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關于愛情的文學蜜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元遺山之問,何人能對?這是詞人的感嘆,更是在叩問人們的情感世界。人們往往通過實際經歷作出最真實的詮釋: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王寶釧苦守寒窯十三載,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吳三桂六軍沖冠怒,李香君血濺桃花扇,莫不如是。古往今來,人們上演了一幕幕或感天動地或平凡無奇的愛情故事,不管哪種愛情都逃不過文人的慧眼,文人將它融入自己的創作當中,男人是愛情中釀造醇香的酒壇,女人是愛情中最讓人思緒飄逸的芳香,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永遠是最動人的樂章,它刺激了文人的靈感味蕾,于是文思如泉涌。文學因愛情成為秀美鴻篇,像一串串甘美的蜜餞貫穿愛情萌生發展結束的全過程。
哪個少男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詩經》里說:“關關鳩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薄八^伊人,在水一方”。愛情不經意間就出現了,有“郎騎木馬來,繞床弄青梅,同住長干里,兩小無猜疑”式的從小就感情甚篤,長大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有“人面桃花相印紅”式的美麗邂逅,空留遺憾;更多的是自己尋尋覓覓,“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是在尋找另一半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又柳暗花明。尋尋覓覓的蒼茫人海中,一眼望去,前世今生的凝定都在電石火光這一望之間,宿命的相逢讓他想起在哪處曾相見,像柳素梅和杜麗娘緣定三生,像黛玉初見寶玉之時所說:“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見過,好眼熟”寶玉則說“這個妹妹我見過”。
相見了相識了相戀了,戀愛卻不能常相廝守,只能紅豆寄相思。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是詩經里的句子,描寫戀人相思的文學作品太多太多,有“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式的翹首企盼,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獨憔悴”式人比黃花瘦,有“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式擔心冷暖,有“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早知恁地難拚,悔不當時留住。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式的懊悔,有“夜長橫枕意心歪,月斜三更門半開。短命至今無口信,肝腸望斷少人來”式的埋怨。當然寫得最絕的要算李清照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相愛的兩個人私許終生,并立下海誓山盟。“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意”。不得不提《上邪》那首詩:“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蒼天在上,我十指指天對著我心愛的姑娘盟誓,愿意與你相愛,讓我們的愛情永不衰竭,除非山峰被夷為平地,江河湖海干枯竭盡,冬天雷聲大作,夏天雪花漫天,天地合一重回混沌,那時我們愛情才可以決裂。盟誓錚錚,兩個人果真相依相偎,舉案齊眉,相夫教子,把酒吟詩,風花雪月,雙宿雙飛,像紅拂女李靖功成名就,像杜麗娘柳夢梅花好月圓,像西施范蠡泛舟湖上,或是像楊過小龍女隱住山野,豈不快哉!
然而有情人終成眷屬,往往成為人們的美好愿望,再美好的愛情也得面臨各種阻力,董永七仙女被玉帝拆散,牛郎織女則是被王母拆散,還有一對也是王母的功勞那就是三圣母劉彥昌,就連法海也擔當過這種角色。神話中如此,現實中何嘗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是壓在封建社會男女愛情頭頂上的五行山。父母的喜惡往往成為一段美好姻緣成敗的關鍵,比如大詩人陸游與唐琬的愛情即是如此。
陸游與表妹唐琬從小青梅竹馬情深意重,成人后結為連理。其時因陸游不愿迎和當朝權貴,雖有滿腹才華卻科舉不第,陸游母親認為是唐琬和陸游感情過于纏綿耽誤了陸游的功名,加上唐琬婚久不孕,對唐琬很是不滿橫加指責,后又聽信尼姑讒言陸唐二人八字不合唐唐琬是陸家掃帚星,于是陸母要求陸游休了唐琬。情愛彌深的二人當然不肯,陸游更是在母親面前哀告苦勸,陸母卻以唐琬不孕為由以命相逼,陸唐兩家找不到反對的理由,陸游不得已只有遵從母愿另娶王氏,唐家憤怒之余將唐琬嫁與名士趙士成。六年之后,陸游再次不第到沈園游玩排遣心情,不料邂逅了唐琬趙士成夫婦,唐琬向趙士成簡述他們兩人過去種種,趙理解并讓唐琬給陸游送來酒菜撫慰,此時此景讓壓抑已久在陸游內心深處舊日柔情萬般情懷噴涌而出,望著唐琬趙士成遠去 的背影,乘著酒興,在沈園的墻壁上寫下著名的《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園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還記得當年同樣在這春色滿園的地方,你紅潤柔軟的手捧出久封的黃酒,對著我說郎啊請滿飲此杯。而今的你就像禁宮高墻上撩人的柳枝,讓我思念卻無法觸摸,你捧上的這即使如宮中宴品的黃藤酒此時也是苦的,叫我如何下肚。嗨,怪誰呀,是母親的原因,像強勁的東風一樣將我們濃郁的感情吹散,讓我們的美好時光那么短暫,幾年來對你的思念那份離愁,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錯錯錯,怪母親的專橫無情,怪我不能把你留在身邊。春色還像當年那樣迷人,你呢卻消瘦了許多,還在想著我們的過去嗎,那又能怎么樣呢,還不是白白愁苦了自己,淚痕劃花了臉上的胭脂濕透了薄綢的手帕。桃花被東風吹落,沒有當年那樣相映紅,這池水不也干枯了么。然而,我對你的愛的誓言,還像當年從沒忘記,就算將我的愁苦對你的苦苦思念寫在錦絲上,又如何讓你明白。罷了罷了。
之后陸游遠赴抗金前線,他希望在烽火連天的戰場能忘卻那段往事。一年后,唐琬再游沈園,看到陸游的那首《釵頭鳳》,于是也寫了首《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殘痕,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千秋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就像黃昏時分的急雨對美好的鮮花一樣無情。是啊,一場雨水,到了天明也就會被風吹干,臉上卻仍殘留著這一夜因思念你回想過去美好時光的淚痕,想把這些寫下來,思緒太亂,做不到,只好一個人靠這欄桿心底訴述我對你的呼喚,難啊,想忘記你難啊,想忘記和你在一起的時光難啊,想和你傾訴心聲更是難上加難。如今不同往昔,我們各自另有家庭,相去千里,我常常因過去的事不能忘懷,一病不起 ,夜深人靜,聽著遠方的號角聲,讓我一陣心寒。即使這樣,還要擔心被別人問起,只好將對你的思念忍在心里,強作歡顏??墒?,瞞能瞞過誰呢,瞞得別人瞞得過自己嗎。
不久唐琬就郁郁而終,陸游四十年后回歸故里再去沈園,因為那是他和唐琬相會的地方,更是他和唐琬訣別的地方,這也印證了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此后直到病逝前他多次去沈園,寫下了十幾首詩詞,那里承載著她對唐琬的無限眷戀,對那段感情的不甘和無奈。一段美好又凄美的感情經歷牽絆了這位偉大的詩人的一生。兩首《釵頭鳳》一唱一和,珠聯璧合,纏綿了整個南宋文學史,同時也給后人上演了一場痛徹肺腑的愛情悲歌,千古絕唱。
俗話說:“寧拆一座廟,不拆一段婚”,身為女人的陸母將恩愛鴛鴦活活拆散,當我第一次知道這個故事,我認為陸游應該更堅決更徹底地去捍衛自己的愛情,如果像焦仲卿劉蘭芝那樣,或是韓憑化相思樹,即使殉情那也轟轟烈烈。后來我理解了,陸游不是焦仲卿,所處時代也不是漢末而是提倡存天理滅人欲的南宋,什么是天理?百事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什么是人欲?自由的思想和愛情追求,陸游呢優秀的知識分子代表立志抗金報國注重孝道,陸游只有屈尊母意,盡管他對唐琬的愛情至死不渝。其實,拆散他們愛情的不只是陸母,而是那束縛人們思想的吃人的封建禮教和傳統世俗觀念。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而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與樹之間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不能在一起?!笔谴笤娙颂└隊柕脑姲桑@ 首詩里還有一句:“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魚和飛鳥的距離,一個在天,一個卻深潛海底”。
一個天上,一個海底,距離能不遠嗎?那么一個活在人世間,一個命赴黃泉,豈不也是最遠的么?面對心愛的人拋下自己去了另一個世界,那又是一番感受,寫出來就是悼亡詩詞。悼亡詩在詩經中就有,后來的潘岳則是把悼亡詩寫得極好的一個,我卻喜歡蘇軾的那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死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是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十年了,你撇下我去了那個世界,已十年,陰陽兩隔,音訊茫茫,不知你在那邊過得可好。以前總以為時間長了,要忙得事情多了,自然就會將你淡忘,可是我錯了,很多時候很容易情不自禁得想起你。可惜,你睡在千里之外的故鄉那座孤墳里,我無處訴說我對你的思念,我在這里說不知你是否聽得見。嗨,聽得見又如何,就算我們見面了,你也不一定能認出我,我現在胡須花白,臉上早已布滿了歲月風塵。昨天夜里我還夢見你來著, 我夢到我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你正對著窗臺上得鏡子梳妝打扮,是為迎接我嗎?你我四眼相對,平時有千言萬語 要對你說,此時卻一句也說不出,眼淚倒是不爭氣地流個不停。醒來才知道,是一場夢,你已經故去十年了,我還是沒法將你忘記,相必今后都沒法忘卻,每個明月之時,我都會想念家鄉荒涼山岡的孤墳,因為那是你長眠的地方。
或許是天妒紅顏,蘇軾愛妻王弗剛剛二十七歲就香消玉損,但和唐婉比起來她是幸運的,有蘇東坡這樣至情至性的男人相伴,擁有完整美滿的愛情,即使長眠孤墳,我想她也可以含笑九泉,她并不孤獨。唐婉雖經歷兩個優秀的男人,心靈的創傷痛不欲生。唐婉與陸游 的愛情悲劇不只是他們兩人的悲劇,是一個時代的悲劇,更是中國遭遇幾千年封建禮教壓迫的悲哀。
六百年后,另一個譽滿京華的詞人重復著前人的故事,他是納蘭性德。納蘭的初戀是他的表妹,當兩人墜入愛河如癡如醉的時候,一道圣旨徹底割斷了他們的幸福,她被選秀入宮成了叱咤風云一代君王的人,“一生一代一雙人,怎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面對不可抗的君威,只能用低聲呢喃來舔舐自己心中的苦楚?;蚴巧n天可憐他的多情,又或是愛神彌補康熙奪愛給他帶來的虧欠,父母安排的婚姻給他又一次愛的春天,當新娘盧氏端坐在自己的面前,兩人一見鐘情?;橐雒罎M,幸福多多。有詩為證:“洛神風格麗娟機,不見盧郎年少時,無限深情為郎盡,一身才易數篇詩”。你就是我心中的洛河神女,要是早些認識你多好啊。幸福來的那樣的突然,去的也那么的突然。三年之后,盧氏卻難產而撒手人寰。納蘭嚎啕大哭,哭聲叫人斷腸?!扒嗌罎癖椋瑧{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缸。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凄涼。愿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 咫尺玉鉤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殘陽。判把長眠驚醒,和清淚,攪入椒漿。怕幽泉,還我神傷。道書生薄命,宜將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圓密誓,難禁寸裂柔腸”,這哪里是用筆墨寫的詩詞,分明是納蘭的一滴滴血和淚。然而故事沒有結束。之后納蘭續 關氏嚴氏,卻再也沒有和初戀謝娘亡妻盧氏那樣風月無邊,天地浪漫。直到 邂逅詩詞才女沈宛才有激起愛意知己之憐,正當納蘭有迎娶之意時,卻不得不面臨來自家族的強烈反對,只因沈宛身份卑微又是漢家女子,違背滿漢不能通婚的祖制,納蘭為此不惜和父親反目,之后納蘭大病一場,然而這一切,沈宛看在眼里,她覺得是自己讓納蘭父子不和以致納蘭百結愁腸,愧疚和自責讓沈宛抑郁,或許只有自己的離開,兩人才得以解脫,納蘭也可以和父母重歸如好,于是沈宛決然回到家鄉江南,這一走,帶走了納蘭所有的希冀和幸福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飛雪乍翻香閣絮,春風吹破膽瓶梅,心字成灰”帶著滿腹的詩詞才華和愛恨情仇納蘭故去,只留下那讓后人唏噓不已的悼亡詩詞。納蘭貴為皇親貴胄,仕途平坦,大器早成,才華橫溢,卻因多情不壽,是其對愁緒的過于糾結,更是對遺憾的過于執著,因為他是納蘭,“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秋扇”,他不是蘇軾,無法從“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是古難全”中解脫;他也不是秦觀,沒有他“兩情若是長久時,豈在朝朝暮暮”的灑脫。
近代的林覺民給了我們另一種感動。他的《與妻書》是寫給愛妻的訣別書,書中洋溢這自己對愛妻的無限愛戀和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可他卻要舍她而去,何也?“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乘心快意幾家能轂?”“吾充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去不顧汝也”。我非常愛你,也就是因為愛你,所以才有勇氣去死,自從認識你以來,我就希望天下所有有情人像我們一樣恩愛最終結為連理,可是這世道,家國不保,遍地血雨腥風,兇狼惡犬橫行, 有幾家能稱心如意?因為愛你,所以我要幫助天下人去不受任何干擾的去愛他們所愛的人,所以我才敢先你而死不顧你呀。這是七尺男兒對愛妻的兒女情長,更是革命先行者胸懷天下舍小家為大家的大愛;這是感情至深的愛情贊歌,更是激昂慷慨的正氣之歌,激勵著無數仁人志士抱著國事不平何以為家的信念奮勇前行。原本是為了寬慰愛妻的家書,不成想讓妻子更加悲痛欲絕,最終郁郁寡歡病逝。
或許大多數的書中的關于愛情的故事沒這么悲情,像唐傳奇,三言二拍,小說戲曲為了滿足讀者美好的愿望大都有一個大團圓式的結局,而風靡一時的張愛玲,三毛,瓊瑤的小說更是如此,即便是勞燕分飛,最后也能破鏡重圓。所以在現實中當情感不給力的時候,人們用“真正的愛情在童話里,在小說中”聊以自慰。
或許我對悲情的故事著筆太多,其實只是由于他們的故事賺取了太多人的眼淚,最純粹的最真摯的眼淚不就是一部最不朽的篇章么?今天我們讀陸游和唐琬,我們不僅要向他們的執著堅貞致敬,還要為真正自由的美好愛情去追求去抗爭去奮斗,去擺脫世俗的偏見。這樣得來的愛情經過用心經營必定修來正果,加上文人的良苦思量,又是極其甘美的文學蜜餞。
還是裴多斐說得好:“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禾子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