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到來總是那么意外,但對于有些人來說,他們早早就有防癌意識,并且年年都做健康體檢,卻也遭受了這樣的不幸。為什么健康體檢沒能早發現腫瘤的信號?
健康體檢≠防癌體檢
事實上,一般健康體檢和防癌體檢有很大的差異,健康體檢是無法代替防癌體檢的。
01
差異一:目的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9年8月5日頒布衛醫政發〔2009〕77號文件《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提出“健康體檢是指通過醫學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進行身體檢查,了解受檢者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疾病線索和健康隱患的診療行為。”現在的健康體檢項目重點在于發現發育異常、心臟病、糖尿病、營養不良、感染、肝/腎功能衰竭等。
防癌體檢的目的是在人群中發現早期或沒有癥狀的腫瘤、癌前病變或者癌癥發生的高危因素,能讓人們在未出現腫瘤相關的臨床癥狀或癌細胞發生侵襲之前,通過防癌體檢將其查出。
02
差異二:檢查項目有差異
健康體檢的項目通常包括血常規、血生化、尿常規、胸片、心電圖、超聲等;而防癌體檢針對不同的癌種,其檢查項目也會有差異。
健康體檢的項目看起來已經很全面,難道也不能代替防癌體檢嗎?
確實不能。
當然,也不是說健康體檢對于發現早期腫瘤毫無用處,比如B超在發現各種腫物結節方面就很有優勢,臨床中一些腫瘤患者就是因為體檢中發現了異常的腫物或者結節,進而確診了腫瘤。
但總體來說,要以發現早期腫瘤為目的,做一般健康體檢的效果并不顯著。
03
差異三:對體檢結果的解讀
對檢查結果的解讀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不是說只要有一些醫學素養就能夠完全解讀的,因此,對于檢查結果的解讀也是體檢的重要部分。
腫瘤疾病相比一般的慢性病更為復雜,相比于對一般檢查的結果解讀,防癌體檢的結果解讀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腫瘤診斷能力、危險因素評估及對各項檢查指標綜合分析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專業的防癌體檢與解讀對于發現早期腫瘤都是非常重要的。
防癌體檢該怎么做
上文說到了不同癌種的防癌體檢項目有差異,那到底該怎么做呢?
其實,防癌體檢會根據年齡、性別、是否高危等有不同的篩查項目和篩查頻率。根據2019年最新發布的《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建議》,針對中國最高發的6種癌癥[1],推薦您以下篩查和預防建議:
肺癌(男性第一高發癌癥)
胃癌
結直腸癌
肝癌
女性乳腺癌(女性第一高發癌癥)
食管癌
更多癌種的篩查建議,推薦您閱讀《每年300萬人掉進腫瘤“魔爪”,14種腫瘤的篩查和預防刻不容緩》
近年來,市面上的防癌體檢套餐層出不窮,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這里給您一些建議:
參考官方出版的防癌篩查建議,比如上文提到的《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建議》;
咨詢專業醫生;
不是越“高端”越貴就越好,合適才最重要。比如PET-CT檢查,雖然精確,但放射劑量大,會對人體造成輻射傷害,且價格昂貴,對于普通的健康人群來說,損傷大于受益,不適合用作常規早癌篩查.
健康生活,從防患于未然做起;
若不幸患癌,積極規范治療亦能帶來希望。
參考文獻
[1]鄭榮壽,孫可欣,張思維等. 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 2019, 41(1):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