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騰龍大瀑布”壯麗景觀
最后介紹騰龍洞的水洞洞口“騰龍大瀑布”的壯麗景觀。
清江,因河水清澈而得名,古名夷水。是長江中游在湖北省境內僅次于漢水的第二大支流。全長424公里,發源于利川齊岳山龍洞溝,流經利川、恩施等地在宜都市陸城注入長江。
清江水流到騰龍洞口時,河床在水洞洞口(位于騰龍洞旱洞左邊)不遠處陡然下降,形成近三十米的落差,而河谷卻又緊縮,并且不遠處就是水洞黑魆魆的洞口,就像一條臥龍張大嘴巴,一口吸進這奔騰的江水,美妙絕倫,震撼不已。咆哮的河水經過瀑布后,匯成一束激流,在兩岸的巖壁上左沖右突,然后沖入地下被稱為“龍宮”的洞廳中。
這就是“騰龍大瀑布” 又名“臥龍吞江”,有人稱它為“清江版”的“壺口瀑布”,所不同的是清江的江水是清澈的。此景非常壯觀,真可謂巨龍吞江,清江從此峭然入地府長達16.8公里,又從黑洞流出,最大流量達每秒1460立方米。是中國最大的伏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伏流之一。同時是巖溶科學上最具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伏流。
在洞口懸崖峭壁上鑿出了石階和橫在峽谷之上的狹窄的橋面,讓游客能觀賞到“騰龍大瀑布” 壯麗景觀,平靜的清江道這里怒濤轟鳴,浪花四濺,霧氣升騰,水沫橫飛,游人到此無不為之震感,也為這絕世天險所膽顫!水洞口的景致是“臥龍吞江”的絕世天險,旱洞口的景致是宏大雄奇,洞外青山秀水,這就是人間天堂騰龍洞的壯美秀色,舉世無雙!
我對騰龍洞的介紹就到這里。然而神奇騰龍洞對我的吸引力不減, 因為它依然神秘!
2006年1月1日,中外聯合科考探險隊結束了對利川騰龍洞及其外圍地區的巖溶地質及洞穴旅游資源的綜合勘查與探險,順利完成了對騰龍洞的部分洞道以及洞穴的三維數據的測量,求得了騰龍洞洞穴容積量。“這是世界上最美、最具挑戰性的洞穴探險旅游場所!”這是歐洲洞穴基金會主席杰德先生對新發現的龍骨洞地下河的由衷贊嘆。據介紹,此次參加考察的28位專家都是國內外著名的地質專家。在20天的科考探險中,專家們有5大發現。
中外聯合科考探險隊在尋找騰龍洞周圍新洞穴資源以及洞內的支洞時,新發現了大量的溶洞群,有騰龍洞南邊的天窗洞、劉家洞和古河床的豎井洞穴和龍骨洞地下河,均是極具探險旅游價值的景區。
在騰龍洞支洞發現了第四紀中更新世的哺乳動物群化石。2006年10月30日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及古人類研究所黃萬波教授鑒定,主要化石物種為大熊貓、東方劍齒象、蘇門羚,另外還有熊科、鹿科、牛科等動物化石,初步研究確定其地質年代至少在20萬年前。
澳大利亞的克拉克教授和華中農業大學的牛長櫻博士首次對騰龍洞洞內的洞穴生物進行了研究,不僅發現了透明的昆蟲,還發現了透明的蝌蚪和透明魚,很可能是一種新的生物物種。
中外聯合科考探險隊還發現了影響洪水泄流的清江伏流咽喉段地下河洞穴通道,并對這一段地下河通道、龍骨洞地下河的洞道的橫截面和部分縱斷面數據進行了精確測量,為計算騰龍洞所在的清江泄水能力、工程處理洪水問題提供了科學依據。
專家們還在騰龍洞外圍首次在湖北發現真正科學意義上的天坑——響水洞天坑位于利川團堡賀家坪,長250米,寬175米,深度115米。通過勘查加深了清江流域上游分水嶺地帶巖溶發育演化歷史的認識。
由此可見,世人對騰龍洞的認識才剛剛開始,騰龍洞的魅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
后會有期,騰龍洞!
2清江水流到騰龍洞口時形成近三十米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