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來順
妻子去世后,親友勸他續弦,以免孤單寂寞。他說他心中有伴,不用為他擔心。
他的“伴”在哪里呢?這個人人稱道的正人君子難道有外遇?親友不得其解,甚至帶著好奇的念頭關注他的行為。
人們發現,他喪偶之后深居簡出,很少離開家門。
閉門自封會悶出毛病的,親友為他擔憂。出人意料,時光漸漸沖淡了憂傷,他,從喪偶的悲痛中慢慢解脫出來,在狹小的空間里塑造自我、追求精神、凈化靈魂,傾注晚年心血繪畫出一幅別具韻味的“頤養天年圖”。
白天,他在院子里待弄花木盆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晚上,他在書房里讀報剪報,入迷入癡,忘我忘憂。
他叫吳漢松,鄱陽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從剛退休時60歲到如今83歲,他同花卉結緣,與書報為伴,悄無聲息干自己愛干的事。有人心里納悶,吳老20多年如一日這樣做,究竟為了什么?
吳老回答說,為了健康快樂。
這是個值得拜訪的長輩,我想了解他不同尋常的活法是否真的給他帶來了健康和快樂,更想知道他為花、報而活著是否僅僅為了健康快樂。
猴年正月初九,縣老年大學副校長胡陽東先生同我和我的女婿曉堅沿著縣城人民北路走向吳老的住處。進院門過弄堂,只見左右磚墻下整齊地擺著多種樹木盆景。弄堂通向吳老家門前的院子,院內栽滿了花卉、樹木。一棵棵扭曲不屈的植物,一株株精巧別致的苗木,一朵朵素雅清麗的花朵,在初春的陽光中默默地展示著奇姿異彩,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肺。這寂靜無聲的花園是鬧市中的“世外桃源”,是一位耄耋老人在夕陽余暉映照下營造的生活杰作。
吳老發現 “不速之客”,從門前的臺階上走進花園,笑盈盈地同胡先生答話。其實真正的“不速之客”是我和曉堅,我們與吳老初次相見,胡先生介紹后,吳老熱情地伸出手,當握住他溫暖的手、望著他紅潤的臉、發現他飽滿的精神、微笑的表情時,我為之贊嘆,吳老擁有人生兩件寶——健康與快樂。
談話很隨意,話題很集中,吳老興致勃勃介紹 “世外桃源”中的寶貝——月季、梅花、牡丹、康乃馨、夾竹桃、羅漢松……當提到蘭花時更是津津樂道。他說全世界蘭花有七百多個屬類、二萬多個品種,什么夏蘭、秋蘭、四季蘭……一口氣講出幾十個品種,接著他講述葉綠花繁、香濃花美、耐寒抗暑、易栽好種一連串關于蘭花的優點與特性。原來花花草草也有大學問,我被吳老的激情所感染,腦海里幻化出一朵朵艷麗奪目的花朵,想象著吳老用心血澆灌出四季變化、美不勝收的“世外勝景”。園中50多個品種中近千株花木,每種生命之綠或生命之紅、之紫……都與吳老的心神緊密相聯,與他的人生樂趣息息相關。走到一棵在我的眼中并不特別的樹木前,吳老欣喜地介紹說這是熊貓級寶樹——紅豆杉。吳老的表情如春日的桃花怒放,瞬間笑容滿面。
俗人俗念,我猜想吳老栽盆景種花卉,是不是也有謀求利益的目的。
胡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說吳老栽樹種花從沒賣過,親友要就拿,老年大學舉行什么活動,他連心愛的花木也幾盆十幾盆免費贈送。吳老說花木是供人觀賞的,觀賞的人越多栽花的意義就越大。閉門獨賞,人孤單,花木也孤單,那沒意思。
一個不落俗套的老人!敬佩之情和好奇之心催促我想走進吳老的內心世界。
來到吳老的書房,只見一排三層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一疊疊報紙,報紙種類包括《人民日報》《參考消息》《江西日報》《中國剪報》《鄱陽報》……這些報紙天天積累一張不少,月月收集沒有間斷,分類擺放從不馬虎。數萬張報紙張張認真閱讀,需要的文章分類篩選,做上記號,幾個月剪一次,數十萬文字編一冊。剪報內容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科技、考古、建筑、保健十幾種,日積月累共編了190多本。讀報使他靜心養顏,剪報使他修性怡神,這同栽樹種花一樣,是吳老精神充實、心情愉快、健康長壽的秘訣。
吳老興趣廣泛,除了剪報種花,還愛好文學與收藏。這些年,他在多種報刊上發表散文、詩歌、論文數十篇。他說人來到世上都是匆匆過客,應該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書房墻壁上掛著兩幅古色古香的書法作品:“狂躁祗為經事少,和平因受遭折多”,“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吳老說這是李鴻章和曾國藩的真跡,人去萬事空,唯有精神財富常留人間。
這是一個耄耋老人的人生觀。
更令人敬佩的是,吳老將養生與保健內容的文章集成《尋覓健康長壽路》資料匯編,先后八次由作家出版社出了近萬本書,總投資十幾萬元,是他從工資中省下的錢。所有的書全部免費贈送給老年朋友。
有人贊嘆吳老,不煙不酒,不玩不賭;種花剪報,精神富有;樂于奉獻,健康長壽。
當提到他獲得“無私奉獻楷模”、“全省老年體育特殊貢獻者”等榮譽時,吳老說,這是政府對他的鼓勵,鼓勵他再接再勵,鼓勵他健康長壽。我被這風趣且寓意深刻的話逗樂了,笑問吳老最大的人生愿望是什么。
吳老樂呵呵地回答:“活一百歲,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