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評論】張軍 || 非虛構寫作的深圳敘事
  關注 廣東詩人 ,尋找愜意詩生活!

本專輯刊頭書法為陳宜浩老師所題



     
張軍,筆名(網名):金呼哨,湖北省襄陽市人,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深圳市華文文學學會會長




非虛構寫作的深圳敘事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喜讀湯學漢由海南出版社即將出版的散文集《碧草》,因為書名很自然聯想到李叔同《送別》中的詩句,我讀到他的《赤龍湖畔笛聲揚》就是這種感受:他“站在赤龍湖五拱石橋上,極目遠眺,湖面碧水清澈、波光滟瀲,把藍天白云倒映在湖中,湖中的小島和連綿的小山相依在一起,島上的樹木郁郁蔥蔥,藍天、白云、小島、森林、碧水……匯成一幅'天水相連為一色’的秀美畫卷”。笛聲悠揚,“碧草”連天。
近兩年,各地出版的散文集頗多。中國文學最基礎的作者大都在散文領域,湯學漢就是其中一員。當下文學的場域越來越窄,詩歌和小說都成為小眾挑選作者的創作文體,只有散文態度可親,半露牙齒的笑容。湯學漢散文集《碧草》一書,讓人感覺是一部視野開闊、主題鮮明、題材廣泛、內容厚重的非虛構文本。《碧草》是他近兩年的新作,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訪史游記,共19篇;第二部分是采風攬勝,共24篇;第三部分是人物寫實,共16篇;第四部分是及物敘事,共41篇;第五部分是紀實抒情,共16篇。此文本的題材是非虛構寫作的深圳敘事,講述與深圳相關的故事,關注現實,展現了普世情懷,人間大愛,為民秉筆的主題意蘊。


(一)

一切以現實元素為背景的寫作行為,都稱之為非虛構文學(寫作)。如報告文學、紀實性文體、通訊、新聞特寫,包括調查類新聞、解析性報道、特稿、回憶錄等。通俗地說:是真實的敘事和故事。
早在2007年,《鐘山》雜志就開設了“非虛構文本”欄目。直到2010年2月,《人民文學》也擎起了“非虛構”的大旗,這一概念在國內引起作家、讀者的廣泛關注。
從事非虛構寫作有湯學漢這樣的作家,也有媒體與自媒體的作者。《人民文學》在2010年設立“非虛構”專欄后,很多作家、作者開展田野調查、深入基層、走進企業、為非虛構寫作搜集素材、積累經驗,記錄和描寫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湯學漢是企業家,也是這類作家中的一員。作為深圳文學現場的親歷者、觀察者、寫作者,他提煉出個人觀點、個體經驗、人文情感,作為在場者和行動者,文本中沒有虛空高蹈的架空現象,呈現的是“接地氣”的日常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
用非虛構寫作理念解析湯學漢散文集《碧草》文本,我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分析湯學漢非虛構寫作題材;其次解讀湯學漢進行田野調查取得的寫作成果;再次是欣賞湯學漢善于講述深圳創業故事;最后總結梳理湯學漢散文集《碧草》一書的非虛構寫作經驗。


(二)

首先分析湯學漢散文寫作題材。非虛構散文的題材不會自動呈現,需要作家對生活的獨到發現,從中發現并提煉出主題的能力,用生動精煉的語言呈現,從而使我們能夠看到一個我們自己此前沒有看到的真實世界。生活中每天都會有動人的故事,有時候生活本身的豐富性和人物命運的戲劇性讓人拍案稱奇,作家作為親歷者、觀察者要有發現美的眼睛,如果熟視無睹,將一無所獲。作者的眼界和審美判斷力以及語言表達的才能是最終決定作品價值的關鍵。湯學漢寫作題材中的人物與事件,人物首先是自己的親身經歷,然后是家人、親友、同事、戰友的故事、經歷等,事件主要是企業創業、經營,戎馬生涯,旅游采風等。
寫自己及家人家族的作品如:《十八年路云和月》《母親教我背“正氣歌”》《我心中的英雄》等。《十八年路云和月》敘述了在深圳創業的經歷,寫到了母親和表弟。【上篇】“衡陽雁去無留意”中,因為一只母雞的記憶,作者決然出發闖深圳。2004 年仲秋的一個早上,在湖南衡陽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一名中年漢子背著簡單的行囊,站在一個小山丘上回望著送他遠行的妻兒和故土。這位中年漢子就是湯學漢。退伍軍人,下崗工人。做過報社通訊員,擔任過村支部書記。年屆42 歲,懷揣一紙高中文憑,帶著鄉愁,帶著地道的衡陽鄉音,獨自踏上前往深圳的謀生之路。請看他在文中的回憶——(此處無引用的話就建議破折號換成省略號......)
散文的確需要一些閱歷,才有可以書寫的經驗和經歷。湯學漢出生在艱苦的20世紀 60 年代初。父親早早離世,家里失去主要勞動力。等等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在旅途中腦海里浮現了一只母雞的記憶:“有一次,母親教我用鋤頭挖土種菜。那時還不到 8 歲。地里不時有蚯蚓被挖出來,母雞就趕過來吃蚯蚓。我體力比較弱,沒有完全掌控好鋤頭。一鋤頭挖下去,正巧把旁邊的一只雞頭給挖斷了。雞的兩只腳拼命掙扎,沒過多久就不動彈了。
在外面躲到天黑才回家,發現母親已經知道我把雞給弄死了,
但看到我可憐兮兮的樣子,這次竟決定不懲罰我了。”
這件事深深地印在湯學漢腦海里,也成為他后來南下深圳的動因。他毅然背著簡單的行囊來到了深圳平湖新廈工業區。表弟將他帶到出租屋,然后便隨表弟去鑫和禮品廠應聘。因為母愛、因為表弟的引路讓他開始了深圳新的創業生活。
在中國當下,散文作者是最具創作活力的一個群體。他們來自各種職業和領域,他們不需要做技術上的準備,只需要有表達的熱情,便可以開始一篇散文的創作,湯學漢也是如此。湯學漢寫他人及時代的散文主要集中在卷三《人物·致敬》 ——相逢何必曾相識中:?《湖南好人》《袁隆平院士在碧嶺》《王巧林的紅樓情結》《謝文炳將軍》《初識黃宏生》《“馬組長”》等。“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長沙去世后,街頭出現十里長街送院士的悲壯場面。湯學漢聽聞袁老逝世的消息,心情異常沉痛,寫了《袁隆平院士在碧嶺》一文,緬懷這位為人類溫飽作出杰出貢獻的人物。在深圳碧嶺現代農業科技園,有一片48 畝面積的超級水稻科研基地,是袁隆平院士培育超級雜交水稻的場所。多年來懷揣“禾下乘涼” 和“覆蓋全球”夢的袁隆平與深圳碧嶺結下了深厚的緣分。,選擇在深圳種植水稻示范基地,袁老說:目前這種水稻已經在湖南有了。隨后在“一南一北”推廣,南即是在深圳,北是天津。臨近90 歲時,袁老仍每天去試驗田“打卡”。
湯學漢飲水思源憶袁公,感念袁隆平院士把初心寫在雜交水稻上,把汗水留在田野中,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三)

湯學漢的非虛構寫作是不自覺的進行田野調查。“田野調查”指所有實地參與現場的調查研究工作,是取得第一手原始資料的前置步驟。田野調查涉獵的范疇和領域較廣,文學是其中之一,可透過田野資料的收集和記錄,參與當地人的生活,在一個空間和時間的范圍內,體驗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思想境界,通過記錄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來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滿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會如何構成。湯學漢這方面題材以采風、旅行的散文、游記為多,主要集中在卷一《游歷·訪史》 —— 夜半鐘聲到客船。《六朝勝境伊山寺》《大鵬東山寺》《雷祖峰》《黃梅五祖寺》《梅州靈光寺》《酥醪觀側記》《探訪南岳佛道救難協會陳列館》 這幾篇是對宗教文化的探尋;《臺源七拱石橋》《庚子首義舊址和強華學校》《探訪大旗頭村古建筑群》《莊氏祠堂文化》《重訪庚子首義舊址》《探訪程公館》是對歷史文化的重溫;《退伍老兵參觀夏明翰故居》《參觀東縱紀念館》《參觀葉帥故居》《參觀楊得志將軍故居》是對紅色文化的致敬。湯學漢寫史寫過去的事,但主要寫當下。忠實的,有深度、多角度的記錄當下,也是為未來寫史。
卷二 《游歷·覽景》——天涯何處無芳草,都是旅行的游記。《快樂的平江之旅》《醉美萬洞村》《“兩路口”紀略》《走近紅燦園》《衡山賞千年銀杏》《麗江行》《甘坑客家小鎮》《悠悠南澳情》《赤龍湖畔笛聲揚》《碧嶺賞瀑》《金龜村游記》《走近“咀子頭”》《我登望魚嶺》《探訪清花灣》《走馬麻涌鎮》《初到蘄春》《一次境外商務考察》《我的朝鮮之旅》《中越邊境賞瀑》《大鵬踏青》《霧淞》《南岳之行》主要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欣賞與贊美、感嘆:“如詩如畫,將我們此時的心情勾勒得淋漓盡致”。
《中越邊境賞瀑》,讓我感受頗深。作為一位真誠的作家,湯學漢在喧囂躁動的城市中住久了,便想讓自己慢一點、靜一點,去體驗一番閑適的人生滋味,于是,在這個溽熱的七月啟程去廣西邊境游覽德天大瀑布。德天大瀑布位于祖國邊陲廣西大新縣碩龍鄉德天村,為國家特級景點。請看他描寫的德天大瀑布:來到小廣場,我們驚喜地發現,德天大瀑布與左邊小一些的越南板約瀑布并排而立,相隔百多米,成為世上罕見的“姊妹瀑布”。德天大瀑布寬約200 米,縱深60 多米。瀑布氣勢磅礴,三級跌落,水勢激蕩,聲聞數里。百度搜索顯示,瀑布源起廣西靖西縣歸春河,循環曲折流入越南后,又從越南經我國廣西崇左市大新縣碩龍鎮德天村復入中國境內。“歸春河”,即有“歸國回來又一春”之意。流回廣西經大新縣德天村處,遇斷崖跌落而成壯美的天然瀑布。德天大瀑布,在國內外有名的大瀑布中獨具魅力,令游人嘆為觀止。這次他們正好趕上雨季過后,瀑布水量更大,浪花更美,水沫濺飛得更高。更為壯觀的是,在太陽的映照下,瀑布水潭上空掛起了一條二百米長的彩虹,真像水幕電影里的精彩鏡頭,吸引游客爭相拍照留念。
正因為我與他們有到德天大瀑布同樣的經歷,引起我的共鳴與重溫,包括后來登上游船,越南小伙劃著竹筏靠上來,雙手緊緊抓住我們游船的橫桿,由女商販向中國游客兜售越南產的驅蚊液、風濕貼、香煙、佛珠等商品,討價還價說的都是地道中國話,我們的經歷完美重合,勾起我美好的回憶。這種寫作技巧給大家呈現細節;學會展現,而非講述;對事物學會描寫,而非概括。


(四)

湯學漢善于講深圳故事。講故事是非虛構寫作主要敘事方法,湯學漢首先講好自己的故事,再是講好他人的故事、講好深圳的故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深圳故事也是中國故事的一部分,中國故事既指自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堯舜禹傳說時代以來,歷史長河中的故事;也指從巍峨的世界屋脊到浩瀚的東海岸邊,從北極光點綴的北方邊陲到如珍珠散落的南海群島,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正在發生著的故事。它是中國歷史和現實的縮影,體現著中華民族精神的特性,附麗著泱泱華夏的氣質和風華。中國故事世代相傳,塑造出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世界。《我們在深圳相遇》一文, 把深圳敘述為充滿親情的移民城市。湯學漢是這樣講好自己的故事的——
2004 年 10 月,我也和大多數創業者一樣,來深圳商海弄潮。那時我剛卸任村黨支部書記,十足的一個地道農民,打著赤腳來到深圳。說是辦廠,其實我是無資金、無技術、無訂單的三無工廠,困難重重,但我還是架起了爐灶。 
經表弟介紹的一個五金廠跟單文員。她問我答展開對話 :“你工廠有多少員工?”
“加上我共 6 個人,”
“你工廠有多少臺機器?”
“就一臺。”
“你來深圳有多少年啦?”
“第一次來深圳,還不到四個月。”
“你原來做什么工作?”
“原來在農村擔任過村黨支部書記。”
“你怎么想來深圳辦廠?”
“挑戰自我。”就是我回答的“挑戰自我”這四個字深深打動了這名女大學生。于是她說 :“過幾天到你工廠看看。” 
沒過幾天,她便打來電話說,“我和妹妹今天一起來你工 
廠看看”。來后她見到的情況是一個鋪面加工作坊,兩張辦公桌, 
一部電話,一臺傳真機。她說 :“我叫譚晴正,你以后就叫我小譚 
吧,”她接著說 :“我看中的就是你這種膽略和誠實,我決定幫你, 
我跑業務,我妹負責品質,工資待遇憑業績。” 
“就這樣,我們的合作開始了。工廠成立不久,資金面臨壓力, 
有一次供貨商說:“沒現金不發貨。”譚晴正知道后對我說:“缺錢, 我幫你想辦法,”當天,我便來到譚晴正媽媽那里借款,她媽媽二話不說,欣然同意,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由于譚睛正的不懈努力和幫助,使我在舉步維艱的環境下,走岀困境,工廠迎來曙光!”
 在深圳,這個創業發展的故事是許多闖深圳的人的縮影。和譚家姐妹相識、相知,我們彼此珍惜、關心,我們相聚的友誼,在時間中歷久彌新。十七年,他在深圳經歷了許多苦難,但也收獲了財富、友誼, 湯學漢感慨萬千:“深圳是我妥妥的第二故鄉!”
寫作,當然有技藝的一面,但不可以斬斷作品與生活的真實對話。寫自己的故事,也是有一定難度,需要講究敘事技巧,湯學漢在這篇文章里先有鋪墊,設置懸念,抖出“包袱”,故事性很強。從真到美的過程,付出寫作上的努力。寫好自己的故事,有意識地關注自己的成長、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工友、自己居住的城市以及長期生活的那個社區。


(五)

非虛構寫作,沒有什么高深玄秘可言。首先扛起非虛構旗幟的文學評論家李敬澤,曾將非虛構比喻成:“什么都可以裝的乾坤袋,不拘泥于概念上的糾纏,大家先去探索,跑馬占地,播下種子,看看能長出什么再說”(此段話請核準)。
總結湯學漢散文集《碧草》一書的寫作經驗,感覺作者有三方面素質:
一是文化力。就是文化之力。對湯學漢來說,企業文化之力,文化競爭力、文化生產力、文化創造力、文化平衡力。對寫作來說,是文化形象力、文化思維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影響力等。企業是成者王,敗者寇。企業的成功離不開文化等諸因素。作為企業老總,湯學漢運用企業文化之力是成功的。而他在非虛構寫作上,運用的文化之力也是成功的。湯學漢的散文集《碧草》一書視野開闊:社會、文化、歷史、宗教,哲學都在書中有所體現,也采用多種敘事手法、文學修辭來寫成自己的作品。湯學漢把寫作上升到了文化的層面。從青年時期,湯學漢就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軍隊復員回地方工作時,就嶄露頭角,小有名氣,在《衡陽日報》《衡陽晚報》上發表了不少文章,成為衡陽有名的作家。后來他的文章陸續見諸于《湖南日報》《湖南科技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散文選刊》《當代作家》等省級、國家級刊物上。來深圳創業后,他又在《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晶報》《中國詩歌網》頻繁地發表作品,還在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蒸水點擊》專著。
2021年,湯學漢赴湖北蘄春參加“紀念顧景星誕辰400周年學術研討會”,2022年世界讀書日,他獨資承辦了深圳市華文文學學會組織的“馬巒山評詩會”,30多名會員赴深圳坪山區馬巒山采風,現場吟詩品詩活動。他對楹聯文化情有獨鐘。湯學漢在讀書看報和到各地參加活動時,都十分注重觀賞和收集楹聯,并恰當地運用到他的作品當中。湯學漢依據自己多種生活經歷、深圳艱苦創業積累的人生經驗,真實敘事,深情講述深圳故事。這些實踐都集聚了他的文化、文學底蘊和力量。
二是行動力。原來是個管理學概念,指策劃戰略意圖,具備超強的自制力,同時能夠去突破自己,實現自己想做而不敢去做的,或者是自己認為能力不足的事,制定計劃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去實現。現在成了非虛構寫作的熱詞。首先,湯學漢白手起家創辦的深圳市喜三洋五金塑膠制品有限公司詮釋了他的行動力,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企業市場萎縮,經營慘淡,虧損嚴重,而湯學漢的公司卻是訂單增加,機器轟鳴,產品供不應求。其次,深度的非虛構寫作他進行了長期艱苦的社會調查,展現擔當、勇氣、耐力和社會良知。赴湖北蘄春參加采風活動,他在《黃梅五祖寺》寫到:我是第一次來到五祖寺,寶剎空氣清新,古樹參天,風景怡人。“五祖寺”遒勁有力大字,立于寺門上方,左右兩邊,有一對聯:“上接達摩一脈,下傳能秀兩家。”側門對聯上書:“福地名山無點善心何必到,禪關圣境有分誠意可來朝。”在大門左右兩邊的牌匾上書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赴湖北蘄春參加采風活動我們同行,看到他的這篇文章后我有點自責:我是走馬觀花,上車睡覺,下車看廟。記得在五祖寺停車場我們都在等他,后來我才知道原委,原來是因為上文中五祖寺側門對聯、大門左右兩邊的牌匾,他為了收集資料,用手機逐一拍照,回來后整理用在文章中。小說家納博科夫說過:“我現在發現資料卡片是寫作可利用的最佳之物。我寫作不是從頭開始,寫到下一章,如此寫到結尾的。我是在填空,整個積木構建我了然于心,這里拿一塊,那里拿一塊,拼出天空部分,拼出風景部分。”。原來他撲朔迷離的結構,來自撲克牌式的組合與排序。這也看到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三是觀察力。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作家有時候是有寫作動機好思想準備的,比如湯學漢的《一次境外商務考察》,有目的的旅行,也留心觀察為了寫游記:在朝鮮開啟為期八天的商務考察。他觀察到:一個攤位至少有四名售貨員,幾乎是攤主人挨著人排列著,這個市場人氣挺旺。令我難以置信的是四千朝幣 / 月工薪族,又如何與市場消費接軌,真是給我留下一個很大的問號。也許是社會主義制度,潛藏著資本市場另類產物,存在雙重性。
有時候是觸景生情,產生靈感,再細心觀察。在《探訪程公館》中,程公館又名麟鳳山莊,為清末光祿大夫程商霖在衡陽所建的一所宅院。 
當湯學漢他們四人來到程公館前,見到的是殘垣斷壁,房屋搖搖欲墜。只見房頂的瓦檐,由于年久失修,掉落于地,一些木柱、方木大梁經風霜雨雪,或烈日暴曬,已經變成腐木,但幾個木質堅硬的柱子,還在拚命支撐,仍然保持古建筑的風骨,卻也似風蝕殘年搖搖欲墜。院內雜草叢生,僅存的房子也被改造得面目全非,而且曾經有人在里面種瓜、菜,養豬、養牛。 
湯學漢站在院外觀望,讓我們有種膽顫心驚之感,一種憂傷和惋惜從內心油然而生。在程公館前村道旁有一塊公告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程公館,由于年久失修,瓦面、梁柱及墻體等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屬危房,任何單位或個人嚴禁入內,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湯學漢知道建筑物組成有房屋 300 余間,“麟鳳山莊”其建筑屬于清代湘南典型建筑風格。記錄當下,現在敗落成這樣,這種膽顫心驚之感,一種憂傷和惋惜從內心油然而生。陡生憂患意識,和責任擔當,欲弘揚正能量,這就是作家應該有的社會責任感。
湯學漢的非虛構寫作經驗說明,散文寫作急不得,而是一種經過長期實踐積累后,有了感悟之后,而不得不進行表達的一種文體。不管是虛構還是非虛構,作家都要堅持自己的陣地、自己的寫作特色,弘揚正能量,才能多出精品。湯學漢就是這樣一位有鮮明特色的作家。

2022.12.11

本專輯攝影:謝海衡
專 題

抗疫作品集


我為春天寫首詩


詩家風采



征   稿

廣東詩人(gdsrjy)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第十章 報道丨《故事技巧——敘事性非虛構文學寫作指南》學習筆記
虛構與虛構之外:楊爭光的深圳書寫
胡洪俠|《故事技巧》:是誰又創造了“史上第一”?
王安憶訪談:我是一個比較嚴格的寫實主義者
83讀書: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怎樣講好一個故事——100條精華筆記!
關于散文和小說的區別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南县| 东台市| 和政县| 道真| 鸡西市| 福海县| 廊坊市| 望城县| 和平县| 新津县| 汶川县| 白河县| 惠水县| 渭源县| 双柏县| 开远市| 乐陵市| 绥芬河市| 民丰县| 南平市| 涪陵区| 肃南| 南昌县| 平江县| 乐山市| 凤翔县| 女性| 库伦旗| 葫芦岛市| 芦溪县| 海盐县| 明光市| 靖安县| 诸城市| 徐州市| 宁安市| 塔河县| 德令哈市| 收藏| 札达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