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230 篇 原 創(chuàng) 路 書-
魯中南丘陵+膠東半島,暢享綠樹紅瓦碧海藍天、齊魯人文古跡。
”
如你喜歡這張圖,文末有不帶水印的!
要說山東夏天最熱鬧的事情,剛開啟不久的青島國際啤酒節(jié)必須得有一席之地,淡淡的海洋氣息夾雜著啤酒的香氣,震耳欲聾的音樂在沙灘上響徹,恰是酒客們視若的圣地。
若是好酒,更好啤酒,那就邀上三五好友,帶上這條山東沿海自駕線,走上中國最美濱海公路G228,一起去熱熱鬧鬧的沙灘上、老城古巷中“哈啤”!
在這條線路上,你將會遇見封禪圣地——泰山、三大紅色根據(jù)地之一——沂蒙地區(qū)、長虹臥波——棧橋、青島啤酒節(jié)會場之一——金沙灘、中國大陸第一抹陽光——成山頭、海上仙境——蓬萊、黃河入海口——東營、泉水里的城——濟南。
山東沿海自駕線路圖
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
[啤酒節(jié)開幕 一起哈一杯]
沂蒙泰山段
在這一段路線上,名山眾多,有如泰山、魯山、沂山、蒙山,同時也將經(jīng)過中國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紅色根據(jù)地——沂蒙。#第一站 泰安國泰民安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泰山無疑是顯眼的,自“千古一帝”秦始皇泰山封禪始,輝煌燦爛的文化與高聳的峰巒,注定要撐起泰安這座“小城”的天。
大多旅行者來到泰安,基本是為目睹泰山的風(fēng)采,雖然泰安也希望多打幾張旅游招牌出去,比如非遺的山東梆子、泰山皮影戲等等,但收效甚微。
泰安虎山水庫▼
泰山日出,是每一位游玩泰山的旅行者,不應(yīng)錯過的美景。
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劃破寧靜的夜空,魚肚白、橘色、紅色的顏色接續(xù)出現(xiàn),最終金光萬丈,天空絢爛而耀眼,人們因而驚嘆不已。
想必2500多年前,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時所見的風(fēng)景,與今天并無二致。
泰山云海▼
若是順著孔子的路線走,不難發(fā)現(xiàn)他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遇見的大汶河。
大汶河古稱汶水,為黃河下游最大支流,亦是泰安人民的母親河,泰安的“護城河”,在大汶口的河段上,修有一條四百余年歷史的石橋,明石橋,也叫大汶口古石橋。
石橋石料源于泰山石,即使經(jīng)由日曬風(fēng)吹,依然不裂不毀。夏天雨季期間的石橋最為熱鬧,橋下河水咆哮而過,時而黃濁,時而青綠。
勘路者說
如果登泰山的時候遇到雨天,一般不建議放棄登山,因為有很大的可能性會遇見云海奇觀,甚至佛光景致。
自駕小貼士
泰安市距沂源縣約108公里,行車用時約3小時;由泰安往東走G341,就能抵達沂源,趕時間的話,也可以直接走上萊泰高速S26、青蘭高速G22。#第二站 沂源沂水之源
由泰安往東,是地處泰山、魯山夾峙區(qū)域的萊蕪,這座原本隸屬泰安市的城市,經(jīng)過26年地級市建制史,在2019年的時候被濟南“收編”,成為萊蕪區(qū)。
區(qū)中的萊蕪戰(zhàn)役紀念館,記錄了解放戰(zhàn)爭初期,陳毅、粟裕將軍指揮的萊蕪戰(zhàn)役。
在這場戰(zhàn)役中,解放軍以六千余人的傷亡,殲敵近六萬,成功破解國民黨軍隊南北夾擊的戰(zhàn)略計劃。該戰(zhàn)役也被列入世界戰(zhàn)爭史100個經(jīng)典案例。
粟裕將軍▼
離開萊蕪,進入沂源縣。在地理單元上,山東一般被分為魯西北、膠東半島、魯西南三大區(qū)域,其中魯西南區(qū)域,俗稱沂蒙地區(qū)。
這片區(qū)域里,蒙山、魯山、沂山、尼山、沂水、沐水各據(jù)一方,與無數(shù)起伏不定的丘陵組成一片獨特的丘陵地貌區(qū)。
這里溶洞較多,其中以魯山溶洞群為最,景區(qū)以沂源猿人遺址為人文景觀,以獨特的溶洞為自然景觀,人文自然相結(jié)合,顯得頗具古韻及光怪陸離。
藏在沂山中的梯田
圖源@《新華社客戶端》▼
這片區(qū)域在歷史上誕生了諸如王羲之、顏真卿、曾子、蒙恬等圣賢奇才,也出土過《孫子兵法》的竹簡。
最令人熟悉的是“山東小延安”的說法,作為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三大老革命根據(jù)地,這里承載著無數(shù)紅色故事與歌曲,如那沂蒙六姐妹、沂蒙山小調(diào)等。
若逢5、6月份,沂源水么頭河北村的150余株百年流蘇古樹也會隨之開花,屆時可見到滿樹繁花,如履霜蓋雪。
自駕小貼士
沂源縣距青島市約266公里,行車用時約5小時40分鐘;走G341過諸城后,在黃島區(qū)轉(zhuǎn)G228,沿膠州灣海岸線走至青島市區(qū)即可,如果趕時間,也可以直接走青蘭高速G22,過膠州灣大橋而到青島市。
膠東黃海段
膠東半島與黃渤海相接,這一段則是純粹的膠東黃海風(fēng)光,走出沂蒙地區(qū),經(jīng)過青島后,就基本沿著昆崳山的地勢走,一面昆崳,一面黃海,形成絕美的山海風(fēng)光。#第三站 青島世界最美海灣之一
作為濱海城市之一,青島的名氣與受歡迎程度不可謂不高,僅憑沙質(zhì)細軟的沙灘、散發(fā)文藝情調(diào)的精美建筑、名人故居聚集地就足以吸引無數(shù)青年。
無論是“萬國建筑博覽會”的八大關(guān)、360度俯瞰青島的信號山公園、“長虹臥波”的棧橋,還是“海上第一名山”的嶗山、因五四運動導(dǎo)火索而得名的五四廣場、市南首屆上街里啤酒節(jié)主會場的浙江路天主教堂。
嶗山櫻花▼
當中國第一座歐洲技術(shù)的啤酒廠——日耳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島公司的落地,啤酒的種子便撒上青島的土地,最終衍生出獨具特色的酒文化。
因此來到青島的餐廳吃飯,服務(wù)員開口的第一句話一般會問喝什么啤酒,而不是吃什么。
青島▼
青島人對啤酒的喜愛溢于言表,在夏日炎炎的暑期,他們不懼頭頂烈日,只“貪”杯冰爽的青啤,更用啤酒節(jié)的方式,敞開胸懷,廣邀國內(nèi)外的啤酒愛好者。
第32屆青島國際啤酒節(jié)已于今年7月22日開幕,根據(jù)會場的不同,最長持續(xù)到8月14日,如果你也喜歡啤酒,這次盛會不要錯過。
金沙灘啤酒城
圖源@青島國際啤酒節(jié)官微▼
另外,市南首屆上街里啤酒節(jié)也于同一天開幕,在城區(qū)的中山路片區(qū)會舉辦光影秀,以及長達10天的舞臺演出、市集。
比起沙灘、海洋、啤酒要素的青島國際啤酒節(jié),上街里啤酒節(jié)傾向于老城、文藝風(fēng),兩種不同風(fēng)格的啤酒節(jié),相信會有適合你的。
既然到了青島,建議走一走G228這條濱海公路,雖然不是全程海景路,但去到海景綠道比較方便,而由于是國道,城區(qū)郊外的限速路段比較多,行車時間會更多,注意別超速。
勘路者說
今年的青島國際啤酒節(jié)因為疫情的緣故,會變得繁瑣。青島人比較講風(fēng)水,對于建筑及其道路,都很有講究,只不過對于外地過來的旅行者,不太友好,單行道太多,很多時候就算導(dǎo)航也容易把自己繞暈,就像迷宮一樣。
自駕小貼士
青島市距威海市約435公里,行車用時約8小時50分鐘;全程G228,如果趕時間,走龍青高速S19、威青高速G1813就能抵達威海。
#青島啤酒節(jié)游玩路線:制圖@《中國自駕地理》
#第四站 威海膠東以東
從青島出發(fā),其實是可以走上中國最美的濱海公路,G228,享受從這條路沿著海岸行駛時,那種一面海,一面山的山海風(fēng)情。
沿途經(jīng)過的乳山,是著名的“中國牡蠣之鄉(xiāng)”,只需跑到燒烤街,就能吃到鮮嫩肥美又正宗的乳山生蠔。
生蠔▼
倘說青島是文藝的,那么威海則是恬靜的,這里沒有太多的古跡名勝,但高高低低的街道、迎面的海風(fēng),是喜歡寧靜的旅行者心中的一處目的地。
威海的花很多,鮮花與綠樹簇擁在小城的各個角落,那些建得別致的屋子旁總會有鮮花開放,時常引來路人駐足,這也許是19世紀的那場慘烈的海戰(zhàn),讓威海希望用鮮花開滿前進的道路。
這座小城其實是中國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之一,被秦始皇譽為“天之盡頭”的成山頭,與韓國首都的首爾,直線距離不到400公里,是最適合看海上日出的地方。
成山頭七彩古鹽田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不過距離市區(qū)七十多公里,要去的話,還是需要費點時間,從榮成過去會近一些。
若走上市區(qū)劉公島路欣賞海景,能隱隱約約見到對面的一座小島,劉公島。
關(guān)于這座小島,原本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但隨著炮彈落下,傳說也被擊碎。北洋水師在甲午海戰(zhàn)的失利,讓島上的風(fēng)景與人文,都帶上了戰(zhàn)爭的印痕。
甲午戰(zhàn)爭▼
想要對這場戰(zhàn)爭有更深入的了解與體會,島上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紀念館,是一個值得去的地方,里面收藏著水師巨型艦炮、鐵碼頭等。
島上的其他人文景點也很多,如公所后炮臺、旗頂山炮臺、威海水師學(xué)堂等,可以花點時間慢慢了解。
永久停在劉公島客運碼頭的110導(dǎo)彈驅(qū)逐艦▼
離開威海后,如果走的是G228,那么建議到了牟平區(qū)可以改道更加貼近海岸線的濱海東路,走完后再回到G228上。
自駕小貼士
威海市距蓬萊區(qū)約148公里,行車用時約4小時20分鐘;全程G228,限速較多,注意路面限速標識。
膠東渤海段
相比起黃海的廣闊浩瀚,渤海作為我國的內(nèi)海,則顯得“狹窄”許多,但無論是蓬萊,還是北島,都是這一段上的亮點。#第五站 蓬萊仙境與海市蜃樓
由威海往西,則到了黃渤海分界線的煙臺,聞名于世的蓬萊仙境,便坐落于這座濱海城市當中。
蓬萊自古與神話對應(yīng),與昆侖神話、黑水神話齊名,是我國古神話體系中的重要分支。我們所熟知的八仙過海神話故事,便源自于蓬萊。
蓬萊▼
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齊名的蓬萊閣,是許多旅行者會選擇的目的地,除了可以欣賞蓬萊閣古建筑群、蓬萊水城以外,也是眺望長島的最佳觀景點。
蓬萊閣
攝影師@宗剛
(請橫屏觀看)▼
如果運氣好一點,其實也能見到海市蜃樓奇觀,也因為這種奇觀,讓無法用科學(xué)進行解釋的古人,進行了神話聯(lián)系。
在蓬萊閣的旁邊,也有一個人工痕跡比較明顯的景區(qū),八仙過海風(fēng)景區(qū)。景區(qū)以八仙過海為主題,蓬萊神話與道教文化相結(jié)合的方式所打造,比較適合親子游。
自駕小貼士
蓬萊區(qū)距東營市約330公里,行車用時約6小時20分鐘;如果你不趕時間,可以在國道上慢慢走到東營,如果你趕時間,走榮烏高速G18,過龍口、萊州,即可抵達東營。
黃河流域段
在這一段路線上,既會見到孕育中華兒女的黃河入海,黃色的湖水與藍色的海水在遠處相接,也能看到不在江南,勝似江南的泉城濟南。#第六站 東營渤海之濱
東營是一個特殊的、令其他城市羨慕的地方。境內(nèi)不僅坐落著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還是黃河的入海口。
由那承載華夏五千年的黃河攜滾滾黃沙而涌入大海,締造出面積龐大,且正以每年2、30平方千米自然增長的黃河三角洲。
上一年由《中國自駕地理》策劃
“袁健雄環(huán)中國100天”的主人公老袁
與左二利津文旅局趙局長等人
一同在黃河入海口合影
▼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來到東營必去的打卡地,光是“黃河入海口”這一招牌,就足以讓國人為之駐足。
保護區(qū)內(nèi)既有十萬余畝槐花,數(shù)十萬余畝蘆葦,也有兩百多種鳥類棲息。
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多花點時間看看海灘濕地、長河落日、黃藍交匯,畢竟就自然風(fēng)光而言,這里在齊魯大地上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位于利津前關(guān)村的鐵門關(guān)
曾具有鹽關(guān)、稅關(guān)、關(guān)防之功能
在利津博物館內(nèi)有詳細介紹▼
自駕小貼士
東營市距濟南市約210公里,行車用時約5小時10分鐘;全程走G220,但由于是國道路段,沿途市區(qū)、村鎮(zhèn)密集,在限速上也比較嚴格,耗時會更長,對于趕時間的旅行者,可以直接走東呂高速G2516,過濟陽區(qū)后到濟南市區(qū)。#第七站 濟南泉城
濟南因泉而聞名,市內(nèi)大大小小72眼泉水分布四處,其中又以趵突泉最為出名,每當?shù)叵滤怀^28.5米,所出現(xiàn)的“趵突騰空”便令無數(shù)旅行者驚嘆不已。
老舍先生的一篇《趵突泉》更是將這座城市的美景描繪得栩栩如生,以致許多讀者不辭千里遠,只為目睹泉城的風(fēng)光。
濟南
▼
而當拋開泉水,城中的一些雕塑也引人注目,它們不是斷臂女神維納斯之類的西方雕塑,而是辛棄疾、李清照等古代文人圣賢。
在趵突泉景區(qū)的旁邊,則是大名鼎鼎的大明湖,它因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一句臺詞“皇上,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受到廣泛關(guān)注。
大明湖中滄浪亭的一則對聯(lián),“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將湖景概括,也將旅行者拉進了江南水鄉(xiāng)。
在千佛山眺望濟南
▼
若逢晴天,不妨起個大早,在太陽還未完全升起的清晨來到湖邊,見朝陽下的七橋風(fēng)月、竹港清風(fēng)。
洪家樓天主教堂
▼
此外,市中的千佛山、九如山、曲水亭街、洪家樓、黑虎泉等景點,都值得花點時間游玩。
游玩食光·膠東半島[ 高清版手繪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