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天色陰,空氣中飽沾著水分。小區里的植物流淌著綠意。我從窗下望,一株紅紅火火的榴花驀然映入眼簾,在湖畔高高低低的花草樹木中顯眼奪目。之前,我好像也沒見過它啊?!
連綿兩天的雨水澆灌之后,榴花也仿若梨花帶雨一般,因為是灼紅的花朵,依然那么驚艷,而不是冷艷。今年小區里的植物豐富起來,沿著人工湖折向南邊的水岸邊,各種果樹花草從春天開頭便一路你方唱罷我登場,裝點著每一天,每一段節氣。那時桃李芬芳,再則杜鵑紫粉,野草莓像一顆顆紅丸子散落在綠草中,還有憂傷藍調的婆婆納,各種白色的,黃色的小花。
開到荼蘼花事了,這時榴花便蓬蓬勃勃地開在身邊。石榴原產波斯(今伊朗)一帶,公元前二世紀時傳入我國。“何時安石國,萬里貢榴花。迢遞河源邊,因依漢使搓。”據晉·張華《博物志》載:“漢張騫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
石榴夏季開花,重瓣的多難結實,以觀花為主;單瓣的易結實,以觀果為主。萼革質,漿果近球形,秋季成熟。面對花果并麗,火紅可愛的石榴,文人雅士們詩情勃發,紛紛作詩賦詞,謳歌吟頌。
可惜庭中樹,移根逐漢臣。只為來時晚,開花不及春。
孔紹安《詠石榴》,石榴的出處本與開花的時令無關,可作者偏從石榴的來歷著筆,巧妙地把二者聯系起來,說是石榴追隨漢使到中原來,只因路途遙遠,時日漫長,所以沒有趕上春天。這樣一說,石榴何其多情,又多么令人惋惜。
韓愈《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榴花如火似霞,耀眼奪目。 “濃綠萬枝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就像這句所言。春去夏初,榴花火紅一片,氤氳著水氣的萬物披灑墨綠。自然從未黯然妥協,美好總是在點點滴滴中。也許過些時候,梔子花也將開放。春有桃李夭夭,夏有榴花荷香,秋有十里桂子,冬有蠟梅傲雪。在季節的輪回里,自然總給我們不斷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