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被譽為科幻史上經典IP續作的《銀翼殺手2049》已在國內上映6天,綜合票房卻只有6446.7萬。
與此同時,其口碑的兩極化也非常明顯:在核心影迷和專業人士聚集的豆瓣上有近7萬人給出了8.5的高分;但在代表普通大眾的購票平臺貓眼上,3萬人給出了7.0的評分。
從以上的數據對比不難發現,《銀翼殺手2049》遠離“大眾審美”的獨特氣質,是其票房不佳現象的一大原因。從電影本身的角度來看,無可否認,這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但對于大眾市場而言,這可能并不是一部適合絕大多數觀眾審美品位的電影。
當然,叫好不叫座的現象,《銀翼殺手2049》并非個例。但此次較為特別的是,在向來票房跟著口碑走的北美市場,其表現也并不如預期。
該片的爛番茄新鮮度達到了88%,IMDb網站上也有8.5的高分。但截至到現在,北美上映26天,累計票房8196.4萬美元。從目前來看,以影片1.5億的投資算,《銀翼殺手2049》必然面臨虧損的結局。
不過,要是對比《全球風暴》的表現:該片爛番茄新鮮度僅為15%,上映11天只收獲2378萬美元票房。可見,北美地區的票房和口碑還是成正相關的,只能說《銀翼殺手2049》沒有釋放出應有的票房勢能。
究其原因,或許在于這部影片與好萊塢主流科幻片之間的差距。再加上,近幾年好萊塢市場上也充斥著各種超級英雄大片,以及娛樂性的商業大片,純粹嚴肅主題的科幻片如《銀翼殺手2049》這樣的也并不是那么受歡迎。只是,相對于國內,他們的市場和觀眾更為成熟,因而本末倒置的現象并不常見。
反觀國內,似乎并不如此。近些年,電影市場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然而電影觀眾的成熟還未跟上腳步,對于現階段來說,滿足基本的感官娛樂,還是大眾最為普遍的觀影需求。
那么,《銀翼殺手2049》和大眾的審美距離到底差在哪兒呢?對于大眾市場而言,到底什么樣的影片才最受歡迎呢?
《銀翼殺手2049》的“小眾”:類型受限、節奏緩慢、主題晦澀
如果說,從電影類型、敘事節奏、粉絲基數以及影片所傳遞的普世價值情感和所能引發的大眾共鳴等幾個方面,基本可以判斷一部影片是否有“爆款”潛質,那么從這幾個方面也恰好能解釋了《銀翼殺手2049》為何會遭遇票房“撲街”的尷尬。
不是因為電影差,而是因為其不合市場的“小眾”氣質。
《銀翼殺手2049》是一部科幻片,而且是被譽為科幻史上經典IP的《銀翼殺手》的續作,可以說是榮耀而生。但也正由于兩部影片身上所具有的相似基因,讓其重蹈覆轍:1982年《銀翼殺手》上映之時,就因為其超前的影象風格和晦澀深刻的主題不被當時觀眾接受,再加上當時斯皮爾伯格執導的《外星人ET》更符合大眾市場,票房慘敗。
可以看到,有別于一般注重視效奇觀的科幻大片,《銀翼殺手2049》注重的是具有人文哲思等深刻表達性主題的內在。
復制人一思考,人類就害怕。影片通過復制人的覺醒和反抗,描繪的是在人工智能的未來我們所要面對的可能性,所表達的是關于人性與記憶,關于“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這樣的哲學終極命題思考。
對于普通大眾而言,這樣具有嚴肅主題的需要思考的電影顯然不符合他們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在“娛樂至死”的當下,電影的文化意義逐漸被消解,電影的娛樂性功能逐漸成為大眾最為普遍的認知。因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居于廟堂之上,而沒有走下凡塵的《銀翼殺手2049》也注定會被大眾市場所冷落。
而且,影片的整體敘事節奏緩慢,162分鐘的超長時長,也超出了一般電影的時間,更可況在其中并沒有太多大眾所喜歡的簡單粗暴的能夠調動情緒的畫面,反而穿插著大量行走的段落;配上整體略顯灰暗頹廢的基調、即使是攝影、構圖等鏡頭語言足以成為影史經典,一般觀眾們還是難以習慣電影這樣長時間的“任性”。
在昏昏欲睡中不禁感嘆“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干什么”等形而下的問題,這無疑影響了觀影體驗,從而不利于該影片的口碑發酵。
對于大眾而言,這是一部相對晦澀難懂、不明所以的影片,因而造成了該片評論的兩極分化,在這背后反映的則是觀眾群的分流。
事實上,《銀翼殺手2049》也是一部“粉絲電影”,經典IP,核心影迷,只不過這些并沒有太多流量效應,而是固定在某個圈子之內。根據貓眼上的數據顯示,影片的主要觀眾群還是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占比超過了60%。也就是說,對于大多數人尤其是非科幻迷而言,“銀翼殺手”這個IP是陌生的,也就不會有觀影欲望。
大眾審美需求:簡單粗暴、情感共鳴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影片才能引發觀影熱潮呢?難道科幻片這種重工業型的影片也沒有大市場嗎?
事實自然并非如此。但不得不承認,近年來,不管是北美市場,還是內陸市場,純粹的科幻片不算是主流,諾蘭的《星際穿越》7.55億的票房也是由于其個人的魅力再加上影片中的普世價值情感能夠引發觀眾共鳴,除此之外鮮少會有真正的“硬科幻”大片取得市場上的突破。
具體來看,最受市場歡迎的應該是那些帶有科幻元素的商業片,包括超級英雄類的大片。這些影片往往具有科幻的概念設定,但故事的基本架構還是借助于其他的類型影片,所講述的是基于套路的故事。
而且,這些影片最好能具備娛樂性和商業性,以特效鏡頭為主,尤其是具有相當視覺沖擊力的視效奇觀畫面,能夠最大程度調動觀眾情緒,同時配之以快速的剪輯,在較快的敘事節奏之下,以親情、愛情等情感讓觀眾產生共鳴。
除此之外,在導演和演員等陣容的搭配上上,若是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有助于影片后期的營銷等宣傳活動,能夠較快的引起影片的熱度。
總而言之,要想立足大眾市場,關鍵就在于影片所具有的符合大眾審美品位的氣質。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在影片的基本故事尚可的情況下,否則要是自身品質太差,甚至連基本的劇情都沒有,最后也只能淪為“爛片”,即使再有大片的空殼,也只是“紙老虎”。
作者:嘉棲
責編:譚如謙
主編:邱莊
應聘簡歷發送郵箱2529607074@qq.com 轉載、投稿、商務合作可掃我 微信號:huayu1905 電話號碼:1316189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