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古典文學著作之一,自明初洪武年間成書以來便受到世人的追捧。數百年 以來,三國文化不僅在中華大地上散發著勃勃生機,在國外也頗具影響。本文結合相關史料及文獻記載,對《三國演義》在馬來西亞的發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自主國家,早在兩漢時期就有與我國互通的記載。唐宋時期,我國東南沿海的商人開始與馬來西亞進行頻繁的商業往來。自明代開始,便有中國人移居馬來西亞的確切史料記載。而三國文化進入馬來西亞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后期。
清朝后期吏治腐敗、社會動蕩,尤其是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第一次鴉片戰爭后,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的許多青壯勞動力,為了生計,被迫遠離家鄉遷徙至馬來西亞謀生。當時的遷徙人群大多沒有文化,思念家鄉時只能通過欣賞戲曲節目來感受祖國的氣息。據相關文獻記載,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初,福建地區的一個高甲戲班就曾經遠渡馬來西亞,為當地的華人表演過戲劇,其中有一幕就是《三氣周瑜》。
《三國演義》文學著作進入馬來西亞的時間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當時英國殖民政府為了發展當地經濟,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大量引進中國勞工。于是,大量的中國人遷徙至馬來西亞,這一批人被當地人稱之為“新客”。在這批新客當中,有一部分尋求發展機遇的高學歷知識分子,他們在遷徙的時候,帶去了包括《三國演義》在內的許多國內流行的文學著作。
《三國演義》剛進入馬來西亞時,由于新客當中大多文化水平較低,而當地人又因文化及語言差異看不懂,所以,起初的受眾面非常局限,只在少數新客的知識分子中間進行傳閱。直到馬來西亞當地的一個特殊族群,峇峇娘惹中的華人知識分子翻譯并編撰了,第一本峇峇(bā bā)馬來語版的《三國》,才被當地人群接受并傳播。
峇峇娘惹又稱土生華人,早期遷至此地定居華人后裔的統稱,“峇峇”指男性,女性則稱之為“娘惹”。關于這個族群的來歷眾說紛紜,一說是鄭和下西洋時,部分中國人留居此地,與當地人通婚形成的族群。而《馬來紀年》中記載,中國的一位明朝公主,下嫁給了滿剌伽(今馬來西亞馬六甲州)國王蘇丹曼蘇爾·沙,跟隨公主陪嫁的幾百名隨行人員,與當地人通婚后形成的特殊族群。
峇峇馬來語《三國》,是馬來西亞檳城州的峇峇曾錦文,在十九世紀末用了四年時間,比照《三國演義》原文翻譯并編著而成。由于文化及語言的差異,曾錦文在翻譯時只從原著中節選了部分故事片段,譯文和注解也都是自己對原著的理解。所以,這本書難免會與原著的內容及情節有所出入。但是,曾錦文在編著這部譯作時非常用心,整個譯本總共有三十卷,為了吸引讀者,每卷的開頭都分都有一小段英文詩,而且在前言部分對文中的語言難點做了必要的說明,在文中對一些難懂的地方還加入了特別注解,并在文中配有大量插圖。
峇峇馬來語《三國》面世之后,立即在當地的土生華人圈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大家爭相購買傳閱,通過文中的故事來感受和學習祖輩們的文化。但是,峇峇馬來語僅是峇峇娘惹族群中的共用語言,并非馬來西亞通用語,所以,受眾也相對局限。后來由于二戰戰火蔓延至馬來西亞,三國文化在馬來西亞的發展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時間跨越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馬來西亞自主建國后,當地華人已經完全與本地人融合為一體,并形成了一種成熟的海外中華文化體系。至上世紀末,三國文化再度于馬來西亞興起,經過當地學者們的努力,出現了兩個版本的三國著作,一個是馬來語版的《三國故事》,另一個是馬來語版的《三國演義》。
《三國故事》,是一位馬來籍學者C·C·羅(C·C·Low),根據《三國演義》原著,精心挑選了十八個精彩故事,翻譯并編著的一部黑白素描畫冊,類似于我國當時出現的大眾讀物“小人書”。整套譯作共有三冊,每冊的封面及封底內頁,都對該冊中講述的故事背景,及其中的主要人物進行了一個專門的簡介。該書中的每個故事都有上百幅黑白素描畫進行講述,而每幅畫的下面都有馬來語及英語兩種語言對畫面中的故事進行注解說明。
《三國演義》,是在本世紀初,由馬來西亞翻譯與創作協會的兩位學者嚴文燦和胡德樂,經過七年的時間,依照我國《三國演義》文言文原著,逐字逐句翻譯并編著的四冊、一百二十個回目的首部馬來西亞通用語版《三國演義》。雖然這部譯作中只節選了部分故事與七十余個三國主要人物,但卻是與原著匹配度最高的一部著作。在該書的附頁和正文中,作者對書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紀年、文化、宗教、計量單位等名詞,都用中文漢語拼音標注,并附有馬來語和英語兩種語言的詳細解釋。
這兩本三國讀物一經面世,在馬來西亞廣大地區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據《中國新聞網》的一篇報道稱,馬來版《三國演義》的首次發布會,就是由馬來西亞前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親自主持推介的。《三國演義》中所表現出的中國文化及忠義、仁孝等傳統價值觀,不僅廣受海外華人的追捧和喜愛,在傳播的過程中也受到了一大批非華裔籍讀者的推崇。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兩國文化的深入交流,各種以三國為背景的戲劇、評書、影視等作品在馬來西亞登陸,使得三國文化在馬來西亞占據了相當大的廣闊市場,吸引了無數的外國粉絲。
參考文獻:《東南亞華文戲劇概觀》、《世界四大文化與東南亞文學》、《中國傳統小說在亞洲》、《〈三國演義〉在馬來西亞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