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師,又是媽媽。我和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以驚異的眼光注視著孩子的成長,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的與眾不同。但我又能清醒的認識到,其實我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在一起的時候,的確會被淹沒其中。
當初給孩子報一個交通不便的的舞蹈班,主要是看到那個地方的人少,而且對于基本功的要求不是特別嚴格。
我送孩子去跳舞的目的特別單純,鍛煉身體,打發時間,多和小朋友一起玩,免得成天在家看電視。我并不想她走專業這條路,因而對她的要求也就不高,也不愿意她在練基本功上吃多少苦。能不能把腿抬到頭頂上對于我和孩子而言沒有多大的意義。
但這個學期,那邊學舞的孩子突然增多了,而且有不少都曾經跳過舞。女兒是初學,加之平時在家從沒要求她復習過功課,和那些小朋友比起來,確實跳得不怎么樣。她個頭又高,老師就把她排在了后面。好些次我發現孩子開小差,動作不標準甚至不會做,老師都沒看見。跳得好的同學示范,當然也輪不到她頭上。
說實話,我心里也急。昨天無意中和孩子說話,女兒說她不喜歡跳舞,因為太累了。我想當然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沒有受到關注,沒有成就感,也應該是孩子不愿去克服困難的理由。
女兒很聽話,尤其是老師的話,應該是一名好學生。每次去畫畫,老師一說小朋友坐好,她總是第一個坐好的。但老師總是發現不了她,忙著表揚別的小朋友。
我自己是老師,我很能理解,老師只有一雙眼睛,能看到多少孩子呢?但作為媽媽,我多么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師及時的肯定。孩子畫畫是她自己的選擇。她一直和我說,長大要當一名大畫家,就在剛才她又拿了一張紙去涂鴉了??伤诿佬g班上不是最棒的孩子,每次都不能得到老師的獎品。
記得在暑假時,有一次她的畫畫得好,老師就送給她一個貝殼手鏈,那興奮的樣子至今我都歷歷在目。其實,我自己也很矛盾:老師的關注肯定會提高孩子的興趣,但被老師經常關注的孩子,很難接受失敗與挫折。
她畢竟不能永遠的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我真的挺羨慕那些有點“鬧”的孩子,總能適時的引起他人的關注。而且由于他們的調皮,大人們適當的批評又能增強他們抗挫折的能力。這類孩子往往比較開朗,什么事情放得下,不在乎,過得很輕松。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即使將來面臨繁重的課業壓力,也能保持輕松的心態。
正是因為有了女兒,我也越來越能體會到每一位家長的心。因此每天哪怕要花大量的時間,我也愿意做表現總結。對于每一個有進步的孩子我都盡量點到名,這很值得。
不是每個孩子在學業上都會很突出,有第一名就會有最后一名。但每個孩子都一定會有別人不具備的優點。表揚他們說明老師在關注他們。哪怕他們認為自己很不起眼或者做了一件很小的事。
被人關注,被人認可,是每個人心理上都會有的需求。有時候,在工作上,幾句鼓勵的語言可能比物質的獎勵更讓人覺得有干勁。那么對于老師、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而言就更加如此了。
學生需要老師的關注,老師的一句表揚可能會讓孩子得意洋洋、眉飛色舞的炫耀給爸爸媽媽聽。老師又何嘗不需要學生的肯定呢?每當學生信賴我,尋求我的幫助,而我又給他解決了難題時,自己心理上不是也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嗎?
我愛我的學生,我愛我的女兒。是真的愛,發自內心的愛,我希望他們都好,不愿拋下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
早些年,就有家長曾經跟我說,蔣老師,那些落后的學生你就不要管了,管也沒有用。只把好學生管好,他們變得更好了,多有成就感。
是的,班上六七十個人,個個都管,的確精力分得太散,有時候對好學生反而關注得不夠,可能沒讓他們的潛力完全的發揮。但如果只關注好孩子,優秀生,我自己良心上的這一關過不去。
學生讀書的路還很漫長,如果在我這兒每個人的心里就被烙上了“我是好孩子”,“我是差生”的標簽,未免太殘忍。
能不能扭轉落后的孩子,我只能盡力!一個人的能力的確有大小,但我會盡自己的全力,去關注每一個孩子。
希望所有的家長朋友們和我一起努力,不放棄,多鼓勵。因為孩子們的成長真的需要我們的指引與扶持。如果老師忽視了的,就由他最親愛的父母給他補上。
作者為常德市武陵區育英小學教師,作品推介如下:
關注書韻閑話
無
分享悠悠書韻
文史|教育|時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