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是一個奇怪的城市,GDP近萬億,超過大部分省會,但城區卻很小,建成區面積22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240萬,典型的二線的經濟三線的城市。與之相比,溫州GDP僅6600億,但城區人口多達300多萬,這還是在溫州多山,已經沒有多少發展空間的前提下。溫州城區與樂清市、瑞安市、永嘉縣的城區已經連為一體,人口加起來接近500萬,有了特大城市的雛形。近年溫州城區逐漸發力,已經從從沿江城市變成了濱海城市,走出了城市運營的重要一步。
反觀南通的城市化進程則要緩慢的多:南通常住人口732萬,主城區240萬,中心化率僅32.7%,而且老齡化非常嚴重,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30%,老齡化率全國第一,達到了國際深度老齡化標準。人口是城市的血液,缺少年輕人口的城市沒有活力、沒有前途。
老齡化問題不是小問題,日本經濟問題的根源其實并非所謂“廣場協議”,廣場協議充其量只是推波助瀾,真正讓日本由盛而衰的是人口。日本人口出現了兩大致命性趨勢:
1、自我腐化、自我封閉。作為島國,日本本身就有自我封閉的文化傳統,在成為發達國家后,日本社會迅速“宅化”、“腐化”,年輕人要么自我封閉、不參與社交活動,要么醉生夢死、貪圖享樂,有上進心、有野心、想成就宏圖偉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可以說日本從80后開始,連續四個世代都是被毀掉的一代。中國也有部分年輕人受這種墮落文化影響,以網吧為家,以游戲為生命,日以繼夜,燃燒青春和生命。
2、人口老齡化。65歲以上日本人占比28.1%,60歲以上占比超過30%,整個國家深度老齡化。目前日本人口正以每年100萬的速度減少,照此趨勢,如果沒有外來移民,到2100年日本總人口將降至6000萬左右。目前,維系日本社會正常運轉的底層勞動力主要來自中國和東南亞,如果沒有這些“研修生”,日本根本無法維持“體面”的生活。
為了避免十年后的人口性經濟衰退,南通亟需吸引年輕外來人口,改善人口結構,提高中心化率,提升消費市場規模。而實現這些目標的唯一手段就是:城市運營!
城市如同企業,要么做大做強,要么被競爭對手超越,在競爭的世界里沒有佛系,除非你很小,像麗江、三亞那樣專心做旅游城市。
近日,南通城市運營終于邁出第一步,開啟“崇川區+通州區+海門區”的大城戰略。現在通州理論城區面積已經占全市總面積的近一半,達到3000多平方公里,看來南通未來所謀非小,至少是特大城市級別!
此大城戰略如果能順利推進,樂觀估計,未來十年南通城區人口會增加150-200萬,城區總人口達到400萬左右,這個人口量是未來二線城市標配,因城市擴張所帶來的GDP增量(房地產、消費、工作和創業)約3000億左右,足以保證南通未來GDP達到3000億美元級別,坐穩二線強市地位。這個經濟體量放眼世界,也有一席之地,可與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悉尼、土耳其經濟中心伊斯坦布爾比肩。
南通面積8001平方公里,擁有長三角核心區最大可開發土地,這是南通最大的經濟資本。未來南通應攜土地優勢,積極融入上海都市圈,與上海共通共融,急上海所需,攜手發展,共襄盛舉,共同打造世界第一大都市圈。我對南通的發展建議如下:
1、發展生態農業、高端農業,做長三角的菜籃子;
2、提供土地,吸引上海、南京的大學在南通開設校區。大學畢業生是一座城市人口增長的重要渠道。南通目前僅有兩所大學,在校大學生2萬人,這對一個二線城市來說著實少的可憐。如果南通早幾年下手,目前在校大學生應該已經超過十萬,十萬年輕人能給南通帶來的可不僅僅是人口;
3、穩定房價,確保房價在長三角核心區最低,吸引周邊年輕人落戶;
4、承接上海、蘇州、無錫等制造業產業鏈,努力創造就業機會、吸引外來勞動力;
5、大力開展養老產業,變劣勢為優勢。未來長三角老齡人口將達2000萬,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產業。
6、城市重心向蘇通長江大橋區域轉移,積極融入上海都市圈。
7、大力發展服務業,發展市區經濟。南通三產占比僅46.4%,低于全國平均值10個百分點。大城戰略啟動后,未來城區人口有望翻倍,將給商業、餐飲、娛樂、文化、教育、醫療等帶來巨大機遇。
8、在軌道交通上積極融入無錫、蘇州、上海交通網絡。可以聯合崇明、常熟、太倉、張家港共同發展輕軌網絡。
9、開發長江入海口短程郵輪線路,將農業旅游、農家樂、休閑度假與郵輪旅游結合起來,主要目標群體就是老年人口,這也是養老產業的一部分。
10、利用南通成本低、離上海近的優勢,開發一些眾創空間、青年創業基地、創意產業園,吸引上海人才來通創業或設立生產基地。
希望南通大城崛起之路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