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奇了怪了,來徐州的次數夠多,知云龍山、云龍湖、淮海戰役紀念館、龜山景區,連小兵馬俑坑和假漢城都不曾放過,居然錯過了它還有個戶部山古民居。
若不是湯老師帶我們過來,去看他的新琴館要在此落腳的鄭家大院,依然會錯失。
戶部山說是山,其實就像是個土丘,其貌不揚。
我不喜歡看古墓,由地下世界去想地上的歷史總覺得瘆得慌。
看古民居則能感受到先人的聲息,看他們如何生活。
如何糾結,又如何解鎖。
去驗證書上所說。
這一塊確實應該早來,西楚霸王定都彭城留下的遺跡戲馬臺,就在戶部山頂。
李清照贊項羽不肯過江東那一份做人的尊顏。
文人都喜歡他。
拋卻成敗歷史觀,任性的貴族子弟項羽的魅力,要遠超過地痞無賴劉邦的逆襲。
《晉書·阮籍傳》:“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豎子”,指的就是漢高祖劉邦。
這個詞匯在江蘇方言中仍然存在,稱某人不地道,則嗤之為“豎子”,頑皮的小孩子也叫“小豎子”。
阮籍眼中,劉邦及其手下能夠成名、成功非常荒誕。
老話講英雄不問出身,可你看助他打天下的身邊那一群,也太奇特了:周勃吹鼓吊喪,樊噲屠狗賣肉,韓信潑皮混混,灌嬰賣卜算褂,蕭何是芝麻官的師爺,陳平吃哥哥白食還盜嫂……
劉邦本人就是沒有任何人生準則的無賴惡棍。
若是項羽成就了大楚,建立了漢唐功勛,中國歷史是什么樣,徐州又是個什么樣,還真值得好好去想。
徐州古代水患頻繁。
宋代以來,黃河奪泗入淮,流經徐州,往往泛濫,淹沒州城;但戶部山因地勢較高而免遭覆頂之災。
1624年,徐州戶部分司署主事張璇為避水患遷往戶部山上。
中央機關分部坐落于此,大概成了山名的由來。
戶部山靠近城池,又不怕大水,有錢有勢的官宦之家和富賈豪門紛至沓來,成為了富戶們爭相趨居之地。
久之,在戶部山居住便成了徐州人富貴和身份地位的象征。
就像現在的人有棟大別墅住,開著奔馳、寶馬出入。
但“窮北關,富南關,有錢人住戶部山”之說聽來是很刺耳的。
市井文化心態有個突出特點:由對大富大貴人家的傾慕,蓄積成一種強烈的好奇和比較心。
過去窮人家窩在炕頭包頓肉餡餃子吃,他會咂咂嘴想:皇帝也不過如此吧。
宮廷里的事情平民百姓永遠都有窺探的欲望,你可以按照小百姓的趣味胡扯八道所謂“宮斗戲”,絕對放心會有人樂此不疲的去追捧。
在民間,比的是誰家的戲臺子大,誰的庭院精美,誰家的樓臺更高。
到現在,暴發必定要顯擺到奢侈,近乎愚昧的偏執。
想想,還是當年的仰慕和自卑導致的血脈噴張。
市井這個文化心態倒也不是草根、平民獨有。
把“翰林”夸張的大書于門楣正中,將圣旨標榜于門頭,有一塊名正言順的“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下轎”的石碑便是家族無上的榮耀。
皇帝也推潑助瀾,歷朝歷代數不清的旌表;而豪門大戶也在不停的炫耀。
這就是缺乏貴族文化傳統的社會特有的景致。
古老的社會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和狂熱,不過在今日變成了金錢世界赤裸裸的瘋癲。
還是在一條線上。
這也是“未絕的弦歌”。
作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