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心氣虛是氣虛體質中常見的一種體質,那么中醫治療心氣虛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不如一起來了解。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中醫治療心氣虛的方法
1、宅中湯加減:炙黃芪15克、炙黨參12克、朱茯神10克、遠志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丹參6克、柏子仁10克、酸棗仁10克、炙甘草6克。本方適用于心氣虛,無寒、熱象癥狀者。
2、養心湯加減:炙黨參12克、炙黃芪10克、柏子仁10克、酸棗仁10克、朱茯神10克、當歸10克、白芍10 克、百合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本方適用于心氣虛偏陽虛癥狀者。
3、炙甘草湯加減:炙甘草12克、炙黨參10克、生地黃15克、阿膠珠10克、朱麥冬10克、大麻仁10克、百合10克、廣木香6克、生姜6克、大棗5枚。本方適用于心氣虛偏陰虛而兼見脈結代,或促者。
以上方藥,濃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劑,溫服,每日3次。
治療心氣虛吃什么中藥
1、人參
味甘、微苦,性微溫,能大補元氣,安神保健。它有補益強身的作用,可抗衰老,適用于久病體虛、氣短虛脫、神經衰弱等癥狀。
2、黃芪
為豆科植物的干燥根,以肉黃白,質堅而為易折斷,粉多,味甜,無黑心及空心者為佳。黃芪性微溫,味甘,能補氣升陽,益氣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適用于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等氣虛之癥。
3、西洋參
味甘,微苦,能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用于肺虛勞嗽、久嗽、哮喘、咯血等癥狀。西洋參又叫花旗參,主要產于美國和加拿大,藥用其根,是貴重的清補保健藥材。
4、黨參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常用語氣虛不足的倦怠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萎。
5、白術
是菊根多年草本植物白術的根莖,是健脾益氣的主要藥物。其性溫,味甘、苦,能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文中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款中醫治療心氣虛的方法,但是治療心氣虛還需要配合日常生活中的護理,心氣虛的朋友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運動,比如瑜伽、慢跑等等,這樣可以更好的調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