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線上票補被取消,首當其沖受影響的會是互聯網在線票務平臺。這一點其實不難理解,少了“19.9”等特價票對某些價格敏感觀眾的刺激,一方面,在線的票務收入可能會降低,另一方面,第三方平臺對影院排片的影響或許也會受到削弱。
當大家都為在線票務平臺未來發展之路憂心之際,淘票票已扭虧為盈的消息不失為一個小驚喜。
根據阿里影業2019財年中期業績財報顯示,截至9月底止,阿里影業實現收入15.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9.4%。互聯網宣發、內容制作、綜合開發三大業務板塊的收入均有著較為強勁的增長。其中以淘票票為核心的互聯網宣發業務收入為11.72億元,經營利潤0.64億元,相比去年的2.2億元虧損有了大幅提升。
宣發收入強勁增長,淘票票乘勝追擊擴增用戶和市場
互聯網宣發業務能夠在本期財報中扭虧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阿里影業的銷售及市場費用為8.7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0.55億元下降17.4%。這部分費用的下降主要是因為淘票票降低了票補方面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影業中期財報的統計時間為4月—9月。也就是說,淘票票在線上票補被強制結束(10月)之前已經主動開始減少票補。與此同時,淘票票的市場份額并未因票補結束而減少。統計期內,淘票票出票票房(GMV)比去年增長了14%,同期大盤票房僅增長了1%。
或許阿里影業在瞬息萬變的電影市場面前的確具有敏銳洞察力。阿里影業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告訴【話娛】(ID:huayufunds)記者,他對淘票票的定位不僅是購票平臺,更是用戶觀影決策互動平臺。那么作為用戶觀影決策互動平臺,如何保證資訊和導向客觀中立就至關重要了。李捷向【話娛】分享到:
第一,用戶對影片的評分不可更改,我們內部有嚴密的監控系統及嚴格的管理制度,任何人都不可更改。另外也不難發現,阿里出品的一些電影在淘票票上的評分也比較低;第二,用戶評論不能刪除,也不能置頂;第三,平臺資源采買公開標價,競品公司之間可相互投放資源。
另外阿里影業在今年4月就已經啟動了燈塔計劃。作為面向片方的一站式宣發平臺,燈塔目前已服務超過30部影片,累計實現票房超百億元。
除了淘票票、燈塔,阿里影業宣發的第三駕馬車就是影院綜合服務系統“云智”。報告期內,云智簽約影院數量超過3400家,同比增加12.6%,是當前國內最大的影院售票系統供應商。
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
從線上到線下,從用戶到影院,實現在線宣發、線下出票、數據分析到營銷決策等全鏈條式布局,這是阿里影業宣發業務的特點,也是扭虧為盈的第二個原因。
扭虧為盈對于淘票票來說是一個關鍵拐點,但淘票票似乎從未停止過爭奪市場第一位置的步伐。李捷告訴【話娛】:“接下來這半年中,淘票票在宣發業務上的投入將不少于10億。”
線上手淘、支付寶,線下盒馬、銀泰,阿里生態助力淘票票拉新實現增量
11月14日,淘票票啟動了“用戶和市場擴增計劃”,宣布將投入不少于10億,全面擴增用戶規模和市場份額。那么在不能直接投入票補的情況下,淘票票的下一個10億要怎么用 ?
李捷向我們分享到,10億的投入是經濟體的投入,并非10億純現金,而是包括了手淘在內的品牌資源和營銷資源,具體會以三種形式呈現:
第一,手淘入口的品牌投放和資源推廣。
數據顯示,目前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能夠覆蓋超過6億用戶。在獲得手淘入口前,淘票票已有了支付寶入口。聚齊兩大超級APP入口的淘票票可以實現對更廣泛人群的覆蓋。
據統計,手淘每天有上億消費者涌入,但只有20%的人有長期觀影習慣,而之前淘票票以紅包雨、能量值等形式參與雙十一的成績讓淘票票相信,手淘用戶中有大量可待發覺的潛在觀影人群,是拉新的理想渠道之一。此外,淘票票也進駐了餓了么首頁界面。
那么如何吸引這幾億的潛在用戶走進電影院?淘票票給出的策略是通過阿里系產品的會員權益和紅包,把“觀影小白”用戶轉化為長期觀影用戶,這也是10億投入的第二大方面。
“淘票票會用一些新的模式,比如用票務紅包讓用戶購買更優惠的票。在今年暑期推出的88VIP會員當中,淘票票是非常重要的權益,權益領取和轉化都排在第二名。成為88VIP會員以后有購物吃喝玩樂的優惠,優惠的領取和激活其實是我們提供給會員的優惠券。而88VIP會員未來給用戶的票價都是與生態資源聯動的,并且可享用88個一線品牌的全年9.5折等權益。”
第三,打通新零售,把影院的客流和商圈人流連通。
在線下,阿里有盒馬、銀泰、天貓小店等消費場景的布局,以及餓了嗎、口碑等本地吃喝玩樂資源。
“我們未來會打通盒馬、銀泰、大潤發等異業整合系統,把影院的客流和商圈人流連通。比如只要在影院附近三公里吃飯的桌子上有一個桌簽,上面寫著今天是《毒液》掃碼購票8.5折,我們通過場景打通激發用戶購票的欲望。”
“手淘新用戶、88VIP會員、銀泰、盒馬會員都能獲得淘票票紅包獎勵。比如手淘的新用戶,我們會給他電影票作為獎勵,第一次在手淘購買電影票的用戶我們也給他獎勵。”
在【話娛】看來,10億的投入的三種形式體現其實是打通了淘票票與阿里其他吃喝玩樂經濟體平臺的聯動,這種聯動或者說共振連接目前也只有在阿里生態下才有可能完成。
但無論是紅包還是會員權益,這些對于非電影用戶而言都是促銷手段,究竟這些手段能夠為淘票票提供多少新增的用戶?
李捷向【話娛】分享了一個事實:淘票票出票票房(GMV)比去年增長了14%,其實主要是增量用戶帶來的。
由此看來,增量的前景還是比較可觀的。增量一直是淘票票的策略,而春節檔和賀歲檔被李捷認為是擴大增量的兩大檔期。李捷向【話娛】透露到:在2019年春節檔,淘票票會投入接近5億的資金和品牌資源。
其實觀眾走進電影院是為了獲得身心上的享受,紅利也好,促銷也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新增用戶的積極性,但長期觀影習慣的養成,最終還是在于優質內容的吸引。
內容長線布局:10億投資20部電影,3億扶持新導演
據悉,此前阿里影業推出了“錦橙合制計劃”:未來5年內將投資20部影片,可以給淘票票在每個大檔期提供穩定的內容支持。
這種支持的代價不低,李捷簡單的算了個賬,“5年20部,也就是每年4部。假設按照投資份額40%到30%,一部電影一般是1.5億到3億,那么每部電影要投入四千萬到七千萬之間,一年兩億左右。”
此外,阿里影業還與壞猴子影業、北京文化等四家公司共同推出了“新導演計劃”,每年將有5000萬的固定投入,共計將投入3億元。
淘票票、燈塔、云智,“三駕馬車”齊驅,不失為阿里影業應對票補被強制取消后的明智之舉。而龐大的用戶基數、大數據、電商及新零售生態體系的支持、充沛的現金資源,這些都是阿里獲取新增用戶的獨有優勢。
“當我們實現了主營業務盈利的時候,我們希望盡快實現市場份額第一的目標。”淘票票的攻勢依然“咄咄逼人”。不過對于目前比較疲軟的電影市場來說,大規模的投入也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行業的信心。
采訪:anny
責編:邱莊
副主編:金宇
應聘簡歷發送郵箱2529607074@qq.com
轉載、投稿、商務合作可掃我
微信號:huayu1905
電話號碼:1316189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