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湖南衛視公布了自己的首發合作伙伴招商數額,高達40.19億這一信息迅速在傳媒圈流傳開來。很多感嘆作為地方臺中的王者,雖然新媒體在不斷崛起,但湖南衛視仍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至少對于金主的吸引力是如此。
那么,在這些衛視招商會上,哪種題材的劇目扎堆出現?會產生哪些新的綜藝?可以看出未來的何種趨勢?【話娛】小編就嘗試在此做一個簡略盤點和總結。
古裝劇目走向“少而精”,現實題材劇目將大幅增加
萬眾矚目的大會今天即將閉幕,從目前所看到的信息基本可以看出,未來現實題材的文化產品將會受到政策的扶持。而電視劇作為人民群眾消費的主要娛樂形態之一,反映現實的劇目在數量上勢必會增加。
從幾大衛視在招商會上所公布的2018年劇目編排,也印證了這一觀點。湖南衛視目前公布的22部劇集中,有13部屬于現實題材劇,東方衛視僅有三部古裝劇,北京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各僅2部古裝劇,安徽衛視只有一部古裝劇,現實題材的劇目在數量上完勝古裝劇。
活躍于今年熒屏的古裝劇在2018年“遇冷”,一方面由于廣電“限古令”對每年古裝份額的限制,各大衛視在古裝劇選擇上求精不求多,東方黃金檔僅有《如懿傳》一部古裝劇,而《武動乾坤》《烈火如歌》兩部古裝劇則安排在了周播劇場。北京衛視僅有《贏天下》一部古裝劇。
另一方面,2017年眾多古偶玄幻劇在收視和口碑上紛紛敗北。資本的盲區追逐,使得古偶玄幻劇扎推,這些劇大多劇情低幼、情節雷同,毫無帶入感,讓觀眾產生嚴重的審美疲勞。
不同于大女主古裝劇的經久不衰,2018年的招商劇目中的玄幻劇呈現“少而精”的態勢:一部是《海上牧云記》,另一部則是投資6億的《武動乾坤》,該劇由電視劇界的國師張黎執導,頗具話題性,且非傳統意義的古偶玄幻劇。不久前,《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賣出了12億天價,就已經預示著古裝劇之后最值錢的劇目轉為現代都市題材電視劇。
音樂綜藝依舊紅火,文化科教類節目成更多衛視之選
作為一線衛視的標配,音樂綜藝仍然會是衛視平臺的重頭戲。以湖南衛視為例:2018年,湖南衛視在音樂節目上持續發力,綜N代節目《歌手》《我想和你唱》將升級回歸。另外,全新音樂節目《音樂老友記》從全新的視角探索音樂,為湖南衛視的音樂綜藝陣營再添星光。
除了芒果臺,江蘇衛視的季播節目中,便有《金曲撈》和《一唱到底》、《K歌之王》三檔音樂類節目,分別定位為“懷舊”、“大咖對決”和“大咖與素人過招”;安徽衛視則有周末重磅綜藝《耳畔中國》,號稱首檔中國風新民歌創作競演音樂節目,北京也有《跨界歌王》第三季、《音樂大師課》第三季等“綜N代”節目。
今年初,《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科教類節目在市場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現在經過政策的推波助瀾,這種類型的節目已經大量地存在于地方衛視中,2018年當然也不例外。
天津衛視將在明年打造出多檔優秀文化類季播欄目,例如:文化公益類《課從何處來》、國學史學脫口秀辯論類知識轉換類《月旦評》等;山東衛視將開辟“文化現象級+大IP+垂直類創新節目”的節目矩陣,并將推出國學競技類節目《國學小名士》、科學魔幻競猜節目《奇跡時刻》等重點節目;深圳衛視也將打造更多細分領域內容,并計劃推出《一路書香》《如詞說》等文化節目。
從目前的招商會上,各大衛視都推出大的劇目來吸引眼球,其中不乏強卡司+大制作+大IP的豪華配置,但到時具體的市場反應如何還需要實踐來檢驗。
作者:秋實
責編:譚如謙
主編:邱莊
應聘簡歷發送郵箱2529607074@qq.com
轉載、投稿、商務合作可掃我
微信號:huayu1905
電話號碼:1316189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