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241 篇 原 創 主 文-
我們都知道
中國有鼎鼎大名的北京、南京
那西京又在哪?
有人說是在西安
東京呢?在日本
日本東京,圖byLucava
▼
如果我說東京在河南
你相信嗎?
1
開封:我就是東京!
讀過《水滸傳》的人都曉得
這本書是“起于東京,收于東京”
在我國的歷史上
確實有東京這座都城存在
但它可不是現今的日本東京
而是默默無聞的開封
有開封當然也有封開
圖by《中國自駕地理》
▼
自古有曰:漢魏文章半洛陽
洛陽是華夏古文化的中心
北宋時開封叫做汴京
(汴梁是元明時期的稱呼)
它在洛陽的東邊
所以宋朝人稱之為東京
要知道日本是在
慶應4年7月(1868年9月)
才將江戶改為東京
(所以誰才是山寨版
大家心中應該有底了吧)
有的人說
我國名字里帶“京”的城市
一般都不簡單
只有做過都城的才配有這個字
開封清明上河園,圖byDrnantu
▼
開封是著名的八朝古都
這個名字源自春秋時期
鄭莊公在現開封城南朱仙鎮古城村
取“啟拓封疆”之意
建立的啟封城
后來到了西漢時期
為了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
啟封改名開封
這就是開封名稱的由來
啟封故園
▼
這座4000多年的古城
早在夏朝就是一個國家的都城
戰國時的魏國
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
以及北宋和金
這七個王朝也曾先后建國于開封
李白在《俠客行》寫道: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戰國時期魏國國都大梁城
也就是開封
北宋時的東京城(模型)
▼
詩中所提到的信陵君魏無忌
開封大相國寺就曾是他的宅邸
這位“竊符救趙”的魏公子
還是名滿天下的游俠領袖
平民皇帝劉邦都以他為榜樣
立志創下一番功業
據說后來奪得天下的劉邦
再次路過大梁城時
特意去信陵君墳前拜祭
還特賞了幾戶民家
請他們代為照管他的墳冢
《楚漢傳奇》劉邦劇照
▼
從大漢天子到大唐詩仙
不難看出古人心中的開封
不只是一座古都名城
還是男兒的夢想地
更是俠客們的精神故鄉
開封府,圖by大陸
▼
不過開封似乎與“俠”
與江湖漸行漸遠
逐漸成為一個繁華喧囂的商業城市
2 夢回繁華的千年古都
國人都癡迷于夢回唐朝
但在我看來
宋朝才是最值得向往的
公元960年
在一場陳橋兵變中
開封城的大地上豎起了“宋”字大旗
在這面旗的背后
是一個市民文化創造的新時代
這就是《清明上河圖》開始的時代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
可觀看《清明上河圖》全景
圖by故宮博物院官網
▼
11世紀至12世紀初
北宋的開封成了中國
乃至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
那如夢般的繁華
讓在這之后的人們都在不斷回憶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這些宋朝的遺老遺少們
走在杭州西湖畔時
依然想念著過去的故都——開封
再現宋代御街風貌的宋都御街
圖byKhan053
▼
而最讓南宋人們魂牽夢繞的
便是金明池、樊樓和相國寺
這三個代表著開封的標志性建筑
金明池是宋元話本中
產生愛情故事的重要場所
如《鬧樊樓多情周勝仙》的入話:
“從來天子建都之處,人杰地靈,自然名山勝水,湊著賞心樂事。
如唐朝,便有個曲江池;宋朝,便有個金明池......”
張擇端《金明池奪標圖》
▼
一開播就大受好評的《知否》
劇中多次出現的樊樓
是歷史上有名的東京七十二酒樓之首
地位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
釣魚臺國賓館
《水滸》里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情節
就發生在千年古剎——大相國寺
花和尚跑到這里看守菜園子
以徒手將柳樹連根拔起
征服了一群來鬧事的潑皮
花和尚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
圖byGisling
▼
史料記載
北宋開封人口最高達150萬
別說是在古代
放到今天也是個天文數字
而那時候的倫敦、巴黎
大概還不足20萬人口
這種繁榮景象
很大一部分是汴河帶來的
汴河是唐代以后的叫法
它原名叫通濟渠
是公元605年
隋煬帝下令開鑿的大運河中
重要的一段
汴河上的漕船,圖byDrnantu
▼
通濟渠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鴻溝
溝通著黃河與淮河
開封就是這兩條大河間的一個節點
《清明上河圖》畫卷中
就有描繪當時開封漕運的景象
卸完貨物的貨船、運糧的漕船
坐著賓客的客船
以及齊力搖擼的船夫
奮力拉纖的纖夫、辛苦卸貨的工人
▼
我們仔細看畫面的局部
能看到一艘漕船正停泊在岸邊
工人們正在背麻包
也許是糧食什么的
另一艘也有人往船下搬運東西
只不過這邊還有個
看著物資統計數目的老人
大家來猜猜工人背負的
究竟是什么?
▼
另一邊則是一艘
正準備穿過“虹橋”的漕船
艄公們正在放倒桅桿
緊張的工作吸引了許多吃瓜群眾圍觀
要撞上啦!
▼
繁忙的汴河又為開封帶來了什么?
仔細看,跟隨漕船一起來的
是河里游著的一群小魚
在城門外的汴河板橋上
有幾個閑人正倚著橋欄低頭看著河面
還別說,眼不尖還真看不出水里有魚
▼
駱駝是貨商常用的運載腳力
雖然宋朝本境也有飼養
不過一般是來自西域的胡商
▼
如果你眼尖
上河圖可是有不少動物出沒
有駝人、拉車的毛驢
騎著小毛驢出游
▼
拉重貨的騾子
緊張地裝貨
▼
當然怎么能少的了耕牛
▼
騎著馬郊游歸來的官宦人家
有馬兒休息的驛站
▼
在畫卷中還能找到一群豬
看品種
應該是“綠色無危害”的黑色土豬
▼
也許張擇端在他成長過程中
曾目睹這樣的景象
于是當他來到開封城
這些畫面就成了他筆下的開封盛世
3
沉睡千年的開封,何時開“封”
“開封城,城摞城,
地下埋有幾座城?
開封城摞城,龍亭宮摞宮,
潘楊湖底埋有幾座宮?”
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
開封的繁華也不是
一朝一夕造就的
羅馬城,圖byWalkerssk
▼
它并不是在北宋才出現的城市
而是歷史上沿用下來的舊城
所以就有人說了
今天的開封完全是一座新城
曾經的古城在現今開封城的腳下
城摞城遺址,
▼
縱觀開封的發展史
大致有四個繁榮期
分別是北宋、北魏、明初和建國初期
在這些時期里
它都是作為
一個國家或區域的中心存在著
再依靠著復雜的黃河水系
當時開封的水運能力達到了巔峰
曾經一度風光無限
現在的開封城也很熱鬧,圖byXHS
▼
隨著上游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
從宋朝開始
黃河攜帶的泥沙不斷在河道內堆積
連續向南改道的黃河逼近開封
流經開封城的
惠民河、汴河、五丈河、金水河
無疑成了泄洪的最佳路線
北宋漕運四渠圖
▼
據《開封府志》和《祥符縣志》記載
從金明昌五年到清光緒十三年
近700年的時間里
黃河在開封及緊鄰地區
決口泛濫達到110多次
不斷泛濫的黃河
毀滅了城市
吞沒了良田
淤塞了漕運河道
讓這座城市旱澇、風沙、鹽堿
黃泛區,一個苦難的代名詞
這里是洪水禍害的地區
卻又是滋生故園重生夢想的地方
圖by《中國自駕地理》
▼
近代的火車汽笛聲
更像是敲響了這座歷史城市的喪鐘
鐵路軌道的選址
首選的是平坦地區
所以開封很遺憾被拋棄了
它的東邊
京九鐵路與隴海鐵路交于商丘市
它的西邊
京廣鐵路又與隴海鐵路交于鄭州
開封就夾在它們之間
加上水運成本變得越來越高
它的交通優勢受到極大的制約
京廣線與隴海線在此相交
圖by《中國自駕地理》
▼
隨著新中國的建立
政治、經濟中心發生偏移
靠近豫西、豫北的鄭州
更適合發展工業
于是在1954年
中央一紙復文下來
鄭州接過了省會的接力棒
財經專欄作家葉檀就說過
開封的衰落
是因為中國政治中心由內陸向沿海轉移
并且在幾次轉型改革中,都沒能很好地定位
最終喪失了反抗機會
河南省會鄭州,圖byRelief
▼
2005年
《紐約時報》罕見刊登了一篇
以中文標題的文章
著名作家克里絲托夫寫的
《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云煙》
“衰落”的開封一時間轟動全球
卻也改變不了什么
河南開封朱仙鎮漢白玉“四面牌坊”
圖為東面牌坊——漕運碼頭
圖by飛呀飛呀飛
▼
曾經輝煌的開封
而今猶如過眼煙云般
只能在午夜夢回里
想起自己曾是大宋國都的崢嶸歲月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2019西藏、新疆自駕火熱報名中
點 擊 圖 片 查 看
廣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