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定期進行體檢,目的就是為了確保身體健康無虞,早期發現潛在的病變!但是,普通常規體檢,其實很難發現體內潛在的病變。臨床上肛檢是醫生檢查患者腸道、直腸的一種指診方式。以上信息來自足夠網,肛檢社區有更多廣大網友創作的相關文章和專業知識、還有免費試用、積分商城等福利,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社交電商網站,本人強烈推薦,創作者可以在這個平臺發表文章獲得收益,電商賣家可以在這個平臺推廣品牌和商品。
因為癌細胞在人體內發展過程就是:悄悄潛伏-慢慢長大-形成癌腫-浸潤和轉移。
絕大部分癌癥在早期,并不會對常規體檢的生理指標造成影響。有時出現在腸道內的癌變,早期可能僅僅就是黏膜改變,如果寄希望與普通體檢確診,顯然并不是一件現實的事兒!
針對腸癌的篩查辦法有很多,比如“肛檢”就是其中一種,在臨床上它也被稱為:直腸指診!
它是目前發現肛周疾病最常用的辦法,直腸癌同樣也可從通過肛門指檢發現,根據數據調查表明,臨床上有近80%左右的直腸癌患者,都是通過該辦法發現并確診的。同時,肛門指檢還有便于臨床確診息肉、痔瘡、前列腺疾病等多個問題。
不過,畢竟是自己的隱私部位,在聽到“肛檢”時,大家難免會心生顧慮,并排斥這種檢查。但是,對于以下四類人群而言,定期進行肛檢很有必要:
1、40歲以上:癌癥雖然逐漸呈現出了年輕化,但大部分患癌者仍然以中老年人為主,特別是腸癌患者,中老年人更是常見。
因為越是到了中老年,腸胃功能、免疫力就會變得越差,再加上不健康飲食、便秘的影響,患腸癌幾率也會有所提升。
而相對腸鏡來說,直腸指檢更加簡便、經濟,是中老年人篩查肛腸健康的有效方式,所以應將肛檢列入常規檢查項目;
2、家族史:其實有很多癌癥類型都表現出了其家族聚集傾向,腸癌就是其中一種。一級親屬中有人出現了直腸癌,自己患癌的幾率也比他人高出了2~3倍。
這與先天遺傳基因、遺傳性疾病(腺瘤息肉)、飲食和共同的生活環境等因素有關。所以,只要是有家族史的人,無論自己是否有不適癥狀,都需定期進行腸道健康檢查;
3、有過息肉史:在眾多直腸癌患者中,有2/3都與腸道息肉有關,特別是腺瘤性息肉癌變率較高。
而且,這種息肉有一定遺傳性、復發傾向,只要是有腺瘤家族史、切除過息肉的患者,都需定期進行檢查,以免出現息肉、復發而不自知;
4、有癥狀者:出現腸道疾病癥狀的人群,無論是否患上了腸癌,都應當及時就醫進行檢查。比如近期有便秘、便血、大便習慣改變等人群,都是腸道生病的信號。
與這類癥狀相關的腸道疾病也有很多,這包括了肛周膿腫、痔瘡、肛裂、腸癌等!
在進行肛檢的過程中,即便是發現了腸道的異物,也不能直接判斷為癌癥,醫生通常都會建議患者進行下一步篩查,這包括了腸鏡、病理活檢等。只有通過這些檢查之后,才能確定腫物的性質,并及時針對疾病進行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