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下方音頻閱讀,體驗更佳。
生活中的實用心理
《5分鐘心理學》
檸檬心理丨作者
Pexels、Pixabay丨圖源
你在感情里是不是這樣的:
很容易焦慮,如果對方跟其他朋友要聚會,但是不帶你去,你就會多疑,然后開始探問聚會的都有誰,里面要是有跟你伴侶關系比較好的異性,那你就會生氣,會要求對方一定要帶你去,否則就不允許ta去;
你很沒有安全感,對方哪怕只是在某一件事上或者某一個時刻對你表現得有些冷淡,你就會懷疑對方是不是沒有那么喜歡你了;
情緒起伏很大,給對方發信息,如果對方沒有及時回復,你就會一直給ta發,對方還是沒有理睬你,你可能就會發幾百幾千字的小作文告訴ta這種行為對你的傷害以及對你們感情的破壞。
總是希望對方能明確直白的表達對你的喜歡和在意,但是你卻很怕在ta面前表露真實的自己。
總覺得對方喜歡的不是真實的你,而是你表現出來的那個虛假的你,但你又很希望對方能夠喜歡那個真實的你,所以總是在試探,在壓抑,在期待,也在破壞。
有這種表現的人其實屬于焦慮型依戀。
關于依戀人格之前我已經跟大家介紹過很多次了,這里不再贅述。
今天我主要是來跟大家談一談,一個焦慮型依戀的人,應該如何正確處理感情問題。
焦慮型依戀的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把感情抓得太緊,跟他們談戀愛的人會覺得自己在被控制,感覺很窒息,時間久了就會想要逃離。
其實他們本人也不想要這樣,我接觸到的絕大多數焦慮型依戀的人都會有一種自厭心理,他們有時候也會特別恨自己不夠成熟,恨自己情緒不能自控,恨自己為什么要這么缺乏安全感。
對的,他們其實知道自己這一切行為背后都是出于對安全感的追求。
他們把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都寄托在了對方身上,所以會格外在意和期待伴侶能夠看到和重視自己,一旦伴侶沒有如他們所想,他們內心就會感覺恐慌,因為他們擔心的不僅僅是對方是不是足夠愛自己,還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之所以有這樣錯誤的認知理念,是因為:
你內心有很深的創口未被治愈,而你把治愈這個傷口的重則大任交給了你的伴侶,但這是不對的,對方沒有這樣的能力,也沒有這樣的義務。
這個世界上真正能夠治愈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因此,你需要重建自我認知,不要完全依賴別人對你的評價,更不要憑借別人對你的在乎程度來評判你的個人價值,你要自己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你可以做一個自畫像,從各方面來評價自己,然后針對自己的缺點去彌補,在你努力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自己在一點點進步,你會越來越認可自己。
比如說:
你對自己的外貌很不自信,那你就去健身鍛煉,就去學習塑形和穿搭,讓自己往你理想的方向靠近。
而你發現自己越來越好看的時候,面對伴侶時原來的那種患得患失感就會降低很多。
此外,你要重新建立跟你伴侶的相處模式,你可以跟對方來一場坦誠溝通,讓對方訴說對你的真實看法以及ta對你的要求。
比如:
ta不喜歡你那么管著ta,ta希望你能多相信ta,而你也可以告訴對方你對ta的期待是什么。
當然這些期待里有些是合理的,有些不是,兩個人可以就此相互討論,然后找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度。
為
你
推薦
限時優惠
為心靈做個健康小體檢…
E
N
D
點個“在看”,關注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