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芳菲盡,大林桃花始盛開。”白居易是幸運的,他在初夏之時還能欣賞到大林寺的桃花,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那時的白居易身居江州司馬這一閑職,他有足夠的時間到廬山各處去轉悠,于是,他在偏僻的大林寺發現了桃花的盛開之美。他用優美詩句告訴世人,能給人意外驚喜的美需要你用慧眼去尋找,去發現,能慰藉人的心靈的生活之美也許就在你的身邊。
現在已是夏至就要到來的盛夏時節,春天里千萬樹姹紫嫣紅的繁花早已成為人們心中的記憶,但人們賞花品花的潛意識卻一直不曾消減淡化。夏天花影難覓,你想到哪里去看你喜歡的花呢?夏日盛開的荷花獨占風情,如果池塘、小溪和湖淀里有荷花開放,誰不想去塘岸溪邊湖畔流連一番呢?
S中學校園里的荷花開了,它盛開著的樣子那么嫵媚動人,確實值得愛美的人去盡情品賞。這里的荷花的粉紅之色、清幽之香和婀娜之態跟別處的荷花沒有什么不同。但生長荷花的水塘及其周邊環境卻是別處難以找得到的;此處的荷花還能給眾多學子帶來心靈上的洗禮: S中學校園的荷花的獨特之美可能就體現在這些方面吧。
校園里的荷塘距離我住的樓房只有三四米遠,可以說,我與荷塘里的荷花朝夕相處,荷花就是我的鄰居,我就是荷花的知交。現在荷花開得正好,請你到S中學的校園里來看看荷花的豐姿,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S中學校園內有兩口池塘,12年的早春時候,新來不久的校長決定把北邊方向的那口池塘開辟為荷塘。于是,從春末到整個夏天,再到初秋季節,“清塘荷花”就成了校園里的一個特別景點。“清塘荷花”與其他景點為整個校園增添了無限魅力,我們的學校成了園林式單位也就名副其實了。
通過改造,原來隔開兩口池塘的甬道不見了,兩口塘中間被一堵水泥筑成的矮墻隔開,塘里水滿的時候,兩口塘就連成一個整體。
在隔離兩口塘的矮墻上方,已建起了一座風雨廊橋,在廊橋的兩端各建了一座亭子。校內有水塘,塘里荷花吐蕊;塘上廊橋的頂部蓋有琉璃碧瓦,亭柱涂染紅漆,廊橋兩邊建有彩繪欄桿,欄桿內側固定著長條木椅。整個廊橋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除了欄桿長椅和琉璃碧瓦,構建整個廊橋的材料都是鋼筋水泥,這風雨廊橋可謂堅實牢固。塘中荷葉荷花相襯,自然之美與廊橋景觀之美相得益彰,這種設計可謂巧妙無比。設計者獨具匠心,確實讓人稱奇。
荷莖荷葉在春末就開始萌發了,等到荷葉露出水面,你可知水中的蓮藕蓄了多大的勁?荷葉露出水面,荷花競相綻放,它們就是在赴一場夏天的約會,就是在向眾人盡情展現它們的獨特之美。
荷塘雖然不大,但小小荷塘絕對是一個和諧世界。驚蟄之后荷塘里此起彼伏的蛙聲早就為出水的荷葉和將要盛開的荷花奏響了序曲。春末夏初,水里的小魚不時游來游去,偶爾會親吻一下荷莖和貼著水面的荷葉。水里有種很小很小的特殊蟲子在荷葉下的水面漂來浮去,它們的輕微動作激起一圈一圈的小小漣漪。如果你不是特別仔細,你的雙眼根本就難以覺察到細小波紋的變化。
不管你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候來看荷花,你都可以看到有蜻蜓在荷葉上方不到一米的地方飛來飛去,它們偶爾也會在它們喜歡的荷葉或荷花上停留一會兒,然后又迅速飛離。它們如此迷戀田田舒展的荷葉,難道它們也有愛美之心?其實,飛舞著的蜻蜓確實點綴著荷塘里高低錯落的荷葉和正在綻放著的嬌艷荷花。如果在黃昏時候,從遠處鳥洲飛來的幾只白鷺到塘岸邊來溜達,那么整個荷塘呈現出來的立體和諧之美就更是無與倫比了。
暑熱難耐的長夏時節,你到這里來避暑品荷,那絕對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在早晨來到這里,你靜立在明凈的晨光里,可以看到鋪展在水面的荷葉上滾動著的露珠。反射著陽光的露珠就如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珍珠。
在風的作用下,荷葉突然斜傾,水珠滾落下來,你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去。塘中大半的荷葉荷花沐浴著朝陽,一小半的荷葉荷花處于陰影之中,這光影給荷葉荷花造成不同的視覺效果,讓你產生時空錯置的感覺。
你如果是在黃昏時候來到這里,那清涼晚風就會讓你產生無比美妙的別樣感覺。有風從南方吹來,風里裹著稻香,你會覺得腳下的這片熱土從來不會虧欠辛勤的勞作者。風里流溢著清新的荷香,你會不由自主地做一個深呼吸的動作,這時你自然倍覺心曠神怡。
你如果是在雨天來到這里,那你就可以在塘上的風雨長廊里憑欄賞雨中之荷了。風驟起,荷葉散亂,荷花搖晃,你會感覺荷塘一時全沒了秩序。大雨灑下,萬千雨點打在荷葉上,錚錚作響,猶如琴弦上彈奏出的繁密清音,它是那么悅耳動人,你會覺得你就是在欣賞一場高品質的音樂演奏。
《虞美人·聽雨》寫出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在不同地方獨自聽雨的復雜感受。我覺得,雨中觀荷更有風味,它會讓你想起人生的種種境遇:風雨未起時,人人都可像那荷葉荷花一樣泰然自若;風雨驟然而來時,你是否依然那么淡定,并能做好迎擊風雨的充分準備?
人生風雨不知起于何時,也不知止于何時,你能否熬得過風雨,能否能苦中作樂,這全仗你的韌性和耐性了。在狂風暴雨之中,地面的花草樹木往往經不起摧折而倒下,但是,水中的荷葉荷花等到風雨過后依然完好無損,這不是得益于荷之韌性嗎?人們喜歡荷葉荷花的純潔芳香,但它的韌性耐性不也值得我們贊美嗎?
“江南可采蓮,荷葉何田田。”湖水中的蓮葉荷花無疑有種難以言說的美,其實點綴蓮葉荷花的動人之景更是那采蓮的艷麗少女。江南的采蓮盛況是令人向往的,可惜我們一般人沒有那樣的眼福,所以,我特別喜愛身邊的小池中的綠荷紅花,因為這夏天里的綠荷紅花能給我帶來絲絲沁人的綠意,這天天能欣賞到的美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生氣,這樣的身邊之美我們怎么會漠視呢?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西湖蓮花有種特殊的美。廣闊水域中的映日荷花帶給人無限的想象,那種美確實不是小家碧玉的含蓄之美,而是浪漫舞女呈現出來的恣肆舒張之美。小塘中的荷花美在沉靜內斂,它無需張揚而個性十足,她就是你一見鐘情的曼妙女郎,你一旦見過,她就將你的心靈全部占據,讓你日夜思之念之而欲罷不能。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校園的荷花開了,它開在愛美者的心中,它更開在多情的少男少女們的心上。蓮花純潔清新,它開在水中,就是不讓那些可能褻瀆感情的人靠近它。假如你想摘一朵紅蓮送給你喜歡的人,我勸你最好還是換一種方式。假如水中的蓮花美景被你破壞了,我說你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你的愛就難免有點殘酷。
你如果真的喜歡某個人,你可以在荷花盛開的季節,和TA在塘岸照一張以綠荷紅花為背景的照片,這樣,你們的純潔感情就可比擬蓮花了。可是求學中的少男少女是不可大膽向異性示愛的,但你們可把純潔的感情珍藏在心中。等到有一天你們舊地重游,看到滿塘盛開的美麗荷花,你們想到你們曾經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感情化作了強大的求學動力,那么,你們此時的心情就無比美好了。“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歷史上有名的樓臺亭榭往往有文人雅士的故事佳話流傳。自古以來文士登樓必賦詩言志,臨流必屬文抒懷,因為江山勝境和風物奇景在他們的眼里就是他們創作優美詩畫的絕佳素材。你的眼里什么才是勝境和奇景,這取決于你的美學修養和你的審美價值觀。在S中學,我們天天能看到身邊的綠荷紅花,能看到校園中的修竹掩映,能看到頭頂的藍天白云,這就是我們心中向往的勝境美景。在這樣的世界中,你愿意做什么,你喜歡做什么,這顯示著你的品性愛好。
夏天的早晨,微風輕拂,學子們在風雨廊橋上捧書誦讀,看到高天上有鳥兒飛過,看到悠悠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水中,看到綠荷紅花在清風中搖曳,自然就會陶醉在這詩情畫意的世界之中。此時,他們心中也許會涌起“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也許會有“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的逸思遐想。
青年是人生的奇花,年輕的學子在這樣的菁菁校園求學,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他們人生的長廊畫卷應該有無限的醉美風景,他們的未來人生更有令人無限向往的詩意遠方。
學校放暑假了,學生都云散四方,校園里一下子變得格外空曠安靜起來。三五明月之夜,或在既望之夕,我帶上家里最好的酒,帶上從外面買來的幾樣下酒好菜,約上幾個同仁好友,一起到橫跨校園荷塘的廊橋去酣飲暢談一番,來度過這長夏季節月明風清的良夜時光。
在荷香里,在微風中,我們舉杯邀月,無所不談。我們談時事政治,談民生疾苦。我們更談教育專業話題。我們幾個語文老師把歷史上的那些文人的事兒反反復復地說來談去。
陶淵明的隱逸情懷離我們太遠,但他確實令我們敬仰;李太白為何才華卓犖而又那么傲岸不屈?周敦頤的《愛蓮說》為何字字傳神,句句蘊理?東坡先生為何命途坎坷多舛而又那么曠達樂觀?為何自古清風明月長入懷,松菊梅蘭常入詩?為何窮苦文士筆下多佳構,而達官顯貴文中多諛辭?我們時而大笑,時而爭執,時而勸酒,時而行令,不一而足。
此時,月影漸移,校園里除了蟲鳴,就剩下滿池塘的綠荷紅蓮和不遠處的翠竹與我們為伴了。我們自然會想起李白春夜宴從弟于桃李園,也會想到蘇軾的承天寺夜游和他的赤壁泛舟,更會想起張岱的散文名篇《西湖七月半》及朱自清筆下的秦淮河的萬千風情。“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我想,文人雅士不飲酒不賞花,又怎么能寫出風雅高格的詩賦文辭呢?
夜深了,我們唯恐高聲談笑會影響塘中蓮葉荷花在皎潔月光和朦朧水霧中的沐浴,于是只好早點結束我們的歡聚酣飲。蘇軾在江面上可以“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我們只能回家于醉意中酣眠,做一回今生難忘的好夢了——人生能于良辰美景中多與良友相聚,并能傾談人間萬象,豈不快哉?良夜與好友聚于荷塘上的風雨廊橋,并能盡興暢飲高談,這樣的事永遠都不會有乏味的時候。我想人生如果沒有幾回這樣的光景,那又怎么能叫無悔今生呢?
遠方的朋友,眼下正是瓜熟稻香荷花盛開的時候,春海棠的花影早已消失,秋菊纖蕊綻放的時間還離得很遠,寒冬俏梅吐艷更是遙遙無期。如果此時你想一睹荷花仙子的浪漫風情,請你乘著夏日的晨風,偕同幾個摯友來S中學吧。我在這里的荷塘廊橋上等你,更期待與你在月光下一起品酒看荷花,我們不醉不散,直到“月朦朧鳥朦朧花朦朧”的夏夜不知不覺在我們的笑談醉意中漸漸過去。
蓮葉荷花帶給我們無限的詩情畫意,這樣的綠荷紅花美麗了我們的人生四季。看著一朵一朵的荷花在我們日日繞過的荷塘里盛開,我們的心頭滿是清新愉怡。蓮葉荷花,有你真好,在這酷熱的夏天,我就這樣天天與你見面,你該不會反對吧。
附:
1.作者單位:衡南縣第三中學;
2.聯系電話:18974769810, QQ:2505610528
3.
3.作者簡介:何濟民,網名天涯望海樓主人,筆名端木、云水鶴,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中國散文網創作會員;作品散見于報刊網絡;喜歡以特別視角觀察生活,喜歡在文字中穿行,喜歡以文字紀錄生活。生活即人生,人生需要真善美,文學藝術可以讓人無限接近真善美的極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