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社保被冠以國家福利的名義,但仍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項額外的開支。一位網友算了一筆賬:他每個月都要交大約1000元的社保,這樣計算下來,每年光交社保就要1萬多塊錢。持有這種想法的人有很多,不想繼續交社保的理由也有很多。為什么這么多人問:“社保繳滿15年后可以不可以停繳?”而不是繳滿10年或20年?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只有當你累積繳費時間大于或等于15年,才有退休后領取養老金的資格。否則,想都別想!因此,很多人會把15年當做一個界限,覺得反正已經夠格了,是不是不用再交,等著退休領養老金就可以了。根據《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定,社會保險費不得減免,由企業代扣代繳,如果企業不按規定,會給處罰。換言之,不管有沒有繳滿15年,只要你還是在職職工,企業就有義務給你代扣代繳社保,不是你想停就可以停的。而且大家都知道,在職工社保繳費金額上面,企業要比個人高。
以深圳職工養老保險一檔為例,企業需要交納13%(非深戶)或14%(深戶),而個人只需交納8%。相當于公司出一大半,個人再添一小半,為你的老年生活共筑保障。繳費時間越長,每個月可領取的養老金越多,這筆賬怎么算都是你賺了。如果是自由職業者,繳不繳社保、繳夠15年之后是否還繼續繳納,都是個人的自由。一般建議,只要還有條件、有能力,就不要停繳。因為停繳很不劃算!社保包括五險一金,養老保險只是其中的一險。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保障——醫保。醫保跟養老保險不一樣。養老保險是對未來老年生活的保障,而醫保更側重于當下住院看病的費用報銷。醫保一旦斷繳,從次月開始就不能再享受醫保報銷的福利了,不管繳了多少年都一樣。
那么,社保繳滿15年后停繳,退休之后能享受醫保嗎?
因為醫保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各地有差異),達到退休年齡才可以申請享受終身醫療保險。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補繳。但是補繳要按退休前一年為基數,甚至有的地方還要補滯納金,這樣一來要交的錢就多了不少,不劃算!
除了醫保待遇之外,“繳滿15年”跟“繳滿25年”,待遇差別有多大呢?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公式很復雜,變量很多。我們通過一個簡單化的例子來看一下:退休年齡都是60歲,平均工資都是6000元,不同的是老王繳納社保累計年限只有15年,而老李有25年。
退休之后,老王每個月大概可以領1521塊錢的養老金,而老李則可以領2535塊錢。先說結論:不管你繳15年、25年還是35年,“回本”的時間是一樣的,只跟你退休的年齡相關。先從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定義來看,它指的是個人工作期間為退休后養老積蓄的資金,包括繳費本金、本金生成的利息和利息產生的利息三部分。也就是說,這么多年從你工資里面扣的養老保險金和利息都在這個賬戶里面。而“回本”的時間(公式中叫“計發月數”)只跟你退休的年齡有關:50歲退休,195個月“回本”;
55歲退休,170個月“回本”;
60歲退休,139個月“回本”。
所以,請不要擔心“錢繳多了,不能回本”這個問題。
因為擔心也沒用,什么時候“回本”已經被國家安排地明明白白,而且非常合理。
回到最開始大家普遍關心的那個問題——“每年交那么多錢,萬一錢還沒領完,人就不在了,不是很虧?”
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按照規定,個人死亡時個人賬戶還有余額的,余額可以繼承!也就是說,你繳納的錢永遠是你的。個人賬戶里沒錢了人還在,月月照樣領錢;個人賬戶里錢還有,人不在了,錢給你的繼承人。怎么都不會虧!
而且遺屬還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一次性撫恤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還是那句話,社保是國家給我們的基本保障,能交就交!繳費年限越長,越劃算!
另外,還必須要強調一點,社保永遠是“只保不包”。
如果拿穿衣服做作比喻的話,社保就像是底褲,是人生最后的尊嚴。但想要活得更加從容體面,還需要配置合適的商業保險,讓自己和家人得到更全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