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心理&騰訊音樂”聯(lián)合制作播出▲
前不久,收到一位聽眾的留言:
這位聽眾的女兒年近30 卻依舊單身,且沒有任何結婚的打算。她看到身邊親朋好友的子女都一個個組建家庭、生兒育女,再看看自己的女兒一直都是獨身一人,內心十分焦急,頻頻催促女兒去相親。
誰料女兒不僅拒絕相親交友,還宣稱自己永遠不會結婚。
這位聽眾朋友幾番威逼利誘都未能改變女兒的想法。
她實在明白為什么自己一向乖巧的女兒對于結婚這件事這么排斥,而且還產生了這么離經叛道的想法?
然而在和她的交談中,我逐漸找到了答案。
原來,這位聽眾和自己的丈夫當初就是相親認識的,才見了3次面二人就領了證,他們互不了解,更沒有什么感情基礎。
兩人婚后依舊是各過各的,雖然有了孩子之后關系被拉近一些,但是矛盾、爭吵、冷戰(zhàn)等也隨之而來。
每次與丈夫激烈爭吵之后,她都會去向女兒哭訴,埋怨丈夫的不體貼、自己的艱辛、婆婆的偏心等等……
聽到這,想必你也明白了為什么她的女兒不想結婚了。
在當今社會,不愿意結婚生子的人越來越多。
有些人恐婚是因為當下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各行各業(yè)內卷嚴重,他們擔心結婚會增加自己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還有的則是受到了原生家庭中父母關系的負面影響。
在我們的生活中,像上述案例中的情況并不少見。
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經到了適婚年齡卻還沒有婚配內心十分著急,所以頻頻催婚,但是孩子依舊無動于衷。
他們試圖向孩子訴說婚姻的美好,激發(fā)這群年輕人對婚姻的向往,但是在這些年輕人眼中,那些父母口中婚姻的美好只是誆騙他們步入婚姻、解決父母心頭大事的謊言,并不能真的說服他們。
因為這些年輕人自小是在父母的爭吵聲、抱怨聲中長大的,他們看不到婚姻美好的一面,自然不會對婚姻有太多憧憬。
在他們的認知中,相互扶持、彼此成就的婚姻太少,甚至沒準他們就沒在生活中看到過美好的婚姻。
他們從父母身上感受到的是,婚姻是枷鎖、是束縛、是拖累。
所以長大后,他們產生了與其兩個人相互折磨,倒不如一個人逍遙自在的想法。
對于這種因為家庭環(huán)境導致的恐婚,你催婚是沒有用的。
與其每天在孩子耳邊不厭其煩地催促他們去相親、交友,不如去改變自己在婚姻中的狀態(tài),即使不能讓自己的婚姻關系變得那么完美,但也要讓孩子看到“婚姻”并不是一無是處,在無形中緩解他們對婚姻的恐懼。
其次你要學會順其自然。
對于很多恐懼婚姻的人來說,他們是還沒有遇到那個理想中的伴侶,還沒有遇到那個能帶領他們從父母婚姻陰影中走出來、溫暖他們、激發(fā)他們對婚姻向往的人,換句話來說就是緣分沒到。
等他們真正遇到了那個人,一切問題也都會迎刃而解。所以,順其自然,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去體會愛。
最后,也希望大家可以用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婚姻對于有些人來說并不是必需品。
我們父母想讓孩子步入婚姻也是基于希望孩子將來老有所依、老有所伴,但如果他們現(xiàn)在就已經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想要婚姻來打亂他們人生步伐,那不如去放手讓他們過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