等地方。
假性痛風:多見于大關節,尤其是膝蓋,其次則是肩膀、手肘、手腕腳腕、腳踝等關節。
痛風:血尿酸檢測水平高低可判斷。
假性痛風:通過影像檢查,或者是從關節抽取積液后,在顯微鏡下檢查才能確診。
1、超聲檢查:關節超聲檢查見“雙軌征”是痛風比較特異的表現。
2、X線檢查:可顯示出關節損害或痛風石可輔助診斷,但痛風早期X線上一般無顯示。
3、CT與雙源CT:CT檢查在受累部位可見痛風石影像;雙源CT能特異性地識別尿酸鹽結晶,可作為影像學篩查手段之一,輔助診斷痛風。
真真假假的“痛風”讓人難以分辨,甚至需要專業檢查才能判斷,也因此當我們出現關節不適癥狀時,最關鍵的是,盡早去專科醫院就醫,讓專業的醫生來為你做出正確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