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小兒夢囈是指小兒在睡眠中,出現頻繁的說夢話,常伴哭鬧、煩躁不安的一種病證。
現代醫學認為,形成小兒夢囈的原因除與癇證等神經系統疾病有關外,如果白天過度疲勞,暴飲暴食,受到語言、行動等恐嚇,均可發生本病。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于脾胃不和、心經有熱、暴受驚恐等因素導致心神紊亂,不能守舍而出現夢吃現象。常見癥狀是患兒在睡眠中頻繁的出現說夢話,不得安睡,少則數日,多則經月,而且白天喜笑如常,患兒常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 按摩方法一按摩方法二生活調理 按摩方法一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位,家長將雙手全掌搓熱后置于腹部,以臍為中心,交替揉摩2~5分鐘。 (2)以指按摩神門、足三里、三陰交穴各1~3分鐘。 (3)患兒俯臥位,家長以全掌橫擦患兒肩背部,以透熱為度。 (4)以指按揉心俞、厥陰俞、脾俞、腎俞穴。各30秒至1分鐘。2.隨證加減 (1)脾胃不和型:癥見小兒睡眠中說夢話,煩躁不安,常伴腹部脹滿,食欲不振,時有惡心,大便稀薄,舌質淡,苔膩。常用手法加①患兒仰臥,家長雙手分開,兩拇指合按中脘穴處,然后稍用力向中、下腹部平推5~10遍。②清補脾經各100次,揉板門200次。③掐四縫5~10次。④捏脊3~5遍。 (2)心經有熱型:癥見小兒夜間說夢話,驚叫煩躁,有時啼哭,伴面紅目赤,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常用手法加①清心經300次,清小腸100次。②清大腸100次,退六腑100次。③推擦涌泉穴300次。④下推七節骨100次。 (3)暴受驚恐型:小兒夢囈,見于受驚恐之后,睡中驚惕易醒,緊偎母親懷抱,舌質淡紅,苔薄自。常用手法加①清心經100次,清肝經100次,清肺經100次。②揉總筋100次。③以掌橫擦肩、背、腰骶部,以透熱為度。top按摩方法二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家長位其頭前,以雙手拇指,自印堂穴開始向上推抹至發際,反復操作10~15次,然后,點揉百會穴1分鐘。 (2)以雙手拇指自額中,向兩側分抹至太陽穴10~15次,再點揉太陽穴1分鐘。 (3)患兒坐位或仰臥,家長以五指微屈,以指腹著力,從患兒前頭頂開始依次拿揉至后頭頂,反復操作2~5分鐘。 (4)患兒仰臥,家長以掌心對準臍中,然后,使用腹部震顫法1分鐘。 (5)按揉內關、神門、三陰交穴各1分鐘。 (6)患兒俯臥,家長以掌根,自上向下輕揉脊柱兩側部位的肌肉組織,時間為1~3分鐘,然后再按揉雙側小腿肚各30秒。 生活調理 (1)按摩可以使小兒的情緒平穩,改善睡眠情況。 (2)家長要采取正確的教養方法,不要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用語言、行動去恐嚇孩子。 (3)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少吃辛辣厚味的食物。 (4)如果按摩1星期仍不見效時,應到醫院請醫生診治。 摘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