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我是用兩種或者三種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請你不要誤解。
我不是故意想要這樣的。我實在是身不由己。應該說心不由己,似乎更為合適。
既在塵世,就有各種應對。對人對禽對獸,對花對草對樹木,對時空和虛無。
我還看到另一面,或者另兩面。美的和丑的,龐大的和渺小的,宏闊的和狹隘的。
我盡力用超越和提煉的手段,來對待生活。這雞零狗碎的不堪一擊的現實生活。
我雪藏于心,留一片冰潔玉清。我沒有也無法過高要求自己。
大多時侯游走于邊緣,我無法周全。只求神靈的理解和原諒。我的有血有肉的生命,還要呼吸。
哲學是神靈的使者,它有使命。它的蒞臨事實上觀照著我的一言一行。
"以一種寧靜而有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并對所看到的世界感到滿足,對于求知事物渴望,以及對各種限度的疑問一一所有這些都是哲學。“雅斯貝爾斯從來就是孤獨和孱弱的。
但是正因為如此,雅斯貝爾斯才能以一定的距離感,去觀察和發現有時令他恐懼的世界的表象以及本質。尤是對人的探究,探究人的自身的生存意義和存在的真諦。
我以兩種抑或三種哲學的眼光去觀摩大自然和人類。如果說人類就是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我以為有些族群組織的社會反在倒退,因為直立的雙腿,已經用于爬行。
有的人已然成為兩棲或者三棲動物。肢體愈發茁壯發達。雙目炯炯有神,冒出火花。腦子也更加靈光。善于算計。
唯愚者如我,木訥笨拙,昏昏欲睡。我無趣地看著這個世界。人類社會最無鮮活的生機。
倒是微小生物,"再小的生命也是命”,盎然蓬勃,真實、自由而獨立。
馬克斯·韋伯在《以學術為志業》中說道:"靈魂不經過寂寞與清苦之火的鍛打,完全煉不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來。“
我愈發熱愛大自然。那么生動,那么鮮活。花的璀璨,葉的濃郁,根的結實。
我的哲學之樹,于季節更迭,歲月輪轉里,葳蕤茂盛,生命常青。
2019-09-05黃昏