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動畫新作《超人總動員2》將于6月22日登陸內陸院線,僅比北美公映時間延遲一周。該片應該也是今年中國引進的首部好萊塢動畫電影。
布拉德·伯德導演并編劇的《超人總動員》2004年在全球公映,豪取6.3億美元票房,并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該片于2005年1月在中國大陸上映,其精良的特效和天馬行空的動畫創意深受中國影迷的喜愛,最終在中國取得約2100萬票房。
十四年后,導演伯德率領格雷格·T·尼爾森、霍利·亨特、塞繆爾·杰克遜等原作配音重磅回歸續作。電影發布定檔信息之后,受到中國影迷和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觀眾口味差異巨大,皮克斯遭遇中國電影市場“困境”
皮克斯向來以精良原創動畫與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被觀眾推崇。到目前為止,皮克斯的動畫電影作品在全球電影市場都保持著良好的電影口碑和可觀的票房成績。
同時,皮克斯出品的電影都是奧斯卡獎的熱門,幾乎皮克斯每部電影都獲得過奧斯卡的各種提名:或最佳劇本提名、或最佳配樂提名、或最佳歌曲提名等。
但值得關注的是,長期以來,相較于皮克斯較高的口碑和關注度,其電影作品在中國電影市場所取得的票房成績并沒有與其良好的口碑成正比。
2016年的《海底總動員2》席卷全球票房,豪取10.28億美元,在中國僅收獲2.54億元;而同年上映的迪士尼動畫《瘋狂動物城》全球票房10.23億美元,在中國則創下了15.3億元的票房紀錄;在《尋夢環游記》之前,皮克斯共有13部電影引進中國,其中國內票房在全球票房中占比最高的也只有5.44%。
截至2017年底,只有《尋夢環游記》國內電影市場取得12.12億的票房佳績,其他在中國大陸上映電影作品均未取得比較突出的票房成績,同年在大陸上映《賽車總動員3》也只取得1.37億票房。
《尋夢環游記》是皮克斯在中國的首個“爆款”,與在中國電影市場的強勁表現不同,電影在北美雖然以2611萬美元成為票房冠軍,但上映期間跌幅達48.6%。盡管業界評論認為這是正常發展曲線,但與其在中國實現票房逆跌、倍殺前票房冠軍的驚艷表現相比反差卻很明顯。
而在北美觀眾眼中的超高分佳作《頭腦特工隊》和《飛屋環游記》,在全球分別獲得8.57億美元和7.31億美元的票房成績,在中國大陸上均表現平平,票房都未過億。
雖然《頭腦特工隊》和《飛屋環游記》等皮克斯早期代表作品要先于《尋夢環游記》在中國上映,彼時的中國電影市場體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影的票房收入,但是就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取得的票房成績與全球票房總成績的占比來看,皮克斯電影作品除了《尋夢環游記》有所突破外,其它作品在中國電影市場均表現平平。
文化差異是皮克斯動畫電影“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
《尋夢環游記》作為一部表現拉美文化、地域特色鮮明、題材并不算新穎的動畫電影,為什么能夠打動中國觀眾,在中國電影市場取得口碑票房雙豐收?
除卻普世的親情內核和常用的尋夢題材,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尋夢環游記》在延續了皮克斯一貫制作精良的動畫水準和超前的意識題材的同時,采用了易于被中國觀眾接受的敘事方式,同時也呈現出許多與中國文化頗有共鳴的情感表達。
中國觀眾普遍習慣于中國式的情感認知體系,習慣于影片之中呈現出貼合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元素。習慣于用中國式的思維邏輯去理解電影故事,所以《尋夢環游記》在皮克斯精良制作水準之下,很好地契合了中國觀眾的審美需求。
而對于大多數備受北美青睞的皮克斯電影而言,其“幽默”的表達方式與美國式情感表達方式系仍然難以被中國觀眾普遍接受。
所以,造成皮克斯大多數作品在中國“水土不服”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中國觀眾的消費習慣尚未養成,目前仍有非常大一部分中國觀眾沒有在電影院看動畫電影的習慣,他們覺得動畫是給孩子看的,即便偶爾和家庭一起去看,也是認為“在陪著孩子玩”而已。雖然目前這種認知有所改觀,但是仍然沒有形成常態。
另一方面就是地區間對的文化差異,或者說價值觀差異。對于大多數東方人而言,美國式的情感表達方式過于直接理性,美國式英雄、夢想和勵志故事并不具備根本性的吸引力,對的西方文化也不會產生發自內心的觀念認同,觀影更多地是為了感受下另一種文化帶給他們的刺激感。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不斷擴大,中國觀影人數的不斷增長,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的日漸成熟,《超人總動員2》在皮克斯過往作品良好的口碑支持下,有望在中國電影市場實現新的票房突破,但是想要延續《尋夢環游記》的票房佳績,仍需要看電影本身的敘事方式與情感表達方式是否貼合中國觀眾,電影呈現的價值體系是否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理念。
作者:小時
責編:譚如謙
副主編:譚如謙
應聘簡歷發送郵箱2529607074@qq.com
轉載、投稿、商務合作可掃我
微信號:huayu1905
電話號碼:131618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