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0年1月1日云南省實現工業大麻合法化后,黑龍江省也將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以法律監管形式允許工業大麻的種植、銷售、加工,東北的麻農也要崛起了!
其實我國早在公元前8000年前就已經開始種漢麻了,《楚辭》中曾將麻列為五谷之一,湖南漢代馬王堆墓出土的陪葬品中就有漢麻的種籽,反倒是今天,由于受毒品大麻的影響,我們對漢麻的認知存在諸多缺失。
首先,從定義上來講:漢麻(即工業大麻,又稱火麻)是四氫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3%的大麻,全球可合法種植工業大麻的國家有30個。
THC:大麻中的主要精神活性成分。
其次,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漢麻應用廣泛,涉及食品、日化、紡織、新能源等14個行業,產品達25000余種。
我國目前主要以漢麻纖維在紡織中的應用為主,少數像云南漢素生物科技等企業種植特種藥纖兼用型漢麻品種(如“云麻一號”,其大麻二酚CBD每畝平均產量為1.032kg,比對照云麻一號高134.6%),用于大麻素的提取。
對于這類企業,未來或可擺脫種植環節。日前,加拿大生物醫療公司INMED利用生物合成技術合成20余種大麻素,其中包括云南漢麻提取的CBD。
說回我國的主力纖維用漢麻,漢麻是短日照作物,縮短日照可以促進開花,但相應纖維產量低;延長日照,則能延遲開花,由于營養生長期延長,植株生長高大,纖維產量高。
所以有了“南麻北種”這一說法,例如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引入吉林“臨江大麻”在哈爾濱地區種植,纖維增產31.4%~35.3%;安徽“六安寒麻”在山西長治種植,纖維增產52.4%。
想要高產漢麻纖維的麻農們,可以仔細研究一下自己的地域條件,選擇合適的大麻品種。目前商用較多的大麻品種,云南的有“云麻一號-七號”系列,黑龍江有“火麻一號”系列。
此前,有用戶在漢麻博士后臺咨詢漢麻的植物生長周期。
漢麻的生長發育可分為發芽期、幼苗生長期(自出苗至第七至九真葉期)、快速生長期(幼苗生長期結束至開花始期)、纖維積累成熟期、開花期和種子成熟期6個階段。
據黑龍江省經濟作物研究所觀察,五常40號大麻在呼蘭4月25日播種,5月10日出苗,苗期47天,快速生長期38天,纖維積累成熟期14天。
北方型漢麻的生長期短,一般100-150天,而南方型漢麻的生長期長,一般150-280天。
下面是些漢麻種植小竅門:
在漢麻整個生長期需要50-70cm的降水量,在發芽期及前6周生長期內,土壤要有足夠的濕度,快速生長期(柱高增加4-6cm/天)土壤濕度宜高,以土壤水分為土壤田間持水量的70%—80%時,生長發育最好,有利于提高纖維產量。
漢麻品種對土壤的PH值要求在5.8-7.8之間,在各種土壤中,砂質壤土最適宜種漢麻,其次是粘質壤土。
如果要留種或者榨油用栽培時,可選擇強光,強光有利于麻株腋芽萌發和花序發育,從而提高種子產量。
在采麻栽培時,弱光能抑制腋芽萌發,減少分枝地進頂端生長,有利于提高纖維產量和品質,此外自出苗后15-40天即進入快速生長期,是采麻栽培的重要時期,在高溫和肥水充足的條件下,能獲得良好的增產效果。
麻瓜們,有啥問題,找博士!有問必答,雖然有的博士也不知道~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