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檸檬心理&QQ音樂/ 5分鐘心理學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Pexels、Pixabay、網絡丨圖源
人類的大腦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至今還有很多謎題沒有解開。
不過,對于人腦的基本運作,研究者們已經做出了一些成果。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曾提出一個著名的人腦“雙系統”理論,幫助人們了解到大腦日常是如何工作的。
你可以想象:
人腦有兩個代理人,一個代理人是系統1,另一個代理人是系統2,這兩個代理人分工負責處理人腦的決策。
系統1處理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時時刻刻面臨的決策,比如等會兒吃點什么,明天要不要出門玩耍,別人這會心情好不好等等這些幾乎無需過多思考的事情。
系統2處理的是系統1難以應對的事情,比如一道復雜的數學題如何計算,自己的言行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如何完成好一項工作任務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
可以看出,系統1和系統2這兩個代理人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各有自身的特點。我們可以將它們分別看成小孩和大人:
系統1像個沖動、精力十足的小孩,做決定趨于感性,快速、自動、無意識;
系統2是個成熟穩重、深思熟慮的大人,做決定趨于理性。
畢竟日常的決策如此之多,人腦不可能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一一進行計算思考再決策,這樣效率太低,自己也會很累,所以有時候我們必須:
快速反應快速行動,這時候就是由系統1來負責這類事情。
但有時候僅僅依靠系統1還不夠,系統1有它的弊端,所以我們需要:
依靠系統2來克服、彌補系統1的不足,防止系統1這個小孩子犯錯誤。
它們之所有有這樣的不同,與各自的特性有關。
系統1雖然做決定快速,但它有這樣幾點弊端:
它會根據簡單的信息快速做出決策,這無疑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但常常依據經驗來判斷事情簡單與否,可能判斷錯誤,導致問題難以解決。
系統1很擅長聯想,將一件事情的眾多相關因素雜糅在一起,然后得出一個自己認為是合理的結論,這樣會感到這個世界是可理解并且是可控的。
但很遺憾,實際上多數情況下,這種控制感是一種錯覺。
對于稍微復雜的計算、統計,它常常感到無能為力,因為它并不擅長邏輯分析和計算。
比如,你感到心情舒暢時,就會覺得遇到的事情都不是問題;
如果心情很差,一點點小事可能都會讓你崩潰。
又如,當一個人讓你心情愉悅時,你可能下意識覺得這個人是不錯的人,反之,同理。
系統2這個長者,只有在系統1應付不了或者當系統1要犯錯誤時才會出現。
當我們面對復雜的數學題時,系統1說:“你快出來,我看不懂!”
這時系統2就會出來,去學習那些難懂的符號,分析概念之間的關系。
當系統1經不住誘惑,想要放縱時,系統2會跳出來警告:“如果你放縱自己,你的任務就完成不了了。”這就是系統2的作用。
不過系統2一旦出現就會消耗大量精力,它出現的頻率更少一些。
所以在白天我們精力充沛時,會更為理性、不易情緒化,到了晚上或者累了的時候缺乏精力,就沒辦法去深思熟慮和控制情緒了。
在了解大腦的兩套系統后,根據不同的情況合理切換系統,我們才能更好地控制大腦,做出正確的決策。
一 END 一
近
期
熱
文
為
你
推
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