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父母文
文/聞雙全
時光荏苒,慈母仙逝已三周年矣!兄弟們商定為先父母立碑,大哥囑我擬祭文。惟念與先父母共處數十載,吾心凄惻,點滴恩澤,展現眼前:
先父幼年左臂致殘,不能從事農村重體力勞動,上世紀五十年代,上有我爺我婆兩位高齡老人,下有我兄弟四個贏弱孩童,八口之家,老幼嗷嗷,衣食、醫費、學費無一得免。可謂家徒四壁,清貧困苦,年年超支戶。仰賴先父母竭蹶操持,一家老小尚能溫飽。
三年自然災害,吾家幸有七顆老柿樹,得以接濟度日。歲逢霜降,全家摘柿子璇柿餅,晝夜忙碌。寒冬臘月,先父披星戴月,肩挑兩叵筐旦柿,翻越荊山原,去往三原縣陂西鎮趕集,來回六十華里,弱殘之軀,哀哀我父。
先父為人純樸厚道,厚親情重孝悌。爺爺有螟蛉子,是為先父長兄,早年被抓壯丁從軍在外,返鄉后重組家庭。長兄夫妻早逝,子女尚幼,先父倍加關照,直至其成家立業。祖母攜幼子再嫁聞家,是為先父二哥,自幼勤謹勞苦,深得先父恭敬,家有好飯菜,必請二哥共嘗。
六十年代末,我大哥二哥先后參軍從戎,母親又生育了兩女(一殤)一男,操持家務依然艱難竭蹶。阿公半癱炕上,吃喝拉撒睡,母親背出背進,十數年如一日,沒有半句怨言。八口人的飯一大鍋,然第一碗,必先盛給我爺爺。端飯時,母親總是告誡我們:“兩個手”?,F在回想,這應該是我的禮儀的第一課。
父親左臂殘,不能絞水,我幼年只知道母親絞水擔水,直到兒子能夠助力搖轆轤到后來擔水。母親平日里每天要參加生產隊勞動,回家要做八口之家的兩頓飯,還要喂豬喂羊,每晚要紡線到半夜。那年月全家人的衣服鞋襪,全憑母親手工,八口人穿鞋,一人一雙就要納十六個鞋底,何況單鞋棉鞋小腳鞋。
記得母親生妹妹,第二天即下炕做家務,因為一家人要吃飯,豬羊雞要喂食喂草。我蒙屈囹圄,母親曾數百里外獄中探望我,看到母親穿得衣服上用紗布綴滿了補丁,我心中滴血,強裝笑顏。家中分家后,母親連一塊像樣的補丁都沒有了啊。
我恢復工作,四口之家一份工資艱難生活。然母親還有未成家的幺兒老五。我每月都要回家看望父母,母親無奈央我:“你弟弟的事情你要管哩?!蔽易駠诓贿z余力,求人花錢跑路,白眼冷遇,在所不辭,使盡渾身解數,終于把五弟培養成為優秀汽車司機,并娶妻成家,兩子健康成材。
父母親一生樂于助人,無論別人大小事,只要能辦到,都會盡力。有的人借父母親賬債長期未還,父母親也就算了。父母親一生互敬互助,從不生氣拌嘴。父母親養育五子一女,后來又娶了五個兒媳,婆媳相處和睦親然,幾十年間從未在二老的口中聽到對兒媳的抱怨話或者是非話。
三姑、舅舅晚年困頓,長來我家居,數月半載,父母親始終以禮侍之,從無怨言慍色。
吾中年后崇研佛道,堅信因果。我們的平安當是父母親的蔭騭。吾常自省,不為已甚。總覺得與人與世甚少虧欠,然今反思,確有兩欠:一欠高堂父母;二欠國家社稷。欠高堂父母者深恩未報,欠國家社稷者未盡“匹夫之責”。
慈母仙逝第二天,在去往瑩地舉行“開墓口”儀式的路上,我翹首云端,一褐色的鶴正向西北方緩飛,其意眷眷。我堅信這就是我的母親,她要去天國了。
愿父母親在極樂天國安祥!愿我們在父母的蔭騭中得到佑護!
荊山巍巍,漆沮湯湯。光前裕后,山高水長。
不孝子 聞雙全泣血跪書
公元2022年12月22日
暨農歷壬寅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轂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