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開學季,學生們上課了,但是家長也忙起來了。
前幾天檸檬看到微博上有一個“爸媽輔導孩子作業”的熱門話題,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評論,比如:
“孩子寫作業,爸媽兩行淚”;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也有很多網友曬出自己輔導孩子作業的心酸場面,在這些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沉穩理性的爸爸心態如何在孩子無助的眼神中逐漸崩潰,溫柔可親的媽媽如何因為孩子的粗心而急得發脾氣。
很多家長們都在感嘆“教育孩子真的太難了”!
其實孩子教育一直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家長會費勁腦筋想著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怎么樣可以讓孩子更優秀?
而在當前現實的社會環境中,判斷孩子優秀的比較直觀的方法可能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
值得贊揚的是,因為現在父母普遍接受的教育程度比較高,所以父母愿意去反思、去學習,各行的專家也在研究影響教育的因素,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去花費時間精力來培養教育孩子。
但不利的一面就是,家長常常會陷入兩難之中,知道的內容越多越雜,就不知道該怎么辦。
有很多家長就會采取孩子缺啥補啥的教育方針,比如作文得分不高就給孩子報作文課,數學不行就報數學課,結果錢花了不少,效果卻甚微。
這邊檸檬要說其實“孩子是天生會學習的”,只是很少有家長認識到孩子學習問題背后的本質原因。
簡單地說,孩子的學習問題和自身的四大天賦有關。
我們可以把孩子的問題看成一棵樹:
60%的家長最為關注樹葉的部分即學習的結果,比如孩子學科成績好壞,學習問題有粗心、老寫錯等;
30%的家長更理性一點,他們會更關注樹干的部分,即孩子問題背后對應的學習能力,比如注意力、記憶力、表達力、思維力等;
而只有10%的真正“聰明”的家長,他們看到是樹根部分,而這才是孩子學習問題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四大天賦,即表象系統、鏡像系統、完形能力、空間表征。
什么是表象系統呢?
指當一個事物不在眼前出現的時候,我們仍然能夠在大腦中想象出它的樣子,它的聲音以及我們和它接觸的感覺。
比如你看完一個視頻,腦子就能浮現剛剛看到的畫面、聽過的聲音,這就是表象系統的作用。當有了畫面感,你不需要特意去記憶,就發現那些內容被記住了。
所以對應到孩子的問題上,孩子老寫錯字,可能不是因為他粗心,而是孩子的視覺表象不足,無法想像出畫面,自然寫不出;如果孩子遇到看題目看不懂,這就可能跟孩子看題目沒有形成表象,沒有畫面感有關系。
當你能察覺孩子這方面不足,再去幫助孩子訓練,自然就能有更直接的效果。
因為時間原因,檸檬先大概簡單介紹了一下表象系統,那么
其他幾種天賦的含義是什么?
為什么孩子的問題與這些天賦有關?
這些天賦又具體對應了孩子的什么問題?
本周四晚上8點,18年教育心理學工作經驗的方穎老師將會打破家長固有的教育觀點,從新的角度,幫助你重新審視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免費 教你如何識別、激活孩子的學習天賦,并給出專業的方法讓你直接就能訓練孩子的四大天賦,解決讓你最煩心的孩子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