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道
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憤怒無用?錯
文 / 李其
我們經常會感覺到憤怒,大到社會上的不公平事件,小到生活中的芝麻小事,但是很多人都覺得憤怒無用,覺得改變不了任何事情。
的確,憤怒給人的固有印象就是消極的負能量。
我們也常被教導,在公眾場合憤怒是一件缺乏教養的行為。因為憤怒往往代表著魯莽和毫無實際作用。但是禁止憤怒,給憤怒掛上弱小、廢物的標簽更是對憤怒的錯誤解讀。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什么樣的憤怒是需要發揚的?
憤怒是驅動力。當我們覺得某事有利可圖的時候,憤怒會使我們想得到它。
所以,如果你合理地利用憤怒,你就會感受到一股強勁的力量幫助你達成目標。就像動物世界中,憤怒會幫助獅子奪回被搶走的獵物。
舉個例子,當你在職場中遭遇了不公平,讓你覺得很憤怒。
在你將憤怒控制在不傷害別人,不影響自己形象的范圍內以后,暗暗給自己樹立目標,通過努力工作以及正當途徑反映和改變這種不公平,最后實現自己的目標。
你最后會發現當初合理的憤怒成為了你的驅動力,從而幫助自己在工作中更進一步。
憤怒有助于親密人際關系的健康發展。研究表明親密關系中將憤怒壓制隱藏是有害無利的。
網上流傳說:大學宿舍一定會有一次撕逼。
這其實是有很大道理的,隨著朝夕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舍友間的關系越來越親密,自然也會有許多生活方面的沖突。一次兩次的沖突逐漸積累成憤怒爆發出來。
但如果有人一直隱忍退讓,對問題視而不見,反而讓親密的關系產生隔閡。
相反地,你將憤怒自然地表達出來,這本身就是一個展示真實自我的表現,當雙方都卸下友好、無條件寬容的“人格假面”的時候就是承認彼此親密關系的時候。
這樣,不僅能讓大家正視問題,解決問題,還有利于拉近彼此心的距離,對于宿舍氛圍大有好處。
最后,憤怒能培養自知力。
憤怒的嘴臉比起善良寬容的白蓮花樣子是丑陋的,所以當我們因為一些雞毛蒜皮、本可以不憤怒的事情感到憤怒的以后,我們會反省自己,教育自己,提醒自己下一次類似的情況應該怎么正確處理。
比如,自己在沒有查清事情真相的時候就憤怒地指責別人,這不僅傷害了你們的關系,更傷害了自己的形象,讓大家覺得你是個做事毛手毛腳,意氣用事,沒有理性思考的人。
雖然已經造成的傷害無法挽回,但是這一次的后悔會讓你看清楚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容易沖動、浮躁,從而在以后的人際交往中注意這個問題,最后改正它。
只要你有一顆愿意完善自己的心,你就會在憤怒的教訓中慢慢培養出對自己情緒的認知以及情緒的控制能力。
上述憤怒的種種好處,都是有判斷條件的。
第一,引起憤怒的人在場。這樣你才可以讓雙方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第二,憤怒情緒在情理之中,分寸把握也恰到好處。你憤怒的理由一定要是站得住腳的,令人信服的。同時也要照顧到對方的情緒,不可將憤怒擴大為洪水猛獸,做出要將對方吞沒的氣勢。
第三,表達憤怒是邁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而并非只是發泄。在向對方表達完憤怒以后,要立馬控制自己的情緒,回到最關鍵的問題所在,不可本末倒置。把對方當做發泄憤怒的垃圾桶,讓自己痛快就好。
《頭腦特工隊》早就告訴過我們,每一種情緒都是不可缺失的,有他的意義存在。所以憤怒需控制,但是有時更要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