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穿的鞋是媽媽納的千層底,站得穩走得正踏踏實實闖天下……”每當聽到這首歌,就想起母親做的布鞋和自己穿布鞋的童年時代。
布鞋,對于一個中年人來說,恐怕并不陌生。小時候,家家戶戶做布鞋,老老少少穿布鞋,穿布鞋是習以為常的事,如今做布鞋的人已是鳳毛麟角了,穿布鞋的歲月已成了一種難忘的情結,一種難以割舍的鄉愁。
在中國歷史上,早在仰韶文化時期,我國人民已在穿著鞋履了,當時男女鞋飾沒有明顯的差別。到殷商時,初步建立了禮制,已有各種鞋履,可說皮、錦、布、草俱全。據《實錄》中說:“夏商鞋履皆以皮為之?!睆墓苁形灞つ沟爻鐾恋?000年前的長筒皮靴,就是很好的證明。其靴長12.7厘米,寬9.4厘米。由靴面、靴底、靴腰三部分,以細皮條縫制而成。自靴底毛靴腰最上部約19.5厘米,靴尖上翹,并在其上及跟、靴內外兩側各附一銅飾扣。
商代貴族,腳穿翹頭船式樣的翹尖鞋,而商代武士穿的則是薄底翹尖皮履。從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玉人,也見已穿鞋著履,并有鞋翹。其實,在殷商時,人們已熟練地掌握了絲織技術,絲織物和紡織物已普遍流行。當時在貴族階層中,除穿皮履外,并且普遍地穿著各種麻鞋和絲鞋了。
建國之前的布鞋,主要都是傳統的手工、繡花布鞋等。由于是手工納底,具有柔軟舒適、透氣吸濕的特性,深受中國百姓喜愛。建國后,我國各地開辦了很多布鞋廠,集中大量生產機制布鞋,這是中國布鞋的鼎盛時期。改革開放以后,布鞋逐漸淡出了鞋類市場的主要舞臺,但依舊保持著巨大的生命力。進入21世紀后,人們的觀念趨向自然和健康,而懷舊也成了現代人心底共存的一份純情。穿上一雙合適的布鞋,成為了很多現代青年男女追趕的時尚潮流。
布鞋相對于其他鞋類,有著更廣闊的應用場所,尤其適合在休閑、旅游、室內、開車等任何場合穿著,而時尚的繡花女鞋一直以款式新穎、漂亮端莊而聞名,在國際上已經成為中國傳統女性文化的標志之一。
可以說,布鞋和中國女性有著緊密的聯系。據調查,在很多女性眼里,布鞋是一種時尚和傳統的產物。穿上布鞋,那種舒適愜意,是無法用語言所形容。而中國女性一旦穿上布鞋,則更增添了幾分性感和嫵媚,與眾不同的氣質和品味。布鞋的柔和,自然的美麗,簡潔的風格,在女性穿上布鞋后盡現無遺。而美麗清純的白底黑布鞋,更能帶給你美好的永恒回憶。
布鞋有一個非常優美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大山深處古老的山寨里生活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她勤勞善良,心靈手巧,擅長針織女工。在一年傳統的趕秋節對山歌的時候,她遇上了自己心儀的阿哥,為了表達心中的情意,于是把自己親手做的、收藏了多年的布鞋和繡花鞋墊送給阿哥。阿哥穿上布鞋,剛好合腳,不長也不短,心喜是先祖安排良緣,于是與美麗的姑娘結成伴侶,過著幸福生活。
記得四十幾年前,母親有一個專門做布鞋的笸籮,里面總是放著針頭繩線、錐子、鉗子、頂針和大小不一的布塊等做鞋工具。做布鞋是既辛苦又繁雜的勞動,需要好幾道工序。首先要納鞋底,納鞋底先要打布袼褙,母親把破布、殘布,不管是黑的、藍的、白的、花的都收集在一起,洗干凈曬干。然后找來一塊門板,把事先打好的漿糊,均勻地涂刷在上面,接著把一塊塊破布拼湊一起粘在上面,然后在上面再涂上一層漿糊,又粘上一層破布,直至粘上四層,達到一定的厚度才算完工。布袼褙打好曬干后,母親根據我們每個孩子腳的大小尺寸,開始剪鞋樣,搓鞋繩、納鞋底。納鞋底也是又細又苦的活,母親把剪好的鞋底樣摞在一起至少四層,然后一針針地納。布鞋做得好不好,關鍵要看鞋底納得牢不牢,針線越細越密,鞋底越經久耐穿。無論白天還是晚上母親一有空閑時間就納鞋底,特別是每年快開學了,為了孩子們有新鞋上學,母親總是加班加點地趕活。晚上是納鞋底的好時候,我們常常在一旁看書,母親就聚精會神地納鞋底。穿針頭是很花眼神的一件事,由于燈光暗,母親眼睛花,手拿著針頭有時穿不過去,這時我便成了母親的得力助手。鞋底很厚,錐針是十分困難的,母親就用頂針,頂過去用力一抽。偶爾針也抽不出來,母親就用牙咬著針頭抽,抽出針頭后再往后拉。動作優美,好看極了。納鞋底是硬功夫,沒有耐心,鞋底是納不好的,鞋底納好后,母親總是東瞧瞧西瞧瞧,然后滿意地在桌子上狠狠地咂幾下,看看鞋底是不是很結實,一雙鞋底完工后,然后就是做鞋面。鞋面是根據鞋底的大小來取材剪樣。鞋面布稍好一點的,一般里子是白的,鞋面是黑的,剪好面樣,母親又一針一線地開始上鞋面,一般上鞋面大約只要兩天時間,一雙嶄新的布鞋就做好了。因為我是家里的男孩,母親總是把最好的鞋給我穿,母親做的鞋美觀大方,舒適實用。小時候母親每年都得給我們做兩雙布鞋,冬天做棉鞋,夏天做夾鞋。年復一年,直到我們上中學時還穿母親做的布鞋。
時至今日,每當我讀起唐朝詩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蔽冶銜肫鹉赣H佝僂著背在油燈下做布鞋的情景;想到母親做的布鞋就想起母親那雙飽經滄桑、布滿皺紋的雙手,母親把對子女的關愛一針一線地納進厚實溫暖的鞋底,慈母的愛像涓涓細流,流入我生命的血液中……
母親的布鞋是我一生中穿過最溫暖最舒適的鞋子,那一雙雙厚實的布鞋仿佛告誡我今后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腳踏實地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做布鞋是遠去鄉愁的一個縮影,每當想起這些已故的往事就能讓人寧靜,讓人回味……
母親的布鞋,讓我永遠也忘不了回家的路。
母親的布鞋,總牽動著那一縷縷鄉愁。
憶老式布鞋做法
準備工作
搓麻繩。將麻分成兩股放在腿上面,左手同時拿住兩股麻的一端,然后用右手手掌分別將它們搓緊,然后同時推動兩股己搓緊的麻,使兩股麻合在一起結成繩,在搓麻繩時用力要均勻,不可用蠻力,如果用力過大,兩股麻結在一起過緊,麻繩就會打結卷在一塊不好分開,費時費力還不好看,如果用力均勻適當,兩股麻結成的麻繩又好看還結實。
圖片、作者: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