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掌管國學政令的機關。國子監設有禮、樂、律、射、御、書、數等教學科目,當時的人如果能在國子監上學,那就算是光宗耀祖了。國子監的最高長官稱祭酒,元代的著名學者許衡便做過這里的祭酒。他手植的柏樹存活了好幾個世紀。
拍攝時間:2011-11-20
1、國子監整體建筑坐北朝南,中軸線上分布著集賢門(大門)、太學門(二門)、琉璃牌坊、辟雍、彝倫堂、敬一亭。東西兩側有四廳六堂,構成傳統的對稱格局,是我國現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辦大學建筑。上圖的集賢門是國子監的第一道大門。
2、進入集賢門后,第一進院內東側有一座持敬門與孔廟相通。
3、持敬門簡介。
4、這是國子監的第二道門太學門,就是國子監的第二進院落,里面有琉璃牌坊, 辟雍和彝倫堂。
5、上大學算什么?!上太學才牛逼!!!
6、太學門簡介。
7、過了太學門,就看到一座高大的琉璃牌坊了。該大型琉璃坊牌坊,是全國唯一一座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坊,是中國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
8、琉璃牌坊修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反兩面橫額均為乾隆皇帝御題,橫額正面書“圜橋教澤”,是指聽講學者眾多,背面為“學海節觀”,意思因為聽講學者眾多,要靠水道將學生分隔開。
9、整個牌坊的形制是三間四柱七樓廡殿頂式琉璃牌坊,凡應屬于建筑的木構架的顯露部分均為花色琉璃貼面,樓上覆黃色琉璃瓦,架以綠色琉璃斗拱。建筑通體精致、大氣、華美,也是北京唯一不屬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10、琉璃牌坊的背面,琉璃牌坊中間的門洞稱為“龍門”,凡應考舉子,都要從此跳過,相傳,跳得越遠得中的幾率就越高。誰家要是有應屆高考的學生,不妨前來一試。
11、在琉璃牌坊的東北,有一個“鰲頭”,莘莘學子考試前摸一摸,會獨占鰲頭。鰲頭是指古代宮殿門前臺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榜時狀元站此迎榜,皇帝在殿前召見新考中的狀元、榜眼等人。狀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飛龍巨鰲浮雕的頭部,現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未完待續,謝謝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