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佛
--倉央嘉措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么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么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么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問佛: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倉央嘉措
我問佛:你多大?
佛曰:我就算一歲,我也是佛,你就算100歲,如果固守自己的心靈那也是人。
我問佛:世事本無常是什么意思?
佛曰:無常便是有常,無知所以無畏。 ——倉央嘉措
佛說: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倉央嘉措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倉央嘉措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倉央嘉措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日,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倉央嘉措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倉央嘉措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里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倉央嘉措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倉央嘉措
[ffg,#663366,#FFFFFF]倉央嘉措,1683年出生于門巴族一個農民家庭。一位在西藏歷史上生平迷離,又極具才華,也最受爭議的高僧,是西藏歷史上著名的人物。他從小資質靈敏,曾拜五世班禪為師,落發受戒,后被迎至布達拉宮,選定為五世dalai的“轉世靈童”,學習天文歷算、醫學及文學等,對詩的造詣很深。二十五歲時,作為上層統治階級爭權奪利犧牲品的倉央嘉措,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肅、蒙古、印度、尼泊爾……
他不僅沒有以教規來約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以宗教領袖的顯赫身份,根據自己獨立的思想意志,寫下了許多意纏綿的“情詩”,也有傳說倉央嘉措二十五歲遭害,所寫作品均為二十五歲以前的東西。(有些可能是后人仿的)
如今倉央嘉措的身世遭際已經廣為人知,他的詩被譯成20多種文字傳遍了全世界。這些詩作給當代畫家、音樂家提供著不竭的靈感和創作資源,為人間情愛憑添了神性光彩。
藏傳佛教高僧對倉央嘉措的評價:“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凈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獨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益!”
根據他的詩改編的歌有 《倉央嘉措情歌》《那一天》《在那東山頂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