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不熟悉的人聊天,你是不是經常會覺得很尷尬,絞盡腦汁找話題,結果每個話題沒說兩句就結束,最后房間里只剩下讓人頭皮發麻的沉默。
生活中這樣的情形還是蠻多的:
檸檬之前有一個親戚住院,我每天晚上都會去看看。
然后我就留意到鄰床的一個有趣的情況,那個男生每天也是下班點過來看望他的岳父,能看出來這個男生一直想表現出自己對岳父的關心,可他實在找不到什么關心的點,每次就那么翻來覆去幾句話“吃飯了嗎”“頭還暈嗎”“身體好點了嗎”“我削個蘋果給你吃吧”,還好有他老婆一直在活躍氣氛。
大家看出這個男生的聊天問題在哪里了嗎?
他所問的基本都是封閉式問題:
比如他問吃飯了嗎,而他到的那個點他岳父肯定是吃過了的,所以每次也都用“吃過了”來回答,男生聽了也不知道再接什么話茬,兩個人當然就會僵在那里。
那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尬聊呢?今天檸檬給大家提供幾個談話小技巧:
第一,多用開放式提問,讓對方做談話的主角
封閉式提問一般都是為了確認信息的準確性,在審訊犯人時用的最多。
我們平常跟別人聊天時,最好還是用開放式提問。
這樣不限制范圍,讓對方可以自由的去說。
比如那個男生就可以把“頭暈嗎”換成“今天感覺身體怎么樣”或者換成“今天醫生查房說了什么呀?”。
這樣對方要說的東西自然會比之前多很多,而他也可以順著這些話題繼續談下去。
第二,讓對方做談話的主角
我們每個人都有傾訴的欲望,在談話時都想要掌握主動權。
所以當你跟對方聊天時,你總想把話題轉到自己身上,或者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以后你要學會克制自己這種想要搶話或者插話的沖動,學會耐心傾聽對方的講話內容,并及時的給予反饋。
或者你可以換位思考一下,當你講話時,你希望對方怎么做。
之前我遇到過一個人,他雖然也會給別人講話的機會,但是當別人講完后,他不會接著這個內容繼續講,或者發表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而是開啟另一個無關的話題。
別人的話他總是不接,那別人當然會覺得跟他談話很沒有意思,以后也不會再找他一起聊天。
第三,學會自己拓展話題。
前面說千萬不要把聊天變成一問一答,不管是你問他答,還是他問你答,這都容易把話題聊死。
改變你問他答這種模式就是要學會用開放式提問,而解決他問你答,你需要學會拓展話題。
比如別人問你平常有什么愛好,你說喜歡看書。
如果只到這,那氣氛很容易冷,但如果你后面加上一些自己對于看書這個愛好的想法或者分享自己最近看的書,那對方就能很自然的接下去。
第四,找到對方想說的話題。
有時候你感覺聊天聊得不好,不是你不積極主動,也不是你聊天技巧不對,是對方太冷,總是不接你的話。
那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找找“話題”的原因了,也許你找的話題都是對方無感的。
事實上,不管多冷的人,在聊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時,都會變得滔滔不絕。
這種情況下你就需要多花費一點時間,去觀察對方想要聊什么話題。
比如他朋友圈常常出現的原素,或者他多次跟你提及的關鍵詞等等,你都需要留意。
現在你知道該怎么跟別人聊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