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說
深圳小一學位申請馬上開始了,最近有很多人跟師說君打聽學校,到底哪個好?怎么好?其實這個問題,師說君覺得深圳的學校都挺不錯的,硬是要說的話,能想到的好學校名單還不少。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倒也不是說建議擇校,只是從一個觀察者的身份來跟大家談談,我們是怎樣定義一所好學校的。
由于學校數量較多,所以決定分期推出。今天,就先和大家嘮一嘮 福田區(排名不分先后)。
01
福強小學
福強小學應該算是福田區的傳統名校了,創辦于2002年,至今有17年的歷史。
要說福強最大的特色,師說君覺得應該是英語。學校一開始就非常重視國際教育,外教質量高,還有國際交流項目。另外學校的英語科組也特別牛,其帶頭人是學校副校長冉華。這些年他們做的影視英語教育非常棒,去年還研發了英語電影教學APP以及配套教材。
另外,學校比較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這與校長柯堅林的理念有關。柯堅林以前是下沙小學的校長,也是一名課程專家。近幾年他為福強小學打造了閱讀、體育、藝術等方面鮮明的特色。另一個,則是創客教育。學校專門新建一個創客中心,引進樂高、木工等課程,師說君實地看過,很受學生歡迎。
福強的生源,主要來自益田村。而益田村是公務員、教師聚集的地方。所以福強作為片區內的龍頭學校,生源一向很好。但這反過來也是學校的壓力。據說這些年學校考上深外的學生不少,相信背后也要付出很大努力。網友們普遍對福強評價很高,認為這里的老師負責任、抓得緊,家校關系也非常好。同時也有人指出這里學業不輕松,作業也不少。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福強小學校園很小,以前沒有足夠的運動場地。今年學校二期改造工程即將啟動,改造完校園空間將擴大一倍左右,各種高大上的功能室、運動場應有盡有。相信對孩子們的吸引力會更大。
坊間評價:
福強小學的老師負責任、抓得緊,從小一開始,作業就不會少。老師、校長和家長的關系非常好。
02
福田區教科院附小
教科院附小的前世今生,可謂冰火兩重天。以前叫竹林小學的時候,破破爛爛,生源流失,教師年齡偏大,是一所典型的城中村學校。
2016年開始,得益于福田區的城中村學校改造,竹林小學迎來了重大的歷史轉折。這些學校現在到底怎么樣?我們可以從幾個“變”來說。
首先自然是名稱變了,從竹林小學變成了福田區教科院附屬小學。現在福田區教科院就在這學校里辦公。兩個單位其實都還是獨立法人,并不是直接上下屬關系,但有了教科院的貼身指導,學校的教科研水平飆升,那是一點都不夸張。
而且,現任校長姚曉英,本來就是課程專家,她曾當過福田區教研中心副主任。執掌教科院附小后,她把“課程建設”作為突破口,打造全新的課程體系。在師說君看來,這是這所改造后學校最大的亮點。課程豐富、活動多,學生各方面的特長蹭蹭蹭提升,這是好多家長親口告訴我們的。
除此之外就是教師的更新換代了。其實一所學校的改造,最難改的還是人。換個校長容易,但要更新整個教師隊伍,不容易。姚曉英是一個非常受學生、家長歡迎的校長,也是一位非常有管理能力的強人。現在附小的教師,既有從外部引進的名師骨干,有竹林小學留下來的老教師,也有新招聘的優秀青年教師,結構上更加合理了。
最后值得一說的,就是學校的環境了。雖然學校沒有推倒重建,但改造后的校園也是煥然一新。校園改造走的是傳統文化風,連廊、木閣、涼亭,再加上隨處可見的綠樹紅花、閱讀角,真的讓人賞心悅目。
學校改造后,硬件設施升級不少。有家長認為學校很漂亮,是心目中的最美校園。學校的課程豐富多元,包括有尤克里里樂器的學習、油畫、主持、小語種等課程。孩子在學校就讀后,學科素養全面提升,學校也會給予很多活動的參與機會,大大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坊間評價:
1、學校改造后,硬件設施升級不少。有家長認為學校很漂亮,是心目中的最美校園。
2、學校的課程豐富多元,包括有烏克麗麗樂器的學習、油畫、主持、小語種等課程。
3、孩子在學校就讀后,學科素養全面提升,學校也會給予很多活動的參與機會,大大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03
紅嶺實驗小學
紅嶺實驗小學?可能很多家長會說:沒聽說過呀。不怪家長,因為這是一所新學校,今年9月才開學。但即便是還沒開學的新學校,師說君也要跟大家隆重推薦!
由于種種原因,師說君在學校籌辦、建設時期,就多次接觸過這所學校的設計方和管理方,總的預感是:這會是一所不錯的學校!紅嶺實驗小學的管理方,就是鼎鼎大名的紅嶺中學(集團),這也是紅嶺(集團)旗下第一所小學,所以出生就含著金鑰匙,起點不低。而他的建設方是萬科,設計方在國內外拿過很多大獎。紅嶺實驗小學校園面積雖然不大,但是空間設計非常有前瞻性,有超乎想象的活動空間,還有恒溫游泳池、屋頂農場、小劇場等,教室是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合班上課或單獨上課……總之,有機會去學校看的家長,相信都會有驚喜。
師說君看過很多學校,有一個觀點是,好的校園設計,對提高辦學質量絕對有非常大的作用。可以想象:好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審美教育,另外,有更加齊全和靈活的設備設施,才可以提供更多元、更適應未來的教育。紅嶺實驗小學的師資也不容小覷,有優秀應屆畢業生,還有不少骨干教師。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該校所處的位置,居住人群素質也較高,這也是生源質量的保證。
坊間評價:
“紅嶺”品牌,顏值高,師資強,設計超前,生源質量高。
04
荔園外國語小學
荔園外國語小學(下簡稱荔外)目前有東西兩個校區,東校位于紅荔路和香梅路交匯處的水榭花都小區一角;西校區位于農園路70號,翠海花園和香域中央花園中間。荔外由荔園小學創辦于2004年,所以很多老師也都來自荔園小學。2010年,荔外從一個校區分為東、西兩個校區。
2012年,荔外正式從荔園小學獨立,當時福田區面向全國海選校長,曾被教育部評為赴港交流“優秀指導教師”的柳中平出任校長。柳中平校長是數學特級教師,他曾任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小學副校長;2009-2011年,受國家教育部委派,前往香港教育局擔任教育交流工作。2017年,柳中平被推選成為省級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
校長對一所學校的影響巨大,柳中平校長提倡“自然生長”的教育,秉承“把教育做到孩子心里去”,讓孩子們在童年的時光里“自由健康地呼吸,快樂創意地思考”。
荔園外國語小學對英語非常重視,基本上每周有5、6節英語課,使用的英語教材有香港出版的牛津New Magic,以及上海牛津教材。
學校的師資力量也很強。前段時間名師說曾報道的一份火遍朋友圈的寒假作業,受到學生家長和教育界人士的熱捧,其作者正是來自荔外的蔡兆光老師。
2019年,福田區計劃籌建荔園外國語小學教育集團,發揮名校優勢,實現“名校辦新校”“強校扶弱校”,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今年計劃將天健天驕小區配套建設學校交由荔園外國語小學承辦,實現“名校辦新校”;與之一路之隔的獅嶺小學也將交由荔園外國語小學承辦,實現“強校扶弱校”。考慮到這兩個校區相對距離非常近,因此,二者將統一招生,不再單獨劃分招生地段。
剛才說到獅嶺小學,師說君就多說一句,福田區商報路景田北有一片80年代修建的老房子,這里住的是當年的拓荒牛工程兵。老房子中間,“藏”著一所有著34年歷史的老學校——福田區獅嶺小學。獅嶺小學原為市政公司1984年創辦的子弟學校,2005年,通過廣東省一級學校評估。
獅嶺小學現任校長曾東升原是園嶺外國語小學的副校長,教育碩士,小學英語高級教師。是一個外語教學專家,在福田教科院主辦的全國小學英語課堂展示會上,他的英語戲劇課堂充滿激情,極富感染力,贏得現場嘉賓的一致好評。未來獅嶺小學的發展,曾東升校長早已繪就好藍圖。未來3-5年,獅嶺小學不一定能成為名校,但一定是讓老百姓認可的學校。
坊間評價:
家長爆料,荔外的老師非常認真負責。舉個例子,孩子的作業如有錯誤,老師會要求其回家訂正,同時還會對訂正后的作業再次批改。荔外注重培養孩子自身的責任擔當。另外,學校對孩子的飲食安全控制比較嚴格,如果家長中途到學校給孩子送水、藥啊之類的,必須要知會班主任,通知孩子自己下來當面交接,其他人不準代轉。
05
園嶺外國語小學
深圳市福田區園嶺外國語小學原名“福田區園西小學”,創辦于1987年;2002年與園嶺小學、園東小學三校合并,命名為“園嶺小學一分部”;2012年秋,學校分開獨立辦學,更名為“福田區園嶺外國語小學”。同年8月,校長蔡祖泉也通過福田區面向全國校長的公選,被正式調入該校任校長、黨支部書記。
作為從“園嶺小學”三部中分開獨立出來的園嶺外國語小學,有哪些獨特之處?蔡校長來后,發生哪些變化?園嶺外國語小學先是重新定位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育人目標和辦學特色。學校開展“適合教育”實踐研究,提出“提供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讓每個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辦學理念,向著適合教育的方向且行且思,提供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外國語”的優勢也得到進一步強化。學校不僅開設有英語、西班牙語、法語、俄語、韓語、日語等六種語言,還把“國際范兒”融入了學校諸多細節中。學校根據學生的認知、興趣特點和外語學校特色,對整個校園環境文化重新進行了設計建設,把教育細節融入了學生生活的點滴。
校園文化建設、自主課堂構建、博愛教育探索、國學外語并重、心理健康教育等,都是園嶺外國語的特色品牌,學生博雅管樂團、舞蹈團、合唱團、京劇社、文學社、籃球隊和乒乓球隊等參加各級組織的比賽成績斐然。比如學生博雅管樂團參加全市、全區管樂比賽多次榮獲金獎,學生籃球隊、乒乓球隊在全區、全市比賽中多次榮獲冠軍。
坊間評價:
1、學校是對學生的學習抓的很緊,學校堅持素質教育,不盲目追求升學率和成績,很注重孩子的綜合能力的培養。
2、總體滿意,師資很強,學校管理比較到位,作業不多,課外活動增加了很多,這點尤其好。
06
園嶺小學
大名鼎鼎的園嶺小學和“梅”特別有緣,兩任校長都姓“梅”,果真是園嶺有“梅”撲鼻香。建于1984年的園嶺小學,不僅地址位置優越,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也是非常不錯。一直都是很受家長們喜歡的一所小學!
園嶺小學分分合合了好幾個來回:200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的(老梅校長)梅仕華出任園嶺小學校長。2002年,園嶺小學同原園西、園東小學三校合并,組建大的園嶺小學;2012年,為更好地打造學校三部的特色,以利各部更加自主地發展,園嶺小學一分部、二分部分家成為獨立的學校,也即現在的園嶺外國語小學和園嶺實驗小學。2016年,(小梅校長)梅燕岐接過接力棒,成為園嶺小學的新掌門。
梅燕岐非常有親和力,深受家長和學生的喜愛,她是從園嶺成長起來的,因此她也是最懂園嶺的人。她和家長溝通時,常常以“三句話”闡述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追求目標,以及家校合力育人的重要性:
第一句話:“為每個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園嶺一貫秉承的辦學理念。
第二句話:“努力讓學校成為廣大師生留念興奮地地方”是園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
第三句話:“家校配合、協力育人”是園嶺長期堅持的基本經驗。
其中,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兩件事,也得到了家長的重視。第一件事是要記住六個字:等待、詢問、鼓勵。第二件事是要做好三件重要的事情:興趣、習慣、性格。
園嶺小學最具特色的三張名片:兒童版畫、少年足球與智能機器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學校率先在深圳市開展校園兒童版畫教學活動,發展至今已聲譽國內外,更是代表深圳成為大型盛會如第三屆文博會、第26屆大運會上贈送海內外嘉賓的指定禮品。
園嶺小學還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深圳市足球傳統項目學校,福田區足球訓練基地。校足球隊早已揚名世界,該球隊一路征程,從最早的福田區第8名踢到全國總冠軍,多次斬獲省、市、區級賽事佳績。2015年10月,代表中國到摩洛哥參加國際足聯批準認可的“達能少年世界杯”總決賽,或全球第20名。
此外,園嶺小學的課表中,最有特色的當屬“雙語科學”課程,簡稱“雙科”,也即是用中英雙語來上科學課,這在深圳的學校中是不多見的。學校還創造了多個深圳之最:最早大面積推廣集中識字教學,最早將計算機應用于課堂教學,最早在語文課上應用多媒體,最早開展語文自學輔導實驗等;多次獲得全國多項課題實驗先進單位等百余項集體獎。
坊間評價:
1、對家長會進行一些針對小一學童的教育指導(班級家長會兩次,小一全級家長會兩次)。
2、學校管理規范、教學嚴謹,教師隊伍素質高。老師比較注重學生人格方面的培養教育。跟家長溝通體現一定的素質,只要是涉及到班級的老師會及時處理。
3、作業相對比較輕松,學校開設了各種各樣的校本課程和社團活動,從篆刻到小號,從書法到足球,孩子們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4、學校不唯成績論,而是盡可能地為孩子們提供舞臺和機會。
5、因為是傳統的公辦學校,比較“守規矩”。就拿英語來說,很多學校會給學生加教材,但園嶺小學就是規規矩矩用人教版教材,不額外增加教學內容,家長略感焦慮。
07
荔園小學
要問荔園小學的“標簽”是什么,相信很多人會說“作業多”。這些年來,大量的帖子、報道把這兩者結合在了一起。但坦率地說,作業多少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即便同一個班級里的兩個家長,也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荔園學生的學業成績居全區乃至全市前列,在深外初中部招生改革前,每年都有大量學生通過考試進入深外,其競爭壓力可想而知。要說很輕松,那是自欺欺人。
2016年,“荔園學生家長哭訴作業多”一事被媒體曝光后,曾將荔園推到風口浪尖。當時,學校校長黎新風就表態,學校在為學生“減負”方面已經做了很多,“要求老師只準訂一本練習冊、作業要結合情況挑題布置、定時進行家長問卷、學生問卷調查作業量等。”黎新風本人也頗受學生歡迎,他在校內專門為學生開設一個“校長伯伯講故事”專欄,圈粉無數。
話說回來,荔園小學新時期也面臨發展的壓力。一個是學校集團化發展,考驗總部的輻射能力。一個是隨著城市重心西移,尤其是福田教育均衡發展,西部的學校也在崛起,荔園這樣的傳統名校也面臨競爭壓力。最后一個則是初中招生制度改革,未來的大方向還是均衡化,荔園作為名校生源大戶的優勢會逐漸減弱。
坊間評價:
荔園小學經常上新聞,論考試能力無疑是第一。這所學校生源也不錯,師資很好,升學率很高。不過,學校的好在都比較優秀,所以學習壓力、競爭的壓力也比較大。
荔園的理念很好,提倡快樂教育。校長對老師的把關非常嚴,而老師也普遍很有愛心和負責任。
08
明德實驗學校
明德實驗學校有兩個校區,位于香蜜湖的總部和碧海校區。學校聲名在外,每年都有很多人向師說君打聽其學位情況。趨之若鶩者眾,一方面是被其改革創新理念所吸引,一方面也是輿論使然。
但要客觀、全面評價這所改革創新學校,也很為難,因為各方反饋差異實在太大。比如教育系統內,曾有人質疑明德的考試成績與其生源的水平不匹配,有點“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意思。
但師說君還是要說:這是一所優質學校!這些年來,明德確實在課程改革方面下了大力氣,紅樹林課程的開發就是一大亮點。眾所周知,以一校之力開發全新的課程體系極為困難,落實過程也充滿挑戰。尤其是全新的課程、教材與現有考試制度之間不可避免的錯位等,都是改革的“攔路虎”。
但我們可以看到,近兩年,明德在不斷推進教育改革創新的同時,也非常重視學生發展。目前使用的教材仍以國家通用版為主。此外,學校在閱讀、英語等方面下大力氣。據說明德小學部學生的統考成績,在福田區已躋身前列。
靈動自由的辦學風氣以及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也是明德吸引人的地方。明德總部位置非常好,校園寬敞大氣,還有小小的動物園和植物園,頗受學生、家長歡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明德的老師(尤其碧海校區)非常年輕、有活力,而且特別有上進心和責任感。因為明德由福田區政府和騰訊合作辦學,教師招聘可以不拘一格,這些年聚集了一大批有教育理想和情懷的優秀教師。好老師+小班化教學,這是整個深圳市內絕大多數學校不具備的優勢。
坊間評價:
明德在外面的名聲很響,但內部其實是很安靜的。校長、老師都很敬業,非常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除了英語、閱讀、體育藝術這些,還很重視學生的財商、視野以及習慣養成等等。相信明德出來的孩子發展后勁會更足。
09
僑香外國語學校
僑香外國語學校創辦于2005年9月,其前身為福田區外國語學校。2010年9月,福田外國語學校在原景田校區基礎上,新創辦僑香校區,校址位于福田區安托山九路6號。2014年7月僑香校區獨立辦學,學校更名為僑香外國語學校(下稱僑外)。
僑外現任校長王君健,是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原系坪山實驗學校校長。王君健校長是專家型校長,他曾榮獲全國中小學文化建設百佳優秀校長、第二屆全國中小學十大明星校長、全國專家型校長、全國科研型校長、湖北省名校長、湖北省中學物理優秀教研員、湖北省優秀教師、深圳市十佳校長等榮譽稱號。在國家核心期刊、教育類雜志發表各類學術論文幾十篇,主持十余項國家級、省市區級課題項目的研究。主持編印專著多部。
正是在王君健這位專家型校長的大力推進下,僑外以“創感教育”課程體系為引領,以培養走向世界的、完整而有創造力的現代人為目標,其特色課程以尊重學生差異、開發學生潛能、擇興趣所選、揚個性所長為目標,在對學生的發展需求、校內外課程資源進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提供讓學生自主選擇的多樣化課程,學校開設近百門課程。
坊間評價:
僑外因為靠近僑香村、萬科溫馨家園等社區,這些小區居民大多為公務員和教師,加之周邊其他高檔社區,生源較為純粹。僑外小一去年入學的最低分為71.1分,可見這所學校是很難進的。最近幾年,僑外的辦學水平持續上漲,所以水漲船高,大家都想入讀,結果導致現在的僑外班額大大超標,據了解,目前僑外小學部,每個班約有55人左右,堪稱壓力山大。
10
耀華實驗學校
深圳市耀華實驗學校創建于2004年,是一所12年一貫制民辦學校。
學校最大的亮點,一個是超常教育,一個是國際教育。耀華超常教育體系的構建者,就是當過中科大少年班20多年班主任的朱源,他曾任耀華副校長。耀華超常教育培養的“天才少年”,有曹原、王嘉樂、范紫藜等。還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的曹原,被《自然》雜志評為2018年度科學人物,曾轟動一時。當年師說君也曾采訪過王嘉樂、范紫藜等人。據說學校專門為他們仨開了一個班,用兩年時間學完初中、高中知識。
國際教育方面,耀華建立了從小學到高中12年一貫制的國際課程實驗體系,學生有很多機會到國內外游學。
總體來說,這是一所比較有實力的民辦學校。加上地處市中心區的地理優勢,學位也很緊張。據說學校在招生方面也把關很嚴,即便有人“打招呼”、推薦,但面試成績通不過也是沒用的。
坊間評價:
1、耀華的體制很完整,從幼兒園到高中部都有,基本可以直升;
2、從小學就配備宿舍,孩子們中午可以午休,晚上可以選擇住校;晚上可以選擇在學校上晚自習,作業都可以在學校完成,家長非常省心;
2、讀書還是挺辛苦的。單元考,月考。每月有游學。每考有排名。抓的緊,周六補課,有晚自習;
4、耀華到后面會分平行班和超常班,里面的孩子都比較注重上一些培訓課;
5、學校不錯,管理嚴格,孩子壓力也大~升學還是要考試的。
11
深外東海附屬小學
深圳外國語學校東海附屬小學,創辦于2000年,由深圳外國語學校獨立承辦。盡管是深外的附小,但它并不是一所公辦學校,而屬于國有民辦。因為帶有“血緣關系”,東海附屬小學小升初去深外初中部還是很有優勢的,光保送名額就已經比其他小學的錄取人數高很多了。
2000年,29歲的汪娛受深圳外國語學校委派,籌建創辦附小,一干就是19年。19年來,她帶領附小完成了從創立起步到實現騰飛的跨越,她始終堅持探索中西教育優勢結合,為孩子們打造了一所“快樂的魔法學校”;她個人曾獲“深圳市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等稱號,2015年,擔任深圳市政協委員。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讓孩子過豐富的校園生活,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是汪娛經常強調的一句話。于是,附小的傳統體育游戲,陶藝、空竹、圍棋等第二課堂興趣課,“小梵高油畫社”“彩虹英語劇社”“心悅文學社”等社團活動項目多,門類廣,形式活,趣味濃,共同奏響了快樂周二和周四的和諧樂章。學校每年定期舉辦的外語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異彩紛呈。
既然定位為外語學校,外語教學一直是附小的辦學特色。學校通過生動有趣的外語課堂,自主創新的英語戲劇校本課程和法語等多語種教學,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外語學習興趣。如今,附小學生每年都在深圳乃至全國的各類英語競賽中攬金奪銀。同時,學校積極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先后與加拿大、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和香港地區的友好學校進行交流學習,融合中西教育的優勢,形成現代化、開放式學校。
也因此,東海附屬小學也是出了名的難進,難進指數5顆星。以前是業主優先就近入學,但近幾年就算買了房,積分不夠也白搭,學校學位極其緊張。此前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細節:教職員工的孩子,校長汪娛還是盡量照顧入校,可唯獨不讓自己的孩子到學校讀書,一方面是怕老師們為難,在教育孩子方面畏手畏腳;另一方面也怕自己的孩子享受特殊照顧,對其他孩子不公平。
坊間評價:
1、東海附屬小學作為深圳外國語附屬小學,東海的娃小升初去深外初中部還是很有優勢的。
2、東海附屬小學英語非常強勢,和春蕾小學一樣是牛津版的教材,小學五年級英語平均水平其實已經到公立初中二年級的水平了。
3、學校非常重視全面教育,這不僅僅是口號,感覺上還是有落實在班級中的。值得一提的是在養成好習慣中,教家長的實際應用,覺得比理論,要更容易上手,更實用。比如說:每天堅持閱讀,發了一張閱讀表給家長,每天要讀,并簽名;堅持預習;堅持手指著書本讀。
12
石廈學校
石廈學校所在的片區學生很多,學校也很多,比如新洲小學、福強小學、益強小學、石廈小學,是家長最經常被拿來作比較的幾所學校。
客觀來說,位于石廈、益田一帶的學校各有各的優勢,這里毗鄰福田區委和福田區教育局,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很認可這幾所學校的。石廈學校是福田區第一所九年一貫制的省一級學校,她的辦學特色有三個:一是“以人為本”的管理,二是科技創新教育,三是體育藝術。老師也很不錯,全國、省、市級優秀骨干教師20人,高級教師43人,一級教師119人,研究生15人。
從中考成績來看,石廈學校進四大和八大的總人數福田區名列前茅,坊間有統計曾奪得福田區第一。
坊間評價:
整體的學風也很好,學生作業量適中,社會聲譽不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近幾年石廈片區學位緊張,福田區教育局發出預警,或將出現部分兒童被分流到較遠的公辦學校、民辦學校,甚至可能出現積分較低的非戶籍兒童無法安排入學的狀況。如果要申請這里的學位,家長務必提前做好安排。
13
蓮花小學
蓮花小學建于1993年,位于深圳福田中心,毗鄰蓮花山,位置相當好。早前,蓮花小學與一街之隔的天健小學都處于片區家長們的選擇和比較之中,而家長對兩所學校的特色也并不清晰。那么,蓮花小學到底有什么特色?
最大的特色,課程豐富必須算一個!2017年由福田區綜合素養實踐教育基地原主任王華斌接任校長,短短兩年多,這所學校盤活了眾多社會資源,著力打造“蓮花品牌學校”,一舉成為了片區內“最會玩兒”的學校。蓮花小學構建的 “蓮花新課程”譜系,包括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還有以蓮花山校本課程為核心的“四大課程群”:第一大課程群是結合教師學科特點和專業優勢開發的“校園課程群”;第二大課程群是借助蓮花山自然資源開發的“蓮花山課程群”;第三大課程群是與學校課程高度融合的“家長和社會資源課程群”;第四大課程群是以國際交流和理解為目的的國際課程群。
有靠近蓮花山的地利,蓮花山也變成了學生的課堂,認識植物、了解生長規律等等,過個馬路就搞定。蓮花小學還非常重視傳統文化,六年學生將經過超有儀式感的“開筆禮”、“成長禮”、“成童禮”。蓮花小學還是全市首家舉辦新生入泮禮古禮儀式的學校。
坊間評價:
地理位置優越,課程豐富有特色,辦學質量不錯,社會聲譽好。
作者:名師說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