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金逸影視IPO終于成功過審,在經歷了2012年和2014年兩次沖擊IPO后失敗后,金逸影視終于拿到了證監會的上市批文。信息顯示,金逸影視將登陸深交所,擬發行4200萬股股票,募集資金8.1億元。此次融資將被用于在全國建設40家影院。
證監會發審委主要對金逸影視提了三個問題:
1.報告期營業收入、毛利結構變化的原因以及對發行人未來經營業績的影響,相關風險披露是否充分?
2.報告期廣告收入(含場租收入)持續增長的原因及其合理性,是否符合行業特點和自身經營情況;
3.報告期網購票服務費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和可持續性。
值得注意的是,金逸影視本次IPO并沒有提交新的招股書,因此很多重要的財務數據我們沒辦法從金逸官方平臺放出的信息獲得。但根據有關聯交易的深圳瑞和股份(002620)公告中可以發現,金逸影視2015年和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25億元和21.5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47億元和1.96億元。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呈現下降趨勢。
另外,金逸影視2014年提交的招股書顯示,公司2011年-2013年合并報表的負債率分別為78.79%、80.68%和78%。這樣的負債率在院線公司中處在較高水平。藝恩數據顯示,金逸院線2016年票房收入27.7億元,同比下降4%。全國院線排名也從2014年的第5位下降到了2016年的第7位。但同年金逸新建(含新加盟)影院61家,占其366家影院數的六分之一,新增銀幕數358塊,占其1951塊總銀幕數的近20%。
在負債較高的情況下,金逸影視依然在大力擴張,但票房收入和營業收入反而在下降,這意味著金逸影視面臨著債務成本上升和利潤下滑的雙重壓力,這次IPO成功過審可以說大大的緩解了金逸影視面臨的資金壓力。
院線正在加速擁抱資本,但結局有喜有悲
今天還有另外一則關于影投公司資本動向的大新聞。據部分媒體報道,華人文化已經完成了對UME影院的收購。雖然目前涉事雙方均未從官方渠道宣布這則消息,但【話娛】通過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得知,UME影院的所有者,上海思遠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法人已經變更為華人文化董事長黎瑞剛。
貓眼專業版提供的數據顯示,UME影投目前擁有37家下屬影院。2017年截止到9月5日,UME以2.44億元的總票房,658萬的觀影人次在全國影投公司中排名第18位。這次收購案雙方都還沒有公布收購價格,據部分媒體判斷,按照2016年UME6.8億票房的3倍來計算,預估收購價格在20億元左右。
2016年以來,國內電影票房市場結束了高速增長,開始進入瓶頸期。但一些資本充裕的院線、影投公司卻依然在高速擴張。數據顯示,僅萬達院線在2016年新建(含新加盟)的影院數量就達到了155家,新增銀幕數1391塊。截止到今年4月底,國內銀幕超過4.3萬塊,已經超越北美成為世界第一,但票房數目前依然是世界第二。快速增長的銀幕數和陷入停滯的票房增長不成正比。
在大公司激烈的市場拼殺中,夾縫中生存的中小院線公司迎來了一個最艱難的時期。
上市,或是以被收購的方式擁抱資本成了生存下去的保障。
2016年2月,萬達院線連續收購了大連奧納、廣東厚品以及赤峰北斗星等三家公司共計13家影院;8月,CGV旗下70家影院加盟了萬達院線;9月,完美世界宣布14億元收購今典3公司,17.5影城目前已經變成了完美世界影院。2017年1月,大地院線32.86億現金收購橙天嘉禾影城;5月,萬達宣布3億元投資博納影業,同時博納旗下影院全部加盟萬達院線。院線市場明顯已經開始了一場大魚吃小魚式的洗牌。
不愿意“被吃”的公司正在紛紛尋求上市。今年以來,時代院線、橫店影視、金逸影視紛紛提交上市招股書。橫店影視背靠坐擁4家上市公司的“橫店系”,上市之路一帆風順。金逸影視上市耗時六年,期間可謂坎坷不斷,但還是趕上了資本化的這趟末班車。但時代院線就沒有這么幸運了,因為過半子公司虧損,整體利潤下降等原因,時代院線IPO被否,而且短期內不太可能再次重啟IPO。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7年1-9月,時代院線票房的全國排名從第9名下降到了第11名。錯過了這次上市機會,無疑會讓經營陷入困境的時代院線雪上加霜。
中小院線扎堆涌入后,三、四線城市票房還有多大提升空間?
中小院線在成功IPO后獲得了生存下去的機會,但依然要直面大公司已經完全占領一、二線城市核心地區的事實。橫店影視、金逸影視等中小院線在IPO獲得融資后,正謀求在三、四線城市布局擴張。
數據顯示,2012年到2015年,三、四、五線城市票房占比從28.2%提升至36.7%。“小鎮青年”正在成為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主力軍。貓眼專業版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大熱的影片《戰狼2》,三、四線合計貢獻了45.9%的票房,直逼一二線城市。
另外,前兩年票房較高的《何以笙簫默》、《左耳》、《煎餅俠》、《夏洛特煩惱》等青春、喜劇類題材更受這些地區消費者歡迎。院線公司如果針對這部分市場的觀影特點,做出相應的拍片調整,或能取得令人驚喜的票房增長。
藝恩發布的《小鎮青年白皮書》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有79%的新建影院布局在三線及以下城市。江蘇、浙江等一些比較富裕地區的三、四線城市甚至已經出現了過剩的情況。
據媒體報道,橫店影視基地所在的東陽縣,一個小縣城竟然有6家影院。橫店影視的招股書顯示,IPO募得的24.86億元資金,將在全國三、四、五線城市的2800個縣級市建設220家影院。國內三、四線城市雖多,但中小院線對消費能力較強的縣級城市爭奪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在2016年電影票房票補減少、人口紅利下降后,新建影院的產出呈現快速下降趨勢。國內影院的單銀幕產出從2015年的139萬元下降到了2016年的111萬元,新建影院則只有84萬元。
更早IPO,獲得擴張資本的院線公司確實將會在三、四線城市的爭奪中獲得優勢。但國內還有多少待開發的,比較有價值的三、四線城市市場?院線市場如果產生泡沫,是否會先出現在院線公司正在大力布局的三、四線城市中?【話娛】將對此保持高度關注。
作者:金宇
責編:譚如謙
主編:邱莊
加入話娛32社群
我們一起來嗨聊娛樂資本
應聘簡歷發送郵箱2529607074@qq.com
轉載、投稿、商務合作可掃我
微信號:huayu1905
電話號碼:1316189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