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切傷口一直痛,坐臥不寧!”
“寶寶一直哭,夜里隔幾小時就要起來喂奶”
“自己邋遢困倦,爸爸也累得沒個好心情 …”
孤獨、負罪,產后抑郁為何如影隨形?
回復「產后抑郁」查看本文。
隨著我國人民對衛生需求的不斷提高,對于精神疾病的重視程度也逐漸上升。精神障礙的高發期常見于妊娠早期,妊娠后期以及產后。而在妊娠中期的婦女,其發生精神障礙的情況較少發生。在妊娠早期,不期而遇的妊娠會導致焦慮和抑郁。在妊娠后期,孕婦可能對即將到來的分娩產生擔憂和對胎兒的正常產生焦慮。
據統計,約50%-70%的女性出現輕度抑郁癥狀,10%-15%的產婦患有產后抑郁障礙①。而在產后及哺乳階段,抑郁是臨床最常見的癥狀。由于此時孕婦體內的激素水平劇烈變化,加之各種社會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因而是孕產婦精神疾病高發的時期。據統計,全世界產后抑郁的發病率在6%-54.5%之間,在我國大約為20%左右。因此,本文對產后抑郁的相關知識進行簡單的介紹。
1
什么是產后抑郁?
產后抑郁是指:婦女生產后6周內發生的,持續至少2周的以情緒低落、心境不穩定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換句話說,產后抑郁就是產生于生產以后一段時間之內的抑郁癥狀,被歸入產后精神障礙的一種。按照《牛津精神病學》中的分類,產后精神障礙可以劃分為
①產婦憂郁
②產后精神病
③輕度或中度的慢性抑郁障礙。
情緒低落,疲勞感,不恰當的自卑和自責是輕中度產后抑郁的主要的臨床表現。有的患者也可以出現顯著的驚恐癥狀。
請注意,上文中的“產婦憂郁”并不是抑郁,而是指正常分娩的產婦歷時短暫的易激惹、心靜不穩定和發作性哭泣的表現。這些癥狀在產后3-4天達到高峰,并且自發緩解。
2
產后抑郁的病因是什么?
第一、是產婦內分泌的變化。劇烈的雌激素,孕激素的變化被認為是導致抑郁發生的危險因素。
第二、是環境的因素。有的產婦會出現產后的尿潴留等現象而造成身心的影響;有的產婦由于無法哺乳而焦慮不安,因而影響睡眠。也有的產婦由于分娩后家庭成員對自身的遷就態度發生改變而產生了煩躁,焦慮和恐懼等情緒。除此之外,早年家庭關系不和諧,婚姻問題,不良生活事件等均是產后抑郁障礙的重要危險因素;
第三、是既往的抑郁史及抑郁障礙家族史。特別是伴有產科并發癥和身處于社會逆境的情況下。但是,目前并沒有發現有關的生物學證據。
3
產后抑郁如何處理?
大多數產婦發生的產后輕中度抑郁癥狀可以在2-6個月后自然恢復。必要時,可以給與心理支持治療,如:幫助患者理解產褥期可能出現的問題,加強家庭成員的教育以避免出現增加產婦壓力的環境出現。但是,一旦抑郁癥狀持續存在2周以上,顯著影響產婦的自身健康、照料嬰兒職責及人際關系等社會功能,應考慮診斷為產后抑郁癥,并且采取藥物或心理治療。
上醫治未病,隨著人們對疾病的預防意識逐漸增強,如何預防產后抑郁的發生更加重要。在產前宣教時,要讓丈夫理解產婦的不易,充分估計到產褥期妻子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以便給與正確的關懷和引導。此時家庭的支持也是防止產后抑郁發生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婦產科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2) 《抑郁防治指南》,中華醫學會主編;
3) 《牛津精神病學教科書》,原著:Michael Gelder等,主譯:劉協和
作者:趙羽西
審閱:北京協和醫院 婦產科 馬良坤副教授;心理醫學科 史麗麗主治醫師
編輯:野豌豆苗
注:當當尚處預訂狀態,天貓人衛旗艦店已有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