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此時東吳有能力吞并蜀漢嗎,為何不這么做

一、東吳集團的戰略規劃

公元200年,孫權接班,魯肅給年輕的孫權提了一個統一天下的戰略,這就是著名的榻上對戰略,魯肅建議孫權趁北方混亂,攻打黃祖、消失劉表,全據長江以南,然后再稱帝建立帝業,進而統一天下

公元210年,周瑜領導的孫劉聯軍先后在赤壁之戰、南郡之戰擊敗曹軍,奪取了整個南郡的控制權,周瑜建議孫權軟禁劉備,直接管理劉備的軍隊,率軍向西攻伐益州,全據長江以南,與曹操劃江而治。

從魯肅、周瑜的戰略來看,東吳政權的最終的理想都是要占據整個長江以南,然后再與北方的曹魏政權對抗,從孫權接手江東政權到赤壁之戰前,孫權的主要任務是穩定內部并積極對外擴張,三征黃祖就是孫權向西擴張的明證。

孫權

從赤壁之戰到襄樊之戰前,孫權的主要任務同樣是對外擴張,由于周瑜的突然去世,孫權失去了攻伐益州的機會,同時因為魯肅的勸說,孫權把南郡借給了劉備,除了失去向西邊擴張的機會,孫權向北、向南都在不斷擴張,但由于北方曹魏政權的強大,孫權實際上能夠擴張的機會只有南邊的交州。

劉備奪取益州后,孫權向劉備索要荊南三郡(長沙郡、桂陽郡、零陵郡),但劉備不愿意還,孫權派出呂蒙直接以武力和威脅奪取這三郡,后來劉備率軍五萬與孫權在湘水對峙,由于曹操當時正在攻打漢中張魯,一旦拿下張魯,對劉備的益州就是嚴重威脅,于是劉備做出了讓步,將桂陽郡與長沙郡還給了孫權。

孫權與魯肅

孫權雖然拿下兩郡,實際上對劉備并不滿意,孫劉聯盟之間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裂痕,公元217年,東吳政權開始謀劃攻取荊州的戰略,并在這一年,孫權派出都尉徐詳與曹操議和,雙方締結政治聯姻。

《三國志 吳主傳》:(建安)二十二年春,權令都尉徐詳詣曹公請降,公報使脩好,誓重結婚。

建安二十二年就是公元217年,這一年離湘水劃界就過去了2年,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一事件,這既是孫權準備對荊州動手的前兆,也是孫權聯盟隨時破滅的導火索,在政治上,盡管劉備和孫權還是表面上的聯盟,但是孫權已經在暗中與曹操議和了,對于曹操來說,他明顯就能感覺孫權會有政治動作,并且曹操樂于坐山觀虎斗。

當時的天下本來就只有三個政權,只有兩個弱小的政權(蜀漢與東吳)聯盟,才能抵抗最強大的政權(曹魏),但是,現在情況變了,孫權居然與曹魏勾結,要對蜀漢動手,這對于曹操來說,是求之不得的,這就是東吳政權在217年前后的戰略,對此蜀漢政權卻一無所知。

孫權與周瑜

二、襄樊之戰偷襲荊州

當你知道東吳政權在公元217年就跟曹操開始勾結了,你就能明白為何呂蒙會裝病來欺騙關羽,為何陸遜要寫信恭維關羽,唯一的目的就是讓關羽放松警惕,把所有荊州兵都調到北方的襄樊戰場,然后東吳再來個偷襲,這樣就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功。

在襄樊之戰發生期間,曹操因為關羽的軍事壓力,也聽取了司馬懿的建議準備暗中聯絡孫權,雙方約定:由孫權偷襲荊州,奪取蜀漢的荊州屬地,而曹魏則收復襄樊失地。隨后呂蒙攻取南郡與公安,陸遜則率軍一直向西攻打,打到了了秭歸,消滅了所有蜀漢在荊州屬地的抵抗力量,并堵住了關羽逃往益州的道路。

關羽敗走麥城,這一切都是東吳早就計劃好的戰略,最終關羽被俘虜,隨后就被斬殺,首級被孫權送給了曹操,同時東吳大軍陳兵蜀吳兩國交界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長江三峽,形成對峙。

呂蒙偷襲荊州

三、夷陵之戰大敗劉備

蜀漢失去了荊州與關羽,對于劉備來說是莫大的恥辱與損失,劉備不可能不發動戰爭,但當時的劉備還沒有準備好,在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并稱帝之后,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但持續一年的夷陵之戰,劉備被陸遜利用破綻打得全軍覆沒,劉備還是利用潰軍丟棄的裝備堵塞道路,才僥幸逃到了永安。

襄樊之戰前,劉備的勢力達到頂峰,但是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之后,蜀漢政權的勢力一下子從頂峰跌到了谷底,劉備損失了荊州三郡,勢力徹底退出荊州,直接損失的精銳戰斗部隊接近了10萬人,國力幾乎被攔腰斬去一半還要多。

劉備大敗夷陵

四、東吳政權有沒有能力吞并蜀漢?為何不吞并呢?

這個時候東吳政權完全是有能力吞并蜀漢的,至少在國力對比上是如此,蜀漢的損失就是東吳的獲利,襄樊之戰前東吳的國力就比蜀漢強,再經過偷襲荊州,夷陵大敗劉備,此時東吳的國力是蜀漢的2倍還要多,接近3倍,完全有實力攻打蜀漢。

益州只剩下一個益州,而東吳政權橫跨揚州、荊州、交州,治下的人口也是蜀漢的2~3倍,這還只是硬實力上的對比,蜀漢在經歷了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后,軍心崩潰、士氣低落、人心渙散,而且兩戰損失了所有能征善戰的老兵,國內只有數萬沒有多少戰斗經驗的士兵,要知道戰爭最重要的就是軍心,沒有軍心的隊伍是不可能打勝仗的。

另外,北方的曹操才去世一年,由曹丕接班,曹丕還沒有完全掌握政權,再加上曹丕在政治的敏銳性也不如曹操和孫權,孫權前期幾乎都在忽悠曹丕,再加上孫權向曹丕稱臣示弱,曹丕暫時也沒有跟孫權翻臉的理由和機會,曹丕更在乎的是坐山觀虎斗,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東吳這邊,東吳為何不攻打蜀漢?

孫權的戰略是擊退劉備

1、孫權還沒有做好準備。

夷陵之戰其實可以視作東吳偷襲荊州后的延續,劉備發動戰爭的目的主要是奪回荊州,其次贏回名聲,最后才是為關羽報仇,對于東吳來說,應對夷陵之戰就是想保住偷襲荊州的勝利果實,不讓劉備奪回荊州,最好的結果就是打敗劉備,迫使劉備退回益州。

在戰爭初期,由于蜀漢士氣高漲,沿并長江水陸并進一直很順利,深入吳境數百里,吳軍無法抵抗,劉備一直打到夷陵,才被陸遜利用險要的地勢擋住了,最初,吳軍也沒有把握打敗劉備,在陸地上交戰,東吳兵真不如蜀漢兵,最終陸遜也是利用劉備的兩個錯誤才翻盤,打敗了劉備。

在夷陵之戰前,孫權并沒有做出奪取益州的準備,雖然最終夷陵之戰打勝了,但并沒有做好準備攻打益州,這跟曹操打赤壁之戰是一樣的道理,曹操赤壁之戰打的是劉備,就會針對劉備來朝廷軍事部署,而沒有考慮同時攻打東吳,夷陵之戰東吳面對的是劉備的進攻,只想打敗劉備,并沒有想著攻入益州。

孫權與陸遜

不要把戰爭想得這么簡單,面對不同的敵人和環境時,要做出不同的部署,夷陵之戰與滅亡蜀漢的軍事準備完全是不同的,況且攻打益州不是短時間能結束戰爭的,而要進行長期的準備,如果東吳有滅亡蜀漢之心,勢必要動用國力來進行戰爭動員,需要準備足夠的兵力、糧食及物質的儲備來進行長期的戰爭,同時還要重兵防守北方的曹魏。

雖然東吳的實力是蜀漢的數倍,但是想要滅亡蜀漢也沒這么容易的,兵法上說圍城需要十倍的兵力,滅國同樣如此,當年劉備進入益州后,攻打劉璋都用了兩年多時間,東吳如果在夷陵之戰后繼續對蜀漢用兵的話,那將會進入一個長期戰爭中,這不是孫權當前最優先的戰略。

孫權當時最優先的戰略是招撫荊州,畢竟荊州三郡經過了劉備政權十年的統治,需要收買人心、安撫百姓,才有能力繼續征戰。如果戰爭長期化,那么北方的曹魏政權也是孫權的一個較大威脅,這對孫權來說,都是不利的,所以孫權在夷陵之戰后并沒有做好滅亡蜀漢的準備。

夷陵之戰地圖

2、劉備的表現。

劉備在夷陵之戰后逃到了永安,然后劉備沒有回到成都,而是一直待在永安,按道理講,他是蜀漢的皇帝,為什么不回成都呢?

因為劉備是有眼光的,在夷陵之戰的失敗下,劉備看到了蜀漢集團的風險,看到東吳軍隊的咄咄逼人,而東吳想要進入蜀漢唯一的必經之處就是永安,劉備待在永安的目的就是為了蜀漢守著東大門,如果東吳膽敢進攻蜀漢,那么劉備這個蜀漢政權的創始人和開國之君就要充當永安城的守將,來抵抗東吳軍隊的入侵,盡自己的最后一分力,來保護自己一生心血所建立的這個國家。

劉備待在永安同時還有穩定人心的作用,連皇帝都待在最前線的地方,你說蜀漢士兵會不會害怕東吳的進攻?如果劉備不在永安城,一旦東吳進攻東吳的話,蜀軍是沒有斗志的,因為前后關羽大意失荊州,后有劉備大敗夷陵,兩個大敗仗讓蜀漢士氣低沉,劉備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以最后一口氣來提升蜀軍士氣,同時防備東吳的突然的襲擊。

劉備退守永安就不再后退

而且劉備待在永安,還有一個反擊的準備,劉備也在等待東吳與曹魏關系破裂的機會,只要曹魏與東吳關系破裂,雙方發生戰爭,劉備仍然有機會奪回荊州,而從永安出發是最好的地方,所以孫權對劉備待在永安的行為感到恐懼,一心要與劉備議和,緩和雙方的關系。

3、地理因素

劉備所在的永安是今天重慶市屬下的奉節縣,這里是長江三峽的核心區,奉節以山地為主,瞿塘峽就從這里開始,這里的長江兩岸是崇山峻嶺,而且是整個長江最窄的地方,易守難攻,永安又扼守長江航道,想要進入益州,必須先攻下永安。

但是攻下永安是很難的,益州劉璋、劉備統治時期,永安是荊州進入益州的唯一通道,易守難攻,東吳強盛的是水軍,水軍雖然可以走長江逆流而上,但是益州也是水軍的,同時這里依據險要的地勢做了很多防守,為什么劉備攻不下夷陵,從某種意義上說,夷陵跟永安有著同樣的作用,都是地勢險要。

永安(奉節)的瞿塘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蜀漢滅亡的那一年,羅憲數千人鎮守的永安,硬是擋住了步協及陸抗六個月的進攻,而且還是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可見永安有多難打,孫權不是不知道這個情況,所以就沒有攻打蜀漢,只是保住了荊州。

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北方曹魏的軍事壓力,孫權向曹丕稱臣后,曹丕一直催孫權送兒子去洛陽當人質,但孫權一直以各種理由推托,因為孫權根本就不是真心歸降曹丕,只是權宜之計,當夷陵之戰劉備的威脅解除后,孫權就準備改變戰略,再次回到聯蜀抗魏的政治聯盟上,雖然這種聯盟很脆弱,但這就是孫權的戰略。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yiguozhijun_lishi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劉備兵敗夷陵后為何不回成都,而是一直駐守在白帝城直至駕崩呢?
三國鼎立之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明明是東吳贏了,為什么還是東吳先遣使請和?
二爺兵敗麥城被殺,皇叔舉國攻吳,報仇是假,立威是真!
諸葛亮明知道劉備不該發動夷陵之戰,他為何不勸阻,有何難言之隱
夷陵之戰劉備慘敗陸遜之手,蜀漢政權為何沒有迅速滅亡?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册亨县| 许昌市| 云霄县| 积石山| 志丹县| 高唐县| 海原县| 隆化县| 浮梁县| 马尔康县| 来安县| 象州县| 黄陵县| 长治县| 宁都县| 平原县| 庆云县| 临安市| 武陟县| 沈丘县| 营山县| 延安市| 辰溪县| 华容县| 原阳县| 比如县| 乡城县| 靖西县| 武功县| 册亨县| 万安县| 锡林郭勒盟| 公主岭市| 邳州市| 肇东市| 金坛市| 三江| 贵德县| 万盛区|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