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代始于唐朝,止于宋朝,是中國歷史上自五胡十六國之后的第二個大亂世,與大多數朝代末期的情況一樣,唐朝末期也爆發了王仙芝與黃巢的農民大起義,王仙芝與黃巢時聚時散,一會聯手對抗唐朝,一會又各自為戰,最終王仙芝戰死,而黃巢在轉戰了大半個中國之后,終于打進了唐朝都城長安城。
而當時唐朝皇帝唐僖宗則如同當年安史之亂的唐玄宗一樣,逃往蜀地,黃巢占了長安之后,就開始稱帝,自稱大齊皇帝,然后開始花天酒地,醉生夢死,黃巢出身鹽販,家庭富裕,又沒什么才能,打進長安后根本不懂管理政權。
沒多久,唐軍開始反擊,唐僖宗征調李國昌、李克用父子及沙陀兵一起反攻黃巢,在此戰中,黃巢部將朱溫因為不敵唐軍,再加上黃巢身邊有人對朱溫不滿,直接導致了朱溫投降了唐朝,而另一方面由于李克用的沙陀軍打敗黃巢,黃巢軍被迫退出長安,轉戰陳州,隨后不久在陳州之戰中戰敗被殺。
黃巢雖然被殺,但是黃巢的起義沉重打擊了唐朝的實力,而在唐末時期,各地藩鎮節度使也逐漸開始自立割據,背離唐朝中央朝廷,在打擊黃巢起義中崛起了兩大勢力,一是黃巢舊將朱溫,另一個是沙陀族的李克用,而且在一次打敗黃巢的慶功宴會上,李克用看不起朱溫,而朱溫一不做二不休想直接偷襲殺掉李克用,但沒有成功。
就在唐軍與起義軍打仗期間,唐朝朝廷也不安分,黃巢被趕出長安后沒多久,唐僖宗又回到了長安,之后因為宦官田令孜想搶奪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的池鹽利益,雙方發生戰爭,王重榮聯合了李克用,大敗田令孜、朱玫和李昌符的聯軍,結果田令孜再次帶著唐僖宗逃往鳳翔,而朱玫則趁機立襄王李煴為帝,引發了唐朝朝廷的政治危機。
后來唐僖宗聯合各節度使討伐李玫,李玫、襄王李煴都在動亂中被殺,這么一折騰,一年之后等到唐僖宗再次回到長安時, 就病倒了,沒多久,就去世了,唐僖宗死的時候只有27歲,之后唐僖宗的弟弟李曄在宦官的擁立下為帝,這就是唐昭宗。
唐昭宗在位時期,藩鎮、宦官、皇帝三者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但是唐朝中央政府的實力卻在不斷下降,唐昭宗首先在宦官的政治斗爭中,奪取了政權與兵權,之后開始討伐不服從的藩鎮,結果討伐李克用的戰爭不順,使得唐朝朝廷威望下降,其掌控的禁軍也在戰爭中損失殆盡,最終受制于李茂貞與朱溫,唐昭宗在位16年,最后被朱溫派人殺害。
朱溫還假模假樣地立了唐昭宗的兒子為傀儡皇帝,之后為了自立為帝,殺死了唐朝重臣30多人,然后讓傀儡皇帝禪位,于是朱溫就建立了五代十國的第一個政權-后梁,朱溫就是后梁太祖,這一年是公元907年,是唐朝滅亡的最后一年,也是五代十國興起的第一年。
朱溫定都開封,他的地盤主要在今河南、江蘇、山東及湖北北部一帶,朱溫雖然建立了政權,但是仍然沒有實力統一天下,而唐朝地方藩鎮勢力有些比較強大,比如占據山西的李克用、占據陜西的李茂貞等人,朱溫北伐山西李克用,恰值李克用病逝,但被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打敗,朱溫親征河北也被李存勖擊敗。
朱溫回師后病了一場,他這一病,他的幾個兒子開始爭奪太子之位,朱溫認為自己的親生兒子不中用,于是想把帝位傳給養子朱友文,結果朱溫的兒子郢王朱友珪知得知了這事,聯合了禁軍統領韓勍一起帶兵進入皇宮,殺了朱溫,賜死了朱友之,自立為帝。
朱友珪稱帝后,朱溫的另一個兒子朱友貞不服,起兵反對朱友珪,朱友珪兵敗自殺,最終是朱友貞稱帝,由于朱友貞是起兵殺了朱友珪才稱的帝,這引發了朱溫兒子們之間的矛盾,朱友貞開始排斥宗室,內部矛盾不斷激化,導致了后梁的衰弱。
公元923年,李存勖正式稱帝,延續了唐朝的國號,但歷史上稱其為后唐,同年后唐軍攻打后梁,后梁不敵,后唐軍攻入開封,后梁末代皇帝朱友貞自殺而死,后梁滅亡,只存在了16年時間,歷史就進入了后唐時期,這是五代十國的第二個朝代。
李存勖所建立的后唐政權因為滅亡了后梁,成為五代十國中勢力最強的政權,但是李存勖打仗可以,治國還不如朱溫,他重用憐人(演員)與宦官用來牽制朝臣與將領,晚年也是醉生夢死,沉迷酒色,晚年還派兵滅亡了西蜀。
由于李存勖治國不善,導致國內叛亂四起,河北一帶發生叛亂,李存勖派李嗣源率軍平叛,李嗣源是李克用的養子,結果李嗣源在魏州被叛軍劫持,被逼加入叛軍,后唐叛軍反而擁戴李嗣源,于是李嗣源率軍攻打李存勖,結果李存勖手下親兵也發動叛亂,殺死了李存勖,就這樣李嗣源成為后唐第二任皇帝。
李嗣源去世后,他的兒子李從厚成為后唐皇帝,因為是新君即位,很是忌憚之前領兵的將領,準備把手下重要節度使調職,然后改派自己親信出任,結果引發了李嗣源養子潞王李從珂的叛亂,朝廷派出討伐李從珂的禁軍在關鍵時刻居然反水了,結果李從珂率軍打敗了李從厚,李從厚被石敬瑭軟禁起來,后為被廢為鄂王,李從珂就稱帝了,成為后唐第三任皇帝。
李從珂稱帝后,對河東節度使石敬瑭非常不放心,想調離他的職務,結果石敬瑭不愿意,并且還投降了契丹,以割讓燕云十六州的代價換取契丹的支持,石敬瑭與契丹聯軍在公元936年,打敗了后唐,攻入了洛陽,后唐末代皇帝李從珂自焚而死,后唐滅亡,這一年是936年,后唐存在了13年就滅亡了。
石敬瑭同時在這一年建立了后晉政權,6年后石敬瑭去世,養子石重貴被立為皇帝,石重貴同樣是一個昏庸之人,后晉本來就是靠契丹起家的,后來滅亡了后唐,但是后晉內部也是矛盾重重,再加上割讓了燕云十六州的肥沃土地,而石重貴又醉生夢死,之后在朝臣的支持下與契丹發生了戰爭,最終被契丹所俘虜,后晉滅亡,這一年是公元947年,后晉政權只存在了12年而已。
同一年,后晉滅亡后,河東節度使沙陀族人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后漢政權,為了穩定北方,劉知遠向契丹投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具稱劉知遠為兒子,劉知遠只當一年多皇帝就病重去世了,他的兒子劉承祐繼位,這就是后漢隱帝。
劉承祐繼位后,對于權臣干政很是惱怒,于是開始了一系列誅殺權臣的行為,先是殺了楊邠,又與親信商議準備殺大將郭威,郭威當時的官職是樞密使,統領全國兵權,同時又是征討叛軍有功,威望甚高,劉承祐很是忌憚,后來劉承祐想殺郭威的消息走漏,郭威得知后直接反叛。
于是劉承祐就誅殺了郭威所有留在京城的家屬,之后郭威就率領大軍攻入太原,劉承祐在出逃過程中被部將所殺,郭威進京后立劉赟為帝,后來傳來契丹入侵的消息,郭威率軍迎戰,結果在半路上郭威黃袍加身,成了皇帝,建立了后周政權,郭威就是后周開國皇帝,這一年是公元951年,后晉只存在4年而已。
黃袍加身是郭威最先用的,后來的趙匡胤那是模仿郭威的,郭威是五代十國中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改革了不少弊端,個人生活也比較節儉,三年后郭威去世,由于沒有兒子,后周帝位傳給了養子柴榮,柴榮在位期間,是后周不斷對外擴張的時期,這個時候的后周,政治清明,國力強盛,打敗了后蜀、征服了南唐,同時不斷北伐,只可惜柴榮生命太過短暫,只當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
柴榮去世后,他年幼的兒子即位為帝,隨后就是后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篡奪了后周政權,建立了北宋,這一年是公元960年,也是五代終結的這一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合稱五代。
這五個朝代基本上是占據了核心中原地盤的政權,建都都是在開封、洛陽以及太原,所以才被稱為五個朝代,而在同一時期,偏遠地區還有十個國家同時存在,這十個國家分別是: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荊南、楚、南漢、北漢。
其中前蜀與后蜀都是建立在四川地區的政權,吳、吳越、閩是建立在浙江、福建等地的政權,南唐是建立在江西、安徽及江蘇等地的政權,荊南、楚是建立長江以南的湖南、湖北等地的政權,南漢、北漢是建立在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等地的政權,這些政權都是遠離中原的,所以不能朝代,只能算諸侯國。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yiguozhijun_l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